在内蒙古西部,有着中国最大的沙尘暴发源地——阿拉善。22日,这里的10户牧民赢得了一份大奖——首届“SEE(SocietyEn-trepreneurEcology)生态奖”最高奖项“家园奖”。 “我去过阿拉善盟,是去年去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在颁奖现场感慨地说:“尽管我不知道北京的沙尘暴沙粒有多少是来自阿拉善盟的,但我知道,那里离北京太近了。” “刚才有记者问我,民间环保组织起来了,政府今后该怎么办。”潘岳表示,“很简单,他们只要继续走,我们就继续支持。”
阿拉善因为沙漠化严重,自然环境恶劣,牧民的草场也严重沙化。牲畜无草可吃,牧民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2001年,阿拉善左旗豪斯布尔都苏木(乡)浩坦淖尔嘎查(村)的牧民们决定自筹40万元,4年造林3万亩,形成长10公里,宽1.5~2.5公里的防风治沙林带,保护草场18万亩,改善了小区域生态环境。
在此基础上,牧民们压缩游牧牲畜,发展舍饲养殖业,在林带内间种饲草,减少牲畜破坏草场,牧民户均收入提高1万元。
目前,阿拉善盟已围封草场1870万亩,贺兰山保护区内植被覆盖率由30%扩大到50%以上,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出于对这10户牧民的敬佩,在首届“SEE生态奖”评选期间,潘岳亲自圈点“牧民人工模拟飞播造林治沙与社区发展项目”,并担任了这一项目的评审专家。
“这一项目的特色之处就在于,牧民们自发组织起来,自力更生,努力改变困境,寻找到了一条既可维持生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沙化土地蔓延的道路。这些成功经验有较好的推广性和示范性。”潘岳认为,牧民们的自我创新和不屈不挠的团结奋斗和献身精神,值得全社会学习。
22日这天,同时让潘岳感动的是民间环保组织在企业家的直接参与下,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一股坚实的力量。
潘岳支持民间环保组织
这一天,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奖项“SEE生态奖”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揭晓。由我国88个企业家发起成立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此次斥资300万元人民币全面启动“SEE守望家园行动”。其中50万元设立“SEE生态奖”,用以奖励和吸引全国的优秀环保团体和个人;另外250万元,用来搭建“SEE生态基金”,资助国内优秀的环保团体和个人进行荒漠化治理的实践工作,推进我国北方地区的荒漠化治理工作,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这是具有标志性的一步,也具有示范效应。”作为主管环境保护的政府官员,潘岳对企业家们的行为大加赞赏。
相关链接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英文名称为“AlxaSEEEcologicalAssoci-ation”,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从事环保公益活动。
牧民自发治沙感动潘岳
“SEE生态奖”是第一个由中国企业家出资、国内NGO运作的环保奖项评比活动;其宗旨是鼓励各阶层人士积极参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活动,呼唤社会各界共同承担生态责任,共同实现维护人类美好家园的梦想。
0
点赞
0
收藏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