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圆明园听证会 潘岳:希望公众多提一些可操作的实质性建议(图)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发言
 
[长安街时报4月13日电]    国家环保总局4月13日上午9时举行听证会,就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湖底防渗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问题,听取专家、社会团体、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首先是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发言。

  我代表环保总局对参加听证会的各位代表表示衷心感谢,参加本次听证会的各界人士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1岁,年龄最大的80多岁。参加的单位有八个行政机关,12个社会团体,现场采访的有40多家新闻单位。由于场地所限,不可能满足所有申请参加听证会人员的要求。由于这个项目专业性很强,所以这次邀请的代表主要以各类专家为主。今天新华网和人民网进行现场直播。也使关心本次新闻会的社会各界人士能够通过两大网站随时了解听证会的过程。

    这是我们环保总局首次举办听证会,我们的目的主要是以下四点:

    第一,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务举行听证制度,扩大公众的参与度。

    第二,为了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保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的规定。规定中指出,对环境影响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开发建设活动,环保部门在审批之前可以举行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

    第三,进一步推动环保的公众参与。公众参与不是政府部门的施舍,而是法律赋予的权利。环保总局很多重大事务都与社会密切相关,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佳切入点。

    第四,为了进一步推动我们的环境决策民主化。我们的决策如何才能更加合理、科学,对政府而言不能够拍脑袋定项目,而要多听听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对公众而言,不能总是指责政府的哪些决策不对,而是多提一些可操作的实质性建议,去完善和修改政府的决策。

    这样才能形成政府和公众、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由于这是我们国家环保总局首次举办听证会,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希望社会各界给予坦率批评和建议,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举办类似的听证会,并将把听证会的全过程和我们的行政复议决定完全向社会公开。




长安街时报记者:默言
 
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正式开始
0 收藏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