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潘安的《闲居赋》终于搞清楚潘安和我们家的关系。

作者: 潘晓辉 | 发布时间: 2005-12-07 23:59 | 查看: 2604 | 回复: 2
回复列表 (23)
潘晓辉
潘晓辉
第 1 楼
发表于 2005-12-07 23:59

一直以来困惑于家谱中有潘安的《闲居赋》,但在家谱直系或旁系中,却没有潘安的介绍,外界留存潘安的《闲居赋》误为《闻居赋》,而且,根本就搜索不到具体内容,所以,一直不敢确定潘安与我直系潘族的关系,直到潘喜辉也拿出《闲居赋》,才知道,所谓的文学史学家根本就没见过潘安的这篇文章。不过,我的《闲居赋》很全。呵呵。但从家谱看出,潘安为季孙四十世,那时他与那个时代的潘尼年龄相仿,又是同宗,所以我谱上有潘安的文章。至于潘安没有在我家谱中出现,是因为我当年重修家谱时参考的是清代的最后一次修的族谱没有翻阅主宗谱。电话回老家,查验,是有潘岳潘安仁其人,他和潘尼是族侄关系,并非是所谓的文学史学家说的是叔侄或堂侄关系。潘安是季孙24世眉福之后,潘尼是他弟弟眉寿之后。按排行,潘安仁是潘尼的叔叔辈。当年潘安被抄家三族的时候,跑掉一个儿子,他的尸体在外一直没有人敢安葬,还是第二年潘尼给他安葬的。上传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8 0:00:19编辑过]
潘晓辉
潘晓辉
第 2 楼
发表于 2005-12-08 00:01

上传图片
潘喜辉
潘喜辉
第 3 楼
发表于 2005-12-08 00:17

祝贺祝贺,老哥终于搞明白了!![em10]
潘文光
潘文光
第 4 楼
发表于 2005-12-08 00:19

[em17][em17][em17]


珍贵!!

alpha
alpha
第 5 楼
发表于 2005-12-09 13:23

潘安应是季孙后第50代
潘晓辉
潘晓辉
第 6 楼
发表于 2005-12-11 17:59

alpha不要胡说八道!!!喜辉的旧家谱和我的旧家谱虽然在季孙24世就分了,但对潘安的辈分肯定没有出入,潘尼是41世,喜辉手中的家谱潘安仁是40世,肯定没错。


据你所知,可以提供证据,可不要用野史瞎掰


ancient
ancient
第 7 楼
发表于 2005-12-21 01:05

一直以来困惑于家谱中有潘安的《闲居赋》,但在家谱直系或旁系中,却没有潘安的介绍,外界留存潘安的《闲居赋》误为《闻居赋》,而且,根本就搜索不到具体内容,所以,一直不敢确定潘安与我直系潘族的关系,直到潘喜辉也拿出《闲居赋》,才知道,所谓的文学史学家根本就没见过潘安的这篇文章。不过,我的《闲居赋》很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


楼主以上说法,请问从何而来?


1、外界留存潘安的《闲居赋》误为《闻居赋》,而且,根本就搜索不到具体内容。


2、所谓的文学史学家根本就没见过潘安的这篇文章。



请老兄翻翻《文选》(或称《昭明文选》),南朝梁代时的文学总集,收录了潘岳多篇诗文,其中《闲居赋》是千古流传的名篇,什么时候被误会为《闻居赋》了?有那个文学史家没有见过潘安这篇文章?


从你照片上的《闲居赋》来看,基本就是从《文选》中来的文字,连李善注都抄录进来了。第一列的“益”字明显是“盖”的讹误。其他不说了。

潘晓辉
潘晓辉
第 8 楼
发表于 2006-01-02 13:57

回复7楼


我的家谱从第一代开始就有,和斑竹潘喜辉的家谱在第23代分开,但他家谱中有潘岳,而我家谱有潘尼,部分历史记载潘岳和潘尼叔侄关系,其实是族侄关系。但是喜辉后来也和我说的《闲居赋》误为《闻居赋》有同感,因为他家谱也只是《闲居赋》,至于什么时候被误会为《闻居赋》,我也不清楚。


照片上是98年重修的,很多年的传抄,当然会有错误,而且演变至今已很多字现在都没有了,再者当年修谱时,不认识的字很多,错字难免,我想,绝大部分字应该对了,


至于其他,我只尊重自己祖先遗留,至于研究每个文字,应该属钻牛角尖的行为,没有那个精力,如果你有更多的总谱的补充,请发表,以免批评不实。

潘晓辉
潘晓辉
第 9 楼
发表于 2006-01-02 14:09

看7楼的ancient你见识少,给你看看哪里将《闲居赋》误为《闻居赋》


http://www.prc.net.cn/prc2004/xgwz/items/500nq/pan01.htm


http://pank.org/blog/archives/cat_data.html


http://www.httpcn.com/life/Dict.asp?act=1&word=%CA%A9


聪明点的话,自己搜索《闲居赋》和《闻居赋》就知道了



ancient
ancient
第 10 楼
发表于 2006-01-17 09:22

我这人“见识少”、说话直,不喜欢为尊者讳,说话凭证据,若有得罪之处,请谅。“聪明人”还请看看,欢迎正面批评、商榷。


潘岳才情过人,单就其诗文而言,本人是极佩服的。其他方面这里且不说了。《昭明文选》作为中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各体文学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之经典总集,你道它收录作品最多的是谁?潘岳。8篇作品分别收入7类,这说明,在南朝萧粱时代,潘岳作品已具有深广的影响力。其中,《闲居赋》并序收入了《昭明文选》卷十六赋的“志”类,唐代先后有李善注、五臣注。关于篇名,李善注曰:“《闲居赋》者,此盖取于《礼篇》‘不知世事,闲静居坐’之意也。”五臣中的李周翰注云:“《礼记》有《闲居篇》,岳取以为赋名,言将不涉世事,自取闲逸。”流传千年,均作《闲居赋》,从未有作《闻居赋》者。不论历史学家、文学史家还是普通读者,对此都非常清晰,涉及潘岳其人其文的严肃著作不少,从《晋书》潘岳本传到今人傅璇琮先生《潘岳系年考证》等诸多著作,请翻开任何一部自行研读即可。事实俱在,何须辩驳?你能说出“所谓的文学史家根本就没见过潘安的这篇文章”之类的话,我只能说你自我感觉太过良好,良好到了飞身天上,自得自鸣,有凌云之快感,可惜云雾缭绕,已经看不清地上的事实。


“尊重祖先遗存”自然是好事,我大大的赞同,但对待历史人物、历史资料,只有4个字:“实事求是”。对祖先的最大尊重无非也就这4个字。如果只凭一己好恶,强不知以为知,无非适得其反。你认为讲求材料文字的确凿就是“钻牛角尖的行为”,却拿网络搜索涉及的几篇文章和材料当证据,令人忍俊不禁。退一万步来讲,你这位聪明人不妨还是使用网络搜索的方法,百度、google都可以试试:提及“闻居赋”和“闲居赋”的材料分别有几条?以下是用google随意搜索的结果:


约有13项符合闻居赋的查询结果,以下是第1-5项。 (搜索用时 0.06


约有7,020项符合闲居赋的查询结果,以下是第1-10项。 (搜索用时 0.10


顺便说一下,如果你搜索“间居赋 潘岳”,也可以搜到,网络文字错误甚多,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难道也可以说:世人都没见过闲居赋,就知道间居赋?一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7 10:53:19编辑过]
发表回复
您需要 登录 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