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被网友戏称“潘一千”

作者: 青新了 发表于: 2011-10-08 10:45 查看: 705 回复: 12
青新了
楼主
2011-10-08 10:45
潘石屹被网友戏称“潘一千”,讲的啥故事?
  昨天上午,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就乔布斯逝世发微博调侃苹果公司,称推出1000元以下的iPhone手机是对乔布斯最好的纪念,网友纷纷留言请潘石屹推出1000元/m的房子,一时成为笑料。
  乔布斯逝世的消息传出后,潘石屹的实名认证微博多次更新,向乔布斯致哀。昨天上午8点51分,潘石屹发表微博称,“‘苹果’董事会应该马上做一决定:大量生产1000元人民币以下一部的iPhone手机和iPad,让更多(人)用上‘苹果’,这是对乔布斯最好的纪念。”21分钟后,网友“唐若丁9983”转发了此微博,并评论说,“潘总哪天要也去世了,也请贵公司推出1000一平米的房子吧,十几亿人民都会纪念您。”
  潘石屹起初保持沉默,后将原微博言论删除。直到昨晚21时后才更新微博解释称:“我理解朋友们对乔布斯的爱戴和怀念的心情,和对高价房不满。我是从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贡献和多少人接受了他的服务,写下这条微博。我是一名果粉,是乔布斯的粉丝。他的逝世我和大家一样很难过。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创新领袖!”(2011,10,7“京华时报”《潘石屹调侃苹果反成笑料被网友戏称潘一千》)
  看完这则报道后,脑子里立马跳出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脑筋急转弯”和“此地无银三百两”。但为什么会跳出这样的感觉来?那是因为潘石屹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乔布斯逝世时)、一个错误的地点(微博)、讲了一句错误的话(不但违反经济规律,甚至有亵渎乔布斯之意。因为谁都该知道此前的苹果价格确定,乔布斯在其中起的是什么作用)。于是由于微博传播极快极广,惹恼了广大网友,才会被他们戏称为“潘一千”。
  潘石屹之所以立马成为网友们的笑料,该是因为他的自以为是。或许他以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权威,讲那样的话自以为十分有份量,以为自己所说“‘苹果’董事会应该马上做一决定:大量生产1000元人民币以下一部的iPhone手机和iPad,让更多(人)用上‘苹果’,这是对乔布斯最好的纪念”这样的话,说在了“老百姓的心坎里”。以为此话一出,肯定会响应者众众,没想到网友们一个“脑筋急转弯”,给了他一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将那个高房价拖了出来。于是,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下子让其手足无措起来。
  
青新了
#2
2011-10-08 11:06
昨天上午,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就乔布斯逝世发微博调侃苹果公司,称推出1000元以下的iPhone手机是对乔布斯最好的纪念,网友纷纷留言请潘石屹推出1000元/m的房子,一时成为笑料。

这实在算得上一个冷幽默,或者说玩笑未免开得太过了,无论是地产大佬潘石屹的微博调侃,还是网友们对潘总的反唇相讥,无疑都显得相当的不合时宜,甚至于冷漠无情。不管怎么说,拿一个人的辞世作“娱乐”谈资,很不厚道。

不过,也许是歪打正着,潘石屹不经意间被冠以“潘一千”的“雅号”,让人忍俊不禁之余,不得不思考一个相当严肃的命题:作为行业领袖、企业家或者知名人士,拿什么留给后人做纪念?

乔布斯的辞世,惊动行业内外,哀悼、缅怀的氛围到处弥漫,就因为他非凡的创新精神和对业界的卓越贡献,美国总统奥巴马更誉之为“伟大的创新领袖”、“美国精神的典型”。而潘总则敏锐而深刻地道出了另一个层面:你对社会有贡献,社会自然会褒奖你;你曾经惠及民众,民众当然会怀念你。

“推出1000元以下iPhone手机是对乔布斯最好的纪念”,实事求是地说,撇开其他因素,潘石屹此番言论并没有错,相反正反映出他的精明和过人之处,其犀利的目光一下子就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当然网友也不傻,旋即揪准地产商的软肋反戈一击。而潘总的沉默以对,恰恰戳中了现实社会的痛处。

难道房地产商不知道为什么会遭到老百姓唾骂吗?难道他们不懂得如何去讨好民众吗?显然。道理他们都清楚的很,只是知易行难,唯利是图的本性,决定了其总是想方设法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们的成就感其实往往也是从中体现出来,只要政策、法规不设限,房价想怎么涨就可以随意地涨,他们永远都不会满足。

不用说“潘一千”商品房只能是奢谈,即便是“乔一千”苹果也不现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百年过去了,很多平民百姓仍然在为房价高、住房难所困扰,说明“潘一千”其实就像一则寓言,警示我们寄希望于商人的良心、社会责任太天真,必须依靠公平公正正义的制度担待,高扬执政为民理念的旗帜,调节好各方利益关系,才能让理想的阳光逐步照进现实。
青新了
#3
2011-10-08 11:30
张欣:SOHO中国有限公司CEO(12 /18张)

  NO.2 张欣:SOHO中国有限公司CEO

  简介:

  出生年月:60年代

  籍贯:北京

  职位:CEO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

  60年代在北京出生,1992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先后在高盛集团(GoldenSachs)和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旅行家集团(TravelersGroup)任职,负责中国直接投资项目。94年和潘石屹(当时是北京房地产公司老总)结婚,95年回到北京,和丈夫携手在建筑界打天下,成为SOHO中国联席总裁,2002年10月,凭借长城脚下的公社获得了相当于建筑领域奥斯卡奖的全球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青新了
#4
2011-10-11 17:37
你家的房子多少潘 如今成了流行语:



房子不好卖了,售楼小姐有更多的时间来玩植物大战僵尸,购房者也有更多的时间上网消遣。一时间,南京楼市四处可见欢声笑语,部分开发商无厘头的表演,更是进一步为南京楼市增加了娱乐佐料。
房价有了新单位,网友热炒潘石屹

乔布斯去世当天,地产名人潘石屹发了一条微博,呼吁苹果公司多生产1000元以下的手机,以此纪念乔布斯。孰料,这条微博引发了网络上持续多日的消遣调侃,有网友PS出以潘石屹头像为主的纸币,并演化出一个新的房价计量单位——“潘”,1“潘”等于1000元/平方米,引来无数板砖口水。

“你家的房子多少潘?”最近几天来,南京的多位房地产从业人士以及网友,也开始在网络和微博上调侃潘石屹,将南京的正常房价计算单位,转换为“潘”。以这独特的计量单位来看,南京目前不少楼盘的促销价格,已经下调了好几“潘”,其中江北的一批楼盘,销售价格正在向6“潘”靠拢。

目前在百度百科里,“潘”已正式成为一个新的词条,解释为房地产新的计量单位。有网友调侃说,乔布斯终于对中国的房地产产生影响了,其影响确实巨大。

网友自制“潘元”,火了!

一张网友自制,由“soho中国地产银行”发行,印有潘总头像,面值“壹潘”的“买房货币”,在微博上被转发了数万次,“潘元”火了!

“潘元”走红后,不仅普通网友欢乐地转发热议,很多名人也加入调侃行列。与潘石屹互动最多的房产大佬任志强自然不落人后,大赞“小潘好光彩,有了铸币权”,引来更多网友围观。

同是地产名人,任总露面,网友自然不会轻易“放过”。网友“自由号45”提出,“潘”这个计量单位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显然过小了,应该把任总也拉进房价计量中,1任=10000元,如此算来他的房子是“1任8潘/平方米”。

学者罗志渊在微博中“赋诗”调侃,题曰“你爱潘不攀?”文中写道:我的房子走高端,单价总得几十“潘”。不然怎会潘十亿,有心没钱您甭“攀!
青新了
#5
2011-10-11 17:48
潘石屹玩幽默出新计量单位 你那房价几潘啊:潘,是【潘石屹单位】的简称,是房地产计价单位,一潘就是每平米一千元,十潘就是每平米一万元。某房产迅速把各地的房价,换算成了“潘”价,排列出“2011全国最新房价排行榜”,深圳以25潘的价格,高居榜首,广州以15潘位列第七。

潘石屹点评乔布斯反被嘲笑 网友赠名“潘一千”

6日,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去世,潘石屹发微博调侃苹果公司应“大量生产1000元人民币以下一部的iPhone 手机和iPad”,让更多人用上“苹果”以纪念乔布斯。调侃苹果的潘总,很快遭到了网友的反调侃,21分钟后,北京网友“唐若丁9983”转发了此微博,并评论说,“潘总哪天要也去世了,也请贵公司推出1000一平方米的房子吧,十几亿人民都会纪念您。”一时成为笑料。

此言一出,引来众多网友力挺,到6日晚已有数千名网友评论转发,潘石屹也被网友戏称为“潘一千”。

潘石屹起初保持沉默,后将原微博删除,但各种截屏和留言还在微博上被疯狂转发,用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法天的话说,“潘总牺牲自己,解救了苹果迷们的忧伤。”

调侃“乔布斯逝世”的微博,虽“已删除”,却无法阻止网友们创造性地发掘出了新的房价计量单位“潘”,并且“铸币发行”。“潘元”火了,网友感叹,乔帮主终于影响到中国的房地产界了。

房价新单位1潘=1000元/m2

潘石屹想玩一把幽默,不料玩出一个新的计量单位——“潘”。

网络定义:潘,专用于房地产价格的计量单位,1潘=1000元/平方米。在百度百科中,关于“潘”字的解释项中,已经与时俱进地加入了新的注释:“潘石屹单位”的简称。更有网友强烈要求物价局对此计量单位进行备案。

一张网友自制,由“sohu中国地产银行”发行,印有潘总头像,面值“壹潘”的“买房货币”,在微博上被转发了数万次,“潘元”火了!
潘青海
#6
2011-10-12 21:48
潘”就成为微博上口耳相传的新IN词。昨日,长沙某开发商为追求潮流,更是在推出的新一期广告中打出标语:“山不在高,5潘则灵”,潘石屹本人表示,“大家因为房价太高,调侃我,我能理解,让大家出出气吧。
在百度上搜索“潘”,最先出来的条目解释竟然是:潘,是“单位潘石屹”的简称,是房地产计价单位,一潘就是1000元/平方米,十潘就是10000元/平方米。
说自己想说的话,穿自己想穿的衣,走自己想走的路,盖自己想盖的房子,这是老潘心目中的自由。

无论说话、做事还是行文,老潘天马行空,不受任何羁绊。敢说敢干敢负责任,喜欢创新,没有权威意识,这是老潘推崇的网络精神。
潘石屹,人称老潘,甘肃天水人,身不高,体不壮,头发不浓密,但身手头脑均敏捷矫健。年龄未及不惑,吃过文革的苦,享过改革开放的福,故能上能下,可屈可伸。

大学毕业后做过机关干部,后辞职南下,从为别人打工到自己做老板。

1993年在北京注册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开发的万通新世界广场和万通发展大厦等项目,被誉为京城房地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95年创立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1996年成立项目公司北京中鸿天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位于国贸桥东侧、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现代城。
潘青海
#7
2011-10-12 21:58
在红军长征路上想到的
老潘自撰文集 2005-5-30

  任总(任志强)发表声明了。声明中的小潘就是我------潘石屹,生于1963年11月14日,过了40岁,奔50岁去了。但任总在声明中称小潘。我想,一是证明我是房地产行业的晚辈,二是一起合作了十几年,叫习惯了。

  我现在在四川阿坝松潘县。唐朝叫松州,是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的地方,这是比较远的事情了。最近发生的事情就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地方。现在中国移动的手机信号是无处不在,所以,我在这样偏僻的地方,还能无线上网看到任总的声明,并在网上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任总在声明中说:“我并不关心小潘在说些什么,而更关心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在正确的政策指导下,健康发展并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为更多的人创造高质量的生活方式。”


  在红军长征中正确的指导思想,总是受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干扰。一方面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思想,不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盲目的照办洋人(苏联)的经典和教条,差点把中国革命给毁了,这就是教条主义。毛主席说,教条主义让中国革命在白区损失100%,在红区损失90%。另一方面是来自右倾的保守的经验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损失虽然没有教条主义主义的大,但也拖了中国革命的后腿。


  在红军长征路上,想一想中国革命的历史。今天中国在城市化、房地产发展的道路上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现在大家“百花齐放”什么观点都有,媒体非常的发达和活跃,给了大家发表自己看法和意见的平台,理会越辩越明。我个人认为,极端的观点有两类:一类是以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易宪容为代表的教条主义的思想。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和数据,不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去年就给中国的房地产下了结论:中国的房地产有泡沫,几个月泡沫就要爆破。张口闭口是美国如何发展的,西方国家的经验是什么。这类观点如同在中国革命中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看不到今天中国农民渴望从农村搬到县城,县城的居民想搬到省城,省城的想搬到更大的城市,城市里的人们都在想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另一类是以任志强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结论是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到2020年也没有问题。盲目根据自己这些年房地产高速发展的经验到推导到十几年以后的事了,虽然任总拿出了一大堆的数据,但我总认为不太靠谱。任总虽然也学习谢国忠们的分析方法,用了一堆的数据和模型,但骨子里还是经验主义的东西。


  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从哪里来?既要有国际的眼光和视野,又要和中国今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要不断的争论,不断的调整,要不断的排除来自左边和右边的干扰,排除教条主义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影响。
潘青海
#8
2011-10-12 22:07
也许会擦肩而过


   文/潘石屹

  从九寨沟到松潘的路上,看到一个小寺院,叫尕米寺,我们停车在寺院的门口,出现了一个小和尚。


  小和尚今年13岁,他说10岁时就来到这个寺院出家了。


  他不怎么会讲普通话,只能讲几个字,借助手势也能表达清楚他的意思。


  他带着我们看了寺院的里里外外。我这个年龄的时候也是在一个寺院里读小学,读的是“+、-、*、/”和“毛主席万岁”,从来没有读过“b、p、m、f”,因为我们那里的老师都不会讲普通话,也没办法教汉语拼音,也从来没有像这个小和尚这样读过佛经。佛经的故事我都是在学校的墙上看的。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信仰任何的宗教,也没有加入任何的团体和党派,但我相信有另外一个世界在存在。这个世界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世界。所以我对各种宗教都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也很想去了解它们。我想,我基本是属于无宗教信仰的有神论者,这可能与我小时候在一座寺院里上小学有关。


  父亲平反后落实政策,被安排在一个县政府工作。这个县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县,当时全县境内没有一条一米宽的柏油马路。晚上我住在父亲的办公室,隔壁住着一位姓景的叔叔,这可能是政府办公区里面住的仅有的两个人。后来我出来上学了,还时常惦记着这位景叔叔。过了几年,听说他升官了,当了这个县的县长。又过了几年,听说他又升官了,调到另一个县去做县委书记。又过了几年,说他到麦积山管理处去当主任了。又过了几年,父亲对我说,你景叔叔当了天水市纪委主任。父亲说,这个职位对你景叔叔最合适,他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一定能干好。没多长时间,景叔叔提前退休了,到北京我的办公室来,我们聊了好长时间。最近父亲告诉我,景叔叔出家了,是市里面发现他六个月都没有领工资了才知道这个消息,但谁也不知道他在哪个寺院。我想也许我会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地方和他相遇,也许会擦肩而过,永远地擦肩而过。


  我作为一个在北京开发房地产的商人,非常地向往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但看到这个小和尚,我想他更向往的可能是物质世界。小和尚对我说,你是不是已经照了三张照片了?我说,不止。在几分钟之内我已经给这个小和尚拍了六十多张照片。临走时我给这个小和尚放下了100块钱。张欣说,这小和尚以后不会好好念经了,会在马路旁边等着下一个100块钱,你会把这个小和尚给毁了的。听了张欣的话,我一路很不安。
潘青海
#9
2011-10-14 11:20
中国房价的未来走势
对于现在准备“以房养老”的人,千万别相信“以房养老”。“以房养老”的存在,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子有人买且价格不能大幅下跌,否则“以房养老”就失去可能性。到2025年以后,中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新买房子的绝对主体就是结婚买房的年轻人。但中国近十几年来一直处于超低生育率,这就意味着2025年后结婚买房的年轻人大幅减少。况且由于独生子女政策,许多家庭变成二合一,这些年轻不需要再买房子,甚至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因婚姻而节约出一套房子并把它推向市场。与此同时,新中国第一次婴儿潮人口开始大规模步入死亡年龄,老年人的房子开始大量推向市场。这时,一边是急剧减少的房子需求,另一方面是快速增加的房子供给,故至少中国房价在2025年前后必大跌。而现在,中国房价正处在泡沫期的高位运行阶段,必然购房成本很高。现在买房子预备未来养老,而未来房价大跌,不仅不能依靠房子养老,反而白白养了房子。
pf83201
pf83201
#10
2011-10-25 11:13
📎 2011\10\25\19343198413633.jpg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