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总兵家爷公

作者: 潘燕珍 发表于: 2009-07-23 08:53 查看: 1406 回复: 16
潘三伟炉内潘
潘三伟炉内潘
楼主
2010-01-07 15:55
闽南沿海出盐。潘承家没有土地,所有的财产只有肩上的一根扁担。他是从来没有想到会飞黄腾达的。一个靠卖苦力为生的穷青年,最大的奢望是在极度劳累之后,可以痛痛快快地休息一会。这一回,他挑盐经过了邻乡六都仁宅村的宫主公庙,六月,炎阳如火,晒得人真想去跳海哟!潘承家累坏了,把满满的一担盐放在庙门外的屋檐下,信步走进阴凉至极的庙堂里,坐下不一会,瞌睡虫就悄悄地爬上来了。他非常舒坦地睡了一觉。沉沉的睡梦中,依稀听到有人在窃窃私语:"轻一些,轻一些,不要惊动了潘大人!"他太累,心想,庙里怎么会有潘大人呢?是幻觉?还是听错了?侧耳细听,又是同样的声音,而且,耳语的人就在他的附近。是喜欢恶作剧的小鬼还是慈祥的救命菩萨?莫非,有一个同姓的潘老爷也在这里睡觉么?心里一惊,就醒了,找了一遍庙里空无他人。天哪!只见外面暴雨倾盆,雷鸣闪电阵阵,糟啦!他突然想起睡觉前放在庙门外的一担盐。撒腿跑出去一看,无情的暴风雨,从屋顶瓦槽汇成巨流对准盐包倾泻而下,已经把担中的盐冲洗得干干净净。难道老天也要绝我么?潘承家非常伤心和无奈,想起梦中听到的奇怪的耳语,又情不自禁地苦笑。世界上有像他那样倒霉的潘大人吗?

闽南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服输。潘承家怎么赔得起老板这一担盐钱呢?此刻,更要命的是肚子饿了,身无分文,总不能去当乞丐吧!他突然发现了手中还剩下一根扁担。就把扁担竖了起来,自我解嘲地说:"上苍真的会显灵,就给我指个方向吧,扁担朝那个方向倒,我就朝那个方向走!"话刚说完,扁担啪地向南倒下。此时雨也停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正把他笼罩在一派缤纷之中。他毫不犹豫地朝着扁担倒地的方向走去。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走了不久,就遇到一个华侨客请他挑行李。他饿得快走不动了,华侨客请他到附近的小酒馆里大吃了一餐。有饭下肚,他浑身就来了劲,挑起这位华侨客的行李就走,一直走到了厦门海边,终于赚了几个苦力钱,之后就被雇在小船上洗甲板。

天下事就是那么奇怪,突然降临的机遇,有时真是让人措手不及。闽南人常说的好运、歹运,经常是从天而降的。偶然,偶然,成就了人世间多少惊心动魄的悲喜剧。刚才,还是明晃晃的艳阳天,只听到有人大声惊呼:"不好啦,龙王爷来啦!"青天白日,哪里是什么龙王爷,而是可怕至极的龙卷风。瞬间,天昏地暗,只见海边有一条豪华的大船,在被飓风刮起的巨浪中翻滚不止,眼看就要沉没了。闽南人向来仗义,哪有见死不救之理?好一个潘承家,他找到一块舢板用手持的扁担往岸边一点,借助舢板飘游的惯力,就跳到快要被巨浪颠覆的大船上。此时,船上已经乱成一团,甲板上有不少人已经被风刮到了海里,顷刻就被巨浪吞噬了。情况万分危急。潘承家手中的扁担可是发挥了大作用,他敏捷地跳进船仓中,对着一个年纪稍大的长者,喊:"快抓住我的扁担!"声音很快就被风刮走了,他把扁担伸到那个吓得快要瘫倒的人面前,情急之中,那个人抓住潘承家的扁担,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潘承家终于把那个人救了出来。

龙卷风很快就消失了,四处一片狼籍。被潘承家用一根扁担救出来的那个人,惊魂未定,他紧紧地拉住潘承家,说道:"朕要重重地赏你!"开始,潘承家还以为这个人是被吓昏了头,神经错乱了。后来,才知道,他就是下江南微服私访的康熙皇帝。一个光棍汉就这样交上了华盖运。

成了康熙皇帝救命恩人的潘承家,就这样当上了大官。救驾之功,何等了得!皇帝看他,越看越满意,越看越高兴,从七品官起点,每天加封他一品,封到一品时,已经到顶了,不好再封了。多情的皇上还觉得不过瘾,就问潘承家:"现在该怎么封呢?就凭你的救驾功劳,除了封你一品官外,你的三代后裔都可当一品官。"潘承家倒是很干脆,他没有妻子儿女,已故的历代祖宗很苦从无人当过官,"那就封我的祖宗吧,从我上溯三代,皆是一品"。皇帝同意了。于是,四代一品的潘承家就成了潘家祖上的辉煌。

潘文光
#12
2010-01-07 20:36
潘明辉,炉内潘。可有乐峰的人认识他。几年前他就是本宗亲网的会员,可惜不再见到他上这来。。。
pf83201
pf83201
#13
2010-01-08 13:07
潘承家总兵爷“没有妻子儿女”,就是说没有后代,到他这里断绝了!没有后续子孙!可惜!!!
Y
yingyangcf
#14
2011-12-19 20:55
潘总兵家爷公应该是有的 有大小两老婆的
思阳
思阳
#15
2011-12-20 15:13
潘承家的民间传说,我们所听说也是这样的!
天地同心
天地同心
#16
2012-04-26 20:28
南安乐峰潘总兵蝴蝶亭
钦赐祭葬
皇清诰授荣禄大夫,镇守广东碣石等处地方总兵,官左都督,仍帝馀功二次加一级。师六潘公暨原配一品夫人郭氏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通政使司左通政,叔锦顿首拜,撰文
乡进士问林郎,知云南大理府云南县事,弟晋龄顿首拜。篆额: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知贵州思南府印江县事,弟晋晟顿首拜,书今:上御之五十有九,庚子仲冬,吾宗诸犹子行俊等奉其故考:诰授荣禄大夫,镇守广东碣石等处地方总兵,官左都督。师六公极遵上谕祭葬钜典,得吉眠于其乡芦川之麓,将奉厝先数月,泣书以其状走京师,丐铭于不佞曰:先大人状叔父填讳,兹得铭尤泉壤宠,不佞义忝宗支待罪银台曩居于府公。
陛见都中。旅聚经年,知其行义勋代与先后荣荷
主眷颇稔,不敢以不文辞。按状元讳承家,字可钦、别号师六,世居泉州南安芦川芦名村,姓氏于南安为右族。科甲蝉联,仕多伟绩,公以勋为封疆大帅,得追赠于其曾祖父缓旭公,祖父祥云公、父昇公,俱为荣禄大夫,如其官。曾祖妣黄氏、祖妣欧氏、妣陈氏、为一品夫人,盖异数也。公三岁而孤,七龄母夫人又见背,单承遭乱,不能负荷先泽。弱冠从戎,以勇闻。值靖海将军施公,征剿澎台,以守戎从铜山游击将军。陈攻克有功,授左都督,分补江南,录江南镇海将军焉,公标为右军千总。癸末春,翠华南巡至瓜,公监押皇船接江行,微有风作梗帆侧,公扈从,心敬于所乘舟,飞跃以护。上惊愕然问其姓名,职官曰,此小臣也,而诚恳如是:问何勋从平海,则又曰,此福建好汉子也;勇如此,宜扈从。遂奉旨保驾上金山。次日,银山自是率以为常,注问有加。尝于舟次作满语,顾皇太子诸三曰:此大将材也,他日可大用。銮回次常州,赐克食,次淮安,赐御笔唐诗;授京口右营守。备以勤操防捕盐枭,荐卓异。乙酉春,驾又南巡,公又扈往返凡数月。赐御书,赐金、赐食与人参,不一而足。尝事委公署左军游击。篆丁亥,驾复南下,公复扈舟迓,上顾之喜,则曰:汝来了么?宴赉金帛药饵宝物有差,皇太子赐御笔唐诗,大亲王赐视匾额。于是有水师右将军游击之擢。陛见赐奖优加,仍授以左都督职衔,使归就职。公被命以来,荷恩愈厚,殚职弥勤,会有画山花鸟,海岛剿海之役,公从督抚搜捕黄岩镇,仇与都统许互讦事,需公作据乃直,公不避权贵,置答闽粤荐饥,公同苏松戎穆公监运御赈米,由海自闽至粤回复。陛见。上顾之,又喜则又曰:尔又来了么?于是,中和殿有宴,元旦有朝。乙未冬,又陛见,同时引见副游守四十余员,公以游戎属第七,未及次,上忽于御座见之,疾呼其名,使上注问,慰劳良久,留待禁苑经年,晓夕尝直无异。曩扈从时,凡赏赉视昔尤百有加,丙申用补福建、台湾、安平水师副将,逾格迁擢,出于特旨。丁亥又特旨擢广东碣石总兵,未几署南粤总兵,比新镇监,至公仍回本任。公之任台湾水军也,海外孤屿,控驭维艰。时则以防海为事,舟师哨巡,躬自督率,波之不惊,师武臣力也。于南粤碣石,凡所以思患预防,使山之伏莽不兴,海之烽烟永息,公得以封疆大帅,专闻力而行之,上以纡九重南雇忧,下竭臣子术焉,涓埃盖直靡有几,微憾无禄不年,所施不竞。遗疏一至。
天颜震悼,特赐俞旨,潘承家仆仗很好,熟识水性,行走效力之处甚多,擢用总兵官以来,整顿营伍,和戢兵民,尽心职守。忽闻病患淹逝,深为轸恻,应得衈典。着察例具奏。恩纶一下,祭葬荣光,公之生死仰沐皇恩,真一时无两也。公神勇出于性,生自总角从戎,以臻荣贵,凡有烽警,鼓勇争先,恬淡恺恻,洁已惠下,身为大帅,未尝少有兴作役一兵,偏喜怒妄赏罚一卒,用能声名洋溢。翠华频幸,所至优褒督抚,称扬文章,荐举闻其箕诗之日,军民哀悼,罢杵弘歌,公之致此,诚不诬也。他诸孝亲睦族,诸大节则有公之行状在,余不具论。列其绩之勒于官,与遇之荣于主者勒诸幽宫,示不忘焉。公生于顺治已亥年八月二十五日寅时,卒于康熙已亥年三月初六日寅时,享年六十有一;无配诰赠一品夫人顺淑郭氏,系出漳潭望族,结褵于公平台之日。公分选江南,留夫人居里,课子供蘋蘩,以代祭事,良人官卑禄 ,夫人勤纺绩佐不逮,使公居官殚职,无内顾忧,皆夫人力也。公秩荐加夫人复之任赞助。圣驾南巡,公扈从数载,凡阃以内,夫人主之,夫人主之,无大小异举而无禄。于年,以康熙辛卯年七月三十日辰时先公卒,距生良熙戌年十二月戌时,享年四十有二,其在堂之待封一品夫人。吴氏则公继室,待封宜人;陈氏则公副室也。子男四人,长俊、贡生、娶张氏,文渊阁大学士;张公讳玉书功妇 女孙,原镇守福宁州等处,总兵官,加赠太子少保;张公讳承恩,女孙世袭,摆搭喇布勒哈番,原任广东黄岗都司;张公讳昌诈,长女郭氏夫人出次杰,娶陈氏;原江南苏州府知府陈默庵公女孙,贡生陈公讳女三仪太学生,聘施氏,靖海将军靖海侯施公,曾女孙,总督淮阳等处,漕运粮饷,施浔江公女孙贡生,施公士潮女,俱吴氏夫人出四仁,陈氏宜人出女五人,长女配闽安副总兵官许公讳日昇,孙侯选州同知。许公讳士俊,长男太学生,钟陵吴氏夫人出次女,配琼州副总兵官,黄公讳助,次男。太学生迁尚,陈宜人出三女,四女未许,吴氏夫人出五女,配海坛镇总兵官,程公讳 雕五男,陈宜人出男孙三人,长栋次 三楷,未聘,俱俊出。以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 十七日午时,奉公与郭夫人葬于南安本乡芦川之慕穴美坐艮向坤兼寅辛金丑而虚其,以待在堂夫人吴氏。铭曰:眠之区,曰慕美。于梓乡夏屋,倚春与秋展谒迩,伉俪偕琴瑟,拟圣恩隆祭。特旨鼎书砺比永固,安绵福址,不朽勋铭,以此曩事,不孝男孤哀子 俊 仪 仁仝泣血 颡
督服孙栋 楷仝 首 石
(材料来自墓内陪葬墓 铭原稿翻印)
天地同心
天地同心
#17
2012-04-26 20:31
修墓传说

“皇金”四蛇
20世纪70年代,潘公承家蝴蝶墓在南安县乐峰炉山村民潘斯玉等人自发组成的筹建组带动下开始重修。
1978年中秋节刚过的一天上午,天高气爽,秋日和煦。潘斯玉等十几个人聚集在蝴蝶墓,开始正式重修蝴蝶墓。他们移开墓碑往里一看,墓穴里一排三个“皇金”(20世纪90年代前闽南农村都是实行土葬,人死后入殓棺木里抬到山上掩埋,经过七年后请人把死者骨骸捡起来放入高约80公分的瓦缸里再埋在另一个地方,这种瓦缸闽南话俗称“皇金”),仔细一看“皇金”盖上都盘缠着黑蛇,中间那个“皇金”盖上有两条黑蛇,左右两个“皇金”盖上各有一条黑蛇。四条黑蛇蛇眼闪闪发光,舌头一伸一缩,实在吓人。
潘斯玉他们着实吓了一跳,离开墓穴围在草地上议论着。他们从三个“皇金” 四条蛇展开推测:三个“皇金”里面一定是装着潘公家爷三个夫人的骨骸,四条蛇就是三个夫人和潘公家爷本身,中间那个“皇金”盖上的两条蛇就是潘公家爷和他的一品夫人郭氏。潘家爷既然准许我们重修蝴蝶墓,今天为啥还化作黑蛇阻拦我们?
正当人们纷纷议论时,有人提议何不点燃三炷香请问潘家爷再行定夺?于是他们就在承家公墓穴前点燃三炷香说:“家爷公大人,我们是来给您修墓,如果您准许,就请黑蛇离开吧。”话刚说完,只见墓穴口四缕黑烟飘逸而出,瞬间就不见了。再看穴内,盘踞在“皇金”盖上的四条黑蛇也不见了。
人们都说:“原来潘家爷早就知道我们要来为他修墓,特地带领三位夫人化作黑蛇,在墓穴门口向我们致谢呢。”(潘祝成口述,潘玉山撰文)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