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钟作者简介 1957年7月出生于南京。现为江苏省国画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外美展并获奖。一九九九年应邀和秦剑铭先生为中南海合作大幅中国画《云涌峰浮千岩秀》。 | |||||
溧水(潘氏)私立美术收藏馆
作者: 赏真阁画廊 | 发布时间: 2009-10-13 17:49 | 查看: 17692 | 回复: 455回复列表 (456)

赏真阁画廊
第 1 楼
发表于 2009-12-06 16:00

赏真阁画廊
第 2 楼
发表于 2009-12-06 16:01
周昭平作者简介
周昭平
1950年生于广东汕头,早年在部队即从事美术创作,后深造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专攻国画,以花鸟画为主,能工笔、擅写意,各种花卉瓜果禽鸟皆能入画。尤以写意雄鸡见长,画风简洁明快,章法严谨,笔法自然,气韵生动,传统功底扎实,善用古代“一笔画”之法理写大公鸡,意贯始终,别开生面,极具个性。故有金陵"一笔金鸡"之称。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南京艺海潮书画院副院长。
周昭平
1950年生于广东汕头,早年在部队即从事美术创作,后深造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专攻国画,以花鸟画为主,能工笔、擅写意,各种花卉瓜果禽鸟皆能入画。尤以写意雄鸡见长,画风简洁明快,章法严谨,笔法自然,气韵生动,传统功底扎实,善用古代“一笔画”之法理写大公鸡,意贯始终,别开生面,极具个性。故有金陵"一笔金鸡"之称。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南京艺海潮书画院副院长。

赏真阁画廊
第 3 楼
发表于 2009-12-06 16:02
张良勋作者简介
张良勋 1941年生,字伯耀,号若水,安徽宿县人,1961年毕业于安徽艺术学院美术系。研修中国画专业。1965年从事新闻工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安徽省书法家函授院院长, 2001年被聘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省书法家函授院院长,安徽 日报主任编辑。
六十年代,张先生从事美术创作和书籍插图。他的版画《丰收时节》、《乡村姐妹》同时参加国庆十五周年全国美展并赴欧、亚、非多国展出,获奖。
七十年代以来,张先生主要致力于书法研究。学书从二王入手,上至钟繇、张芝、汉隶秦篆;下对欧、颜、虞、柳、张旭、怀素、苏、黄、米、蔡、赵子昂、文征明、祝枝山无不苦心研习。特别于王羲之、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的法贴和章草、行书、行草、大草方面下过较深的功夫。他的书法作品参加历届全国书展,全国性的各种大型书展、国际书展、中日书法联展、中外书法展、中国明、清、现代书法赴日巡展等。作品被中外博物馆或文化机构多家收藏,全国多家出版社出版或刻入多处名胜碑林。张先生曾多次特邀担任全国书法展、赛的评委。

六十年代,张先生从事美术创作和书籍插图。他的版画《丰收时节》、《乡村姐妹》同时参加国庆十五周年全国美展并赴欧、亚、非多国展出,获奖。
七十年代以来,张先生主要致力于书法研究。学书从二王入手,上至钟繇、张芝、汉隶秦篆;下对欧、颜、虞、柳、张旭、怀素、苏、黄、米、蔡、赵子昂、文征明、祝枝山无不苦心研习。特别于王羲之、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的法贴和章草、行书、行草、大草方面下过较深的功夫。他的书法作品参加历届全国书展,全国性的各种大型书展、国际书展、中日书法联展、中外书法展、中国明、清、现代书法赴日巡展等。作品被中外博物馆或文化机构多家收藏,全国多家出版社出版或刻入多处名胜碑林。张先生曾多次特邀担任全国书法展、赛的评委。

赏真阁画廊
第 4 楼
发表于 2009-12-06 16:04
章节作者简介
张杰,笔名章节。男,汉族,江苏宝应人,1933年1月生。1949年参加工作多年从事教育、文化、出版事业。原任江苏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文联委员等。
行楷学晋唐,清丽飘逸,秀而不媚;汉隶精专《曹全》、《晨录》诸碑,兼涉猎摩崖、简帛,并以行草入隶,率意奔放,骨法刚健,自成面貌。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书展,被收入各种选集出版。并有专集《章节诗联隶书选》等刊行于世。还有大量书作为碑林、碑廊刻石和为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收藏。
数十年来创作诗词近千首,楹联数百幅。除在各种报刊上发表外,并收入《楹联宝典》、《当代楹联百家集粹》、《人民的怀念》、《江南诗词选》、《当代江苏千家诗》等诗联专集。简历已收人《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诗词家人名词典》、《中国出版入名词典》等
张杰,笔名章节。男,汉族,江苏宝应人,1933年1月生。1949年参加工作多年从事教育、文化、出版事业。原任江苏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文联委员等。
行楷学晋唐,清丽飘逸,秀而不媚;汉隶精专《曹全》、《晨录》诸碑,兼涉猎摩崖、简帛,并以行草入隶,率意奔放,骨法刚健,自成面貌。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书展,被收入各种选集出版。并有专集《章节诗联隶书选》等刊行于世。还有大量书作为碑林、碑廊刻石和为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收藏。
数十年来创作诗词近千首,楹联数百幅。除在各种报刊上发表外,并收入《楹联宝典》、《当代楹联百家集粹》、《人民的怀念》、《江南诗词选》、《当代江苏千家诗》等诗联专集。简历已收人《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诗词家人名词典》、《中国出版入名词典》等

赏真阁画廊
第 5 楼
发表于 2009-12-06 16:06
庄希祖作者简介
庄希祖,有名熙祖,浙江宁波人,1942年2月22日生于上海。1972年起先后师从萧娴、林散之、高二适、章诚忘四位先生研习书艺古文。书法擅长隶、楷、行草诸体,书风隽秀。并编著《中国书法全集》第十二卷、《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等书,论文有《非碑论》等数十篇。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晓庄学院教授,并任江苏省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南京市书协副主席、莫愁湖书画院院长、南京郑和书画院一级美术师等职。
庄希祖,有名熙祖,浙江宁波人,1942年2月22日生于上海。1972年起先后师从萧娴、林散之、高二适、章诚忘四位先生研习书艺古文。书法擅长隶、楷、行草诸体,书风隽秀。并编著《中国书法全集》第十二卷、《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等书,论文有《非碑论》等数十篇。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晓庄学院教授,并任江苏省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南京市书协副主席、莫愁湖书画院院长、南京郑和书画院一级美术师等职。

赏真阁画廊
第 6 楼
发表于 2009-12-06 16:07
张文俊作者简介
张文俊(b.1918),山东临沂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1949年后历任江苏省美术工场场长、江苏省文化局美术创作组副组长、美术工作室副主任、省文化局艺术处副处长、江苏省国画院办公室主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等职。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系50年代“新山水画”代表画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梅山水库》曾入选1958年“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新安江电站建设时期,作者曾深入工地写生,创作多幅反映工人生活和建设的作品。此幅是其中之一。
张文俊(b.1918),山东临沂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1949年后历任江苏省美术工场场长、江苏省文化局美术创作组副组长、美术工作室副主任、省文化局艺术处副处长、江苏省国画院办公室主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等职。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系50年代“新山水画”代表画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梅山水库》曾入选1958年“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新安江电站建设时期,作者曾深入工地写生,创作多幅反映工人生活和建设的作品。此幅是其中之一。

赏真阁画廊
第 7 楼
发表于 2009-12-06 16:08
李半黎作者简介
李半黎 简历:
原名李周裕,汉族,河北高阳人,1913年11月生。1938年秋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起先后在《抗战日报》《亚绥日报》《晋绥大众报》、重庆《新华日报》任记者、编辑,1951年任《川东报》总编辑,1952年任《四川农民报》总编辑,1960年后历任《四川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自幼喜爱书法,初从颜真卿入手,后取法怀素、何绍基诸家之长,入古而不泥,致力出新而力戒狂怪,书风偏于豪放而不失婉约。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书法展览并为中国博物馆、中国艺术博物馆、黄帝陵陈列馆、炎帝陵纪念馆、司马迁纪念馆等处收藏,在《书法》杂志等发表,被多处风景名胜区及碑林勒石。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华书院特聘名誉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文联常委,兰亭书会名誉会员。
李半黎 简历:
原名李周裕,汉族,河北高阳人,1913年11月生。1938年秋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起先后在《抗战日报》《亚绥日报》《晋绥大众报》、重庆《新华日报》任记者、编辑,1951年任《川东报》总编辑,1952年任《四川农民报》总编辑,1960年后历任《四川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自幼喜爱书法,初从颜真卿入手,后取法怀素、何绍基诸家之长,入古而不泥,致力出新而力戒狂怪,书风偏于豪放而不失婉约。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书法展览并为中国博物馆、中国艺术博物馆、黄帝陵陈列馆、炎帝陵纪念馆、司马迁纪念馆等处收藏,在《书法》杂志等发表,被多处风景名胜区及碑林勒石。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华书院特聘名誉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文联常委,兰亭书会名誉会员。

赏真阁画廊
第 8 楼
发表于 2009-12-06 16:10
刘守瑶作者简介
刘守瑶作者简介
刘守瑶,1949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学者、教授、当代实力派画家、书法家,现就职于南京理工大学,并被数家画院和大学聘为名誉教授和名誉院长。刘教授青年时期曾受到黄为大师的协心指导,在上世纪末,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屡屡获奖,并先后在日本、台湾、南京、杭州、青岛等地举办个展,都获得了圆满的成功。题材广活,技巧超逸,情趣隽永,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时代感,是刘教授绘画艺术的主要特征。多年来,他勤孜不懈地深入生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大自然的奇观壮景,书收笔下。借景抒怀、锐意创新、意境不凡、富有强烈的魅力和活力,给人以雅俗共赏、不同凡响之感。五代时期大书画家荆浩指出:“笔使巧拙,墨使轻重。”几十年来,他的笔墨技法因之线条流畅、刚柔相济、巧拙相称,对比协调、美不胜收。刘教授对于绘画驾驭笔墨在巧拙,轻重的结合、变化方面皆能运用自如,无论是泼彩山水还是小品都能别出心裁而自成一格,其新意俱是严谨的法度,非常耐看启人寻思
刘守瑶作者简介
刘守瑶,1949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学者、教授、当代实力派画家、书法家,现就职于南京理工大学,并被数家画院和大学聘为名誉教授和名誉院长。刘教授青年时期曾受到黄为大师的协心指导,在上世纪末,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屡屡获奖,并先后在日本、台湾、南京、杭州、青岛等地举办个展,都获得了圆满的成功。题材广活,技巧超逸,情趣隽永,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时代感,是刘教授绘画艺术的主要特征。多年来,他勤孜不懈地深入生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大自然的奇观壮景,书收笔下。借景抒怀、锐意创新、意境不凡、富有强烈的魅力和活力,给人以雅俗共赏、不同凡响之感。五代时期大书画家荆浩指出:“笔使巧拙,墨使轻重。”几十年来,他的笔墨技法因之线条流畅、刚柔相济、巧拙相称,对比协调、美不胜收。刘教授对于绘画驾驭笔墨在巧拙,轻重的结合、变化方面皆能运用自如,无论是泼彩山水还是小品都能别出心裁而自成一格,其新意俱是严谨的法度,非常耐看启人寻思

赏真阁画廊
第 9 楼
赏真阁画廊
第 10 楼
发表于 2009-12-06 16:13
刘镜清作者简介
刘镜清(1924——2002),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成员,中国郑和书画院成员,出生于板桥故里(兴化),自幼拜名师学习书画,一生砚耕不辍。五十年代迁居石头城(南京),潜心于米芾、石涛名家作品的研究,擅长书法与花卉,尤以兰竹见长。作品功底深厚,体现潇洒流畅、端庄秀丽的艺术风格。在国内作品展赛中获奖20余次,书画作品受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业内人士的珍藏。
1979年6月作品《相依》泰州市博物馆永久珍藏。
1990年8月获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著名书画家,作品《竹石怡情》入选《江南名家》画册。同时入选该画册的著名书画家有:苏局仙、朱屺瞻、沙孟海、钱君陶、陆严少、陈大羽、武中奇……
1991年8月二幅国画作品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珍藏。
1993年12月南京纪念******诞辰一百周年作品获优秀奖。
1996年6月作品为施耐庵纪念馆珍藏。
2000年8月作品获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荣誉奖
刘镜清(1924——2002),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成员,中国郑和书画院成员,出生于板桥故里(兴化),自幼拜名师学习书画,一生砚耕不辍。五十年代迁居石头城(南京),潜心于米芾、石涛名家作品的研究,擅长书法与花卉,尤以兰竹见长。作品功底深厚,体现潇洒流畅、端庄秀丽的艺术风格。在国内作品展赛中获奖20余次,书画作品受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业内人士的珍藏。
1979年6月作品《相依》泰州市博物馆永久珍藏。
1990年8月获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著名书画家,作品《竹石怡情》入选《江南名家》画册。同时入选该画册的著名书画家有:苏局仙、朱屺瞻、沙孟海、钱君陶、陆严少、陈大羽、武中奇……
1991年8月二幅国画作品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珍藏。
1993年12月南京纪念******诞辰一百周年作品获优秀奖。
1996年6月作品为施耐庵纪念馆珍藏。
2000年8月作品获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荣誉奖
发表回复
您需要 登录 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