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宾阳潘姓始祖迪恭公后人寻到原谱,觅本支宗亲共商续谱贴

作者: 潘耀卿 发表于: 2006-01-01 19:26 查看: 10616 回复: 64
潘麒元
潘麒元
楼主
2007-04-21 20:02

译释

显祖考:显,子孙尊称先人;祖考:祖先,指男性祖先。

:指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又指对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名字前加讳,以表示尊敬。

曾孙:从自身算起的第四代。《尔雅·释亲》: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kūn)孙……

指母亲,特指死去的母亲,也指祖母和祖母辈的以上的女性祖先。

孺人:本为七品官的母或妻的封号,后来通用为对七品及七品以下妇人的敬称

守备:正五品武官。

千总:正六品武官

武举人:相当于文人的举人等级。

潘麒元
潘麒元
#22
2007-04-21 20:02

译文

四世祖名景满,字汝谦,是明朝正统年间宾州知州(即当时宾州最高长官)迪恭公的曾孙,也是肇鑑公的第六个儿子。婚配四世祖妣廖氏婆生二子:长的继先,其次的是继序。孙子有三人:长的潘慎,官职为正五品武官守备;次的潘愉,官职为正六品武官千总;三的潘恒,地方上的武举人。曾孙有十一人:大缨、大纁、大绩官居松江县令、大继、大纹、大维、大縚、大绮、大绳、大纥、大缙,其间也有多人得到了功名以及朝廷俸禄。四世祖自前明万历二十八年(即1600年)的时候安葬在六瑶岭,庚山甲向兼申寅分金,原来墓前有碑,因为咸丰四年(即1854年)时碑石毁断,到了咸丰六年,八世孙龙翔,同族人商量重新立碑,碑上的正衔、对联和横额仍然按照原碑,到现在(即咸丰六年时)为止,景满公的后代裔孙非常地多,很难详细地记载在这面石碑上了,所以就单照原碑,记录从景满公到其曾孙这些先代祖先在此碑上,以明白地显示给后来的人。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初九日午时众裔孙同立。

潘麒元
潘麒元
#23
2007-04-21 20:03

五世祖継序公墓碑

明誥授奮…………府君…………

碑文先祖継序行齊,乃明始祖知賔州事吉堂公之元孫,…………人,伯祖継先公,生二子,長曰慎囗任守偹,次曰愉,原任千縂…………邑舉人,有孫六人,長曰大績,原任松江縣尹,次曰大縚、大紋、大…………牆,曾孫仕就、仕仁、囗生、文囗、文囗、文祥、文現、志益、志善,元孫紹…………源英、源豪。祖囗囗囗曆囗囗囗柩囗于蟠龍嶺,巽山乾向兼…………載,墓缺碑殘,道光二年(1822)裔孫龍翔囗囗囗議遷陳氏孺人在囗…………石,以垂不朽囗…………

(注:以上碑文为正衔右面之碑文,剥损非常严重,估计应该是受到长期烛火的熏烤后,碑面因趋冷趋热及风化而爆裂,文字只上半部分依稀可辨,碑石下部则剥损过于严重而只字不见了。正衔右面估计应勒刻有各代裔孙之名,而此面剥损更为严重,除边上可辨出道光二年岁次壬午二月二十六几个字外,其余的则只字不见。)

      道光二年(1822)歲次壬午二月二十六日

译文

    先祖名叫继序,号行齐,是明朝始祖、当时宾州府最高长官吉堂公的元孙,谥…………人,伯祖(即继序公的哥哥)叫继先公,生有两个儿子,长子潘慎,任正五品武官守备,次子潘愉,任正六品武官千总…………地方举人。继序公有六个孙子:长的大绩,时任松江县尹;其次的大縚、大纹、大……他们中多数受朝庭俸禄。曾孙的名字是:仕就、仕仁、囗生、文囗、文囗、文祥、文现、志益、志善。元孙的名字是:绍…………源英、源豪。继序公(在)……(万)历……(葬)在蟠龙岭,巽山乾向兼……(到现在已有)年,坟墓碑石都殘破了,道光二年(1822年),裔孙龙翔商量迁陈氏孺了在(此合葬)(谨泐诸)石,以垂不朽

潘麒元
潘麒元
#24
2007-04-21 20:03

七祖大縚公暨周氏孺人墓碑

明故太祖顕考潘大縚公暨周氏孺人之墓

碑文嘗讀詩至無念尔祖而謂然叹曰:祖之于人本也!蓋人得天地正氣以生,又得祖、父撫育以成,則祖、父之大恩同乎天地矣!居于世者,豈不當念厥祖而思報本哉!我太祖大縚公,乃明正統間知賔州事迪恭公七世裔,鄉進士恒公次子也。兄、弟五人,伯祖大績公,官松江知縣,諸叔祖俱列宮牆,惟我祖終困于遇,未睹泮林。配祖妣孺人周氏生二子:長仕就公生一子曰紹源延四世  傳,次諱仕仁公生二子:曰紹澄、曰紹清,二公孫支派衍,啓我後人,迄今六世,雖祖之懿行遠無可考,即觀後裔蕃昌,書香継起,其留貽之德,亦可知矣!祖原葬蘆圩嶺,未得其所,道光十二年,裔孫龍翔遷移合葬于蟠龍嶺,巽龍入首作巽山乾向兼囗囗分金,壬辰年壬寅月辛未日辛卯時是葬祖之吉期也。衆裔孫囗囗後遺忘命垂志不敏,謹泐數言以壽諸石,俾後之繼繼繩繩以承祭祀,是即念祖也!是即報本也!六世裔孫儒學庠生龍翔百拜敬書

曾孫:應球、河庠生、應毅、應洋、應沛

玄孫:宏培、宏輔、宏育、宏秀、宏德、宏顯、宏彰、宏惠、宏見、   宏文、宏詩

來孫:廣達、廣澤、廣明、廣濟、廣囗、廣貽、廣囗、廣積、廣合、廣囗、廣囗、龍翲太学生、龍翺庠生、龍翔庠生、廣堯、廣淄、廣綸、廣囗、廣囗、廣昇、廣平

晜孫:載(輝、典、籍、現、芳、芬、毓、 、玩、良、漲、泳、保、珖、寬、桔、法、治、鯉、棟、昌、朗、[氵囗]、沼、元、涭、鯤、源、容、語、深、秦、潔、潭、波、浩、囗、囗、曾、端、成)

雲孫:秀(英、安、楊、溪、柳、津、梧、淮、梅、准、桐、柏、凌、楓、[木囗]、[木囗]、[木囗]、[木囗]、林、[木囗]、荣、蕃、智、山、延、囗、槤、森、桓、番、高、聰、樋、植、考、樹、[木囗]、[木囗]、[木囗])

礽孫:(德、作、國、修、行、爲、養)善

耳孫:弟莊        

道光十二年1832年)正月二十三日卯時    吉旦立

潘麒元
潘麒元
#25
2007-04-21 20:04

译释

连词。与、及的意思。:泮宫,明清时代州县的学校;生员有了一定的功名后进学、入学到县学做庠生(秀才)叫做入泮。未睹泮林指没有读书功名。

译文

    曾经读诗读到无念尔祖(怎能不思念、感念我们的祖先呢?)这句话时,我不由感叹地说:祖先对于每个人来说,那是他的根本啊!因为,人是依赖了天地间的正气才得以生存、又依赖了祖辈父辈的扶养教育才得以健康的成长,那么,祖辈以及父辈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他们的恩德是同天地一样大的呀!我们这些生活在这个世上的人,怎能不去感念我们自己的祖先而想着去回报这个本源呢?

    我的太祖大縚公,是明朝正统年间宾州府最高长官迪恭公的第七世裔孙,也是乡进士恒公的次子。大縚公有五位兄弟(一个哥哥四个弟弟),他的哥哥大绩公官居松江县令,几个弟弟也都有功名公职,只有我的太祖大縚公始终未有进学,没见到有什么功名职位。太祖母周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仕就公生一子绍源,延到第四世囗传;次子仕仁公生二子叫做绍澄和绍清,这二位先公的子孙很多,有了我们这么多的后人。大縚公到现在(我龙翔这一代时)已是六代人了,虽然他的美德善行因为年代久远没有办法知道了,但只要看看今天他的后代子孙这么繁荣昌盛,读书人这么多地一代接一代,就可以看出他当年的美德善行是怎样地留贻子孙的了!

    祖原来葬在芦圩岭,没有葬到好地,道光十二年(即1832年),裔孙龙翔迁移合葬在蟠龙岭,巽龙入首巽山乾向兼囗囗分金,壬辰年壬寅月辛未日辛犯时是葬祖的吉期,为了不使大家遗忘而大概地勒刻了这几句话记载在石碑上,让连连续续的后来之人承继起这祭祀的责任,这就达到了感念祖先的效果了!这就达到了回报本源的效果了!

    六世裔孙儒学庠生(进了县学的秀才)龙翔非常恭敬地撰写下了这篇文字

潘麒元
潘麒元
#26
2007-04-21 20:06

八世祖仕仁公墓碑

清故高祖顕考潘仕仁公墓

形呼臥犬精神聚 穴號騎龍氣脈流

源遠流長

碑文高祖仕仁,乃明囗祖原任賔州知州迪恭公八世裔,世祖薦遷邑舉人恒公嫡孫,囗祖大縚公次子也。配祖妣孺人謝氏生二子:長紹澄、次紹清;孫庠生、應球、應毅、應洋、應沛;曾孫:宏培、宏毓、宏輔、宏顯、宏秀、宏彰、宏德、宏惠、宏見、宏文、宏詩,歴今五世,雖其生平事業代遠難稽,即觀後裔蕃昌,書香囗継,我祖之德,諒可知矣!自乾隆初年卜葬佛狗嶺,丁龍入首,坤山艮向兼申寅分金,前未立碑,至嘉慶庚辰歲(1820年即嘉慶25年庚辰),玄孫翔恐世遠墓湮,因議囗囗孫,謹泐諸石,以示來茲!

  點穴師甘菲代桂林府人氏

玄孫:廣(達通明澤周貽大畧合)龍翲太學生龍翺庠生龍翔庠生……

來孫:載(輝典籍現芳芬育  玩道梁永寶漲珖梓寬鯉法棟治定濬椿沼元涭鲲源容深材潔潭橋波梼楓)

晜孫:秀(英安楊柳溪概津淮梧梅桐柏澯滄淩護松)

雲孫:(德作國修行)善  仝立

嘉慶二十五年(1820)三月初八日吉旦   

潘麒元
潘麒元
#27
2007-04-21 20:08

八世祖仕仁公墓碑

清故高祖顕考潘仕仁公墓

形呼臥犬精神聚 穴號騎龍氣脈流

源遠流長

碑文高祖仕仁,乃明囗祖原任賔州知州迪恭公八世裔,世祖薦遷邑舉人恒公嫡孫,囗祖大縚公次子也。配祖妣孺人謝氏生二子:長紹澄、次紹清;孫庠生、應球、應毅、應洋、應沛;曾孫:宏培、宏毓、宏輔、宏顯、宏秀、宏彰、宏德、宏惠、宏見、宏文、宏詩,歴今五世,雖其生平事業代遠難稽,即觀後裔蕃昌,書香囗継,我祖之德,諒可知矣!自乾隆初年卜葬佛狗嶺,丁龍入首,坤山艮向兼申寅分金,前未立碑,至嘉慶庚辰歲(1820年即嘉慶25年庚辰),玄孫翔恐世遠墓湮,因議囗囗孫,謹泐諸石,以示來茲!

  點穴師甘菲代桂林府人氏

玄孫:廣(達通明澤周貽大畧合)龍翲太學生龍翺庠生龍翔庠生……

來孫:載(輝典籍現芳芬育  玩道梁永寶漲珖梓寬鯉法棟治定濬椿沼元涭鲲源容深材潔潭橋波梼楓)

晜孫:秀(英安楊柳溪概津淮梧梅桐柏澯滄淩護松)

雲孫:(德作國修行)善  仝立

嘉慶二十五年(1820)三月初八日吉旦 
潘麒元
潘麒元
#28
2007-04-21 20:09

译释

高祖:自的上一代称父,再上一代称祖,再上一代称曾祖,再上一代则称高祖。

译文

    高祖叫仕仁,是明朝时任宾州最高长官的我们的始祖迪恭的第八世裔孙,是世祖、即当时地方上的举人恒公的谪孙,是太祖大縚公的次子(这段文字简明介绍了仕仁公前面的世系,即仕仁公是迪恭公的第八代孙,是恒公的孙子,是大縚公的次子)。婚配祖妣谢氏孺人生二子:长子绍澄、次子绍清。孙子的名字是:河(庠生,即进了县学的秀才,字应先)、应球、应毅、应洋、应沛。曾孙是:宏培、宏毓、宏辅、宏显、宏秀、宏彰、宏德、宏惠、宏见、宏文、宏诗。到现在我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人了,虽然他的生平事业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而难以考证了,但是只要看看后代的子孙这么众多和昌盛,读书人能一代一代的承继,我高祖仕仁公的的功德从中就可以知道了!自乾隆初年安葬在佛狗岭,丁龙入首坤山艮向兼申寅分金,以前没有立碑,到嘉庆廿五年庚辰(1820年),玄孙龙翔恐怕世代久远而导致坟墓湮没,而和族人商议刻了这块石碑以明示后来。

潘麒元
潘麒元
#29
2007-04-21 20:10

九世祖绍澄公碑

清故顕考紹澄明極潘太府君之墓

……

碑文:曾伯祖紹澄,明極,乃明知賔州事迪恭公九世裔,高祖仕仁公長子也。元配継配俱廖氏生二子,長河、字應先、進邑庠生,次應毅;孫五人:長宏培、次宏顕、宏彰、宏文、宏詩;曾元綿奕,來晜蕃昌,皆祖之延派也。伯祖生于康熙戊申年1668),終于乾隆癸亥歲1743),享壽七十有六,越六載,幸遇桂林地師甘公諱菲代,卜兆于馬碑山金貓嶺,癸龍入首壬山丙向兼子午分金,乾隆戊辰年丙辰月丙申日丙申時安葬,迄今九十余歲,墓缺碑殘,道光十九年1839己亥歲癸酉月乙亥日乙酉時,衆孫等重修墳墓,謹將其生殁葬期以壽諸石

遺下祭田三畝正內載熟民米伍升三合正

       囗囗邑庠生曾姪孫龍翔百拜撰並擇課

   ……  太學生曾姪孫龍翲百拜題額

        邑庠生曾姪孫龍翺百拜敬書

……廣(達、通、明、澤、濟、周……淄、倫、樂、伸、昇、平)

元孫:載(輝、典、籍、道、良、永、保、桔、鯉、棟、昌、朗、元、鯤、語、鱨、秦、端、成、謹)

來孫:秀(英、安、溪、津、淮、准、淩、護、智、山、冠、香、高、聰、璋、桢、凝、業、蘭、爵、蕃、廉、權、彥、渊、蟾、書、念、顔、乾、海、春、桃、園)

晜孫:(德、作、國、修、行、正、養、本、性、求、習、存、忠、嘉、惟、近)善

雲孫:有(莊、榮、謙、華)

潘麒元
潘麒元
#30
2007-04-21 20:15

译释

曾伯祖:曾祖父的哥哥,叫曾伯祖;曾祖父的弟弟则称曾叔祖。因为写这篇碑文的是龙翔,龙翔是绍清公的曾孙,而绍清公又是绍澄公的弟弟,所以龙翔称绍澄公为曾伯祖。

kūn:。《尔雅·释亲》: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kūn)孙……

庠生:考进了县学的生员叫庠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秀才,有了庠生以上资格才可以考举。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