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释:
①暨:jì 连词。与、及的意思。②泮:泮宫,明清时代州县的学校;生员有了一定的功名后进学、入学到县学做庠生(秀才)叫做入泮。“未睹泮林”指没有读书功名。
译文:
曾经读诗读到“无念尔祖”(怎能不思念、感念我们的祖先呢?)这句话时,我不由感叹地说:祖先对于每个人来说,那是他的根本啊!因为,人是依赖了天地间的正气才得以生存、又依赖了祖辈父辈的扶养教育才得以健康的成长,那么,祖辈以及父辈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他们的恩德是同天地一样大的呀!我们这些生活在这个世上的人,怎能不去感念我们自己的祖先而想着去回报这个本源呢?
我的太祖大縚公,是明朝正统年间宾州府最高长官迪恭公的第七世裔孙,也是乡进士恒公的次子。大縚公有五位兄弟(一个哥哥四个弟弟),他的哥哥大绩公官居松江县令,几个弟弟也都有功名公职,只有我的太祖大縚公始终未有进学,没见到有什么功名职位。太祖母周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仕就公生一子绍源,延到第四世囗传;次子仕仁公生二子叫做绍澄和绍清,这二位先公的子孙很多,有了我们这么多的后人。大縚公到现在(我龙翔这一代时)已是六代人了,虽然他的美德善行因为年代久远没有办法知道了,但只要看看今天他的后代子孙这么繁荣昌盛,读书人这么多地一代接一代,就可以看出他当年的美德善行是怎样地留贻子孙的了!
祖原来葬在芦圩岭,没有葬到好地,道光十二年(即1832年),裔孙龙翔迁移合葬在蟠龙岭,巽龙入首巽山乾向兼囗囗分金,壬辰年壬寅月辛未日辛犯时是葬祖的吉期,为了不使大家遗忘而大概地勒刻了这几句话记载在石碑上,让连连续续的后来之人承继起这祭祀的责任,这就达到了感念祖先的效果了!这就达到了回报本源的效果了!
六世裔孙儒学庠生(进了县学的秀才)龙翔非常恭敬地撰写下了这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