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黎川县潘友生提供的潘氏族谱

作者: 潘喜辉 发表于: 2009-12-17 00:16 查看: 3010 回复: 33
潘喜辉
潘喜辉
楼主
2009-12-17 00:27

自南城二十五都西山大竹源分迁新城县下田渡公村营、联奎坊、抚州、宜黄、浙江钱塘、福建各宗总图































































三二


五八


名雪,取郑氏,子二:在浙江钱塘湖州市。


五九


名雷,取朱氏,下田渡祖居。


 


 


 


 


三十三


仲荣


行一,葬祭上,取李氏,葬上坑。继取吴氏,葬岑背,子三:万三、万四、万五。


仲华


行四,取  氏,子二:三四、三五。公于宋庆元五年已未十二月十六入赘本邑十七都公村营市唐宰相郑畋之后郑万八公招为養老女婿,万八公葬十六都营前外大园长坑,取李氏,葬营前樟树下,仲华八十二岁殃,葬萧家井南岸,郑葬母墳右。


仲顺


行五,取丁氏,子四:常、堂、黨、當。


仲谦


行八,取王氏,子三:迁邵武后有子孙迁徽州婺源县者为巨族。


仲明


迁捲岑。


仲英


五二长子,兴兄弟同居十五都杭坑,葬社前屋后上手,子缺考。


仲谦


五二次子,字恭宇,为邑庠生,迨歷太学上舍,与侄仕戎同修谱牒。殃葬于家容木樨树下,生三子不知名。


仲远


五二幼仔,后五世孙绍远徙居十一都井头,为祖焉。详后提。


仲显


既三一公,十一都联奎坊一世焉。


三十四


万三


名九,子三。


万四


名十,子三。


万五


止。


三五


子五。


 


 


 


 


 


19

潘喜辉
潘喜辉
#22
2009-12-17 00:27

附:以下选自广东清远县族谱部分与我支从三十一世分开:


 


毓良 孔氏,生二子,长子广忠,次子广孝 卅一世祖 广忠 广孝 王氏,生三子,长尚松次子尚榆三尚栋 卅二世祖 尚松 字(木廷)庵,号潘坊一郎,曾广东潮阳尹 尚榆 尚栋 张氏,生一子,名友嘉 卅三世祖 友嘉 张氏,生三子,长子自重次子自威三自修 卅四世祖 自重 自威 自修 余氏,生一子,从原 卅五世祖 从原 智河 戴氏,生二子,长子同,次子渝 卅六世祖 字会道,淳祜四年状元及第任广东按察御史升秘书阁老大学士 杨、龙、龚氏,生九子,一、二、三、四、五、六、八、九郎 卅七世祖 一郎 二郎 三郎 四郎 五郎 六郎 七郎 九郎 八郞 官任尚书,率义兵剿寇分邑,长宁始祖 邱氏,生五子,长次三子无嗣,四子仕公,五子任公迁万安县项山 卅八世祖 仕公 任公 肩宏, 尚书闽陈三州状元及第 陈氏,生一子,名十三郎 卅九世祖 十三郎 元智,忠孝成家,屡诏不应,炉年八十六岁 谢氏,生子序,次子法三子崇 夫妇合葬乌石岗 四十世祖 字法明兵乱分居汀州宁化后移居广东惠州长乐 谢氏,生二子,长子琴,次子瑟.惠州始祖 四一世祖 潘万十郎,原居福建汀州宁化后移兴宁之始祖 孔氏,生三子长文质次文彬三文伯 四二世祖 文质 :鹏冲,葬于惠州长乐县梓皇大坵 文彬 文伯 彭氏,生一子,名实 四三世祖 :鼎新,()庠生 罗氏,孨生一子一女,子名秀兴,女配罗姓()庠生 四四世祖 秀兴 ()庠生,葬于莲塘背 蓝氏,生三子,长名廷玉次子廷立三子廷举 四五世祖 廷玉 廷立 廷举 泰定甲子年因军在京终葬失其所 朱氏生三子,长世民次子世昌三子世良 四六世祖 世民 世昌 世良 ()庠生 ?氏生一子,名敬 四七世祖 敬公 廖氏生四子,长子浚、次子润、三子澜、四子渊 四八世祖 浚公 润公 澜公 潘十五郎府庠生葬翁源南埔 渊公 太上祖公 陈氏生五子,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念五 始祖公 潘玟二郎 葬于长宁县新岭下对面雄牛退轭形 孙氏生三子,长子富次子浩三子贵,葬新岭下上便大坑口 (高祖公) 高祖公 潘富 潘富一郎,夫妇合葬新岭下上便墩背 潘浩 潘贵 沈氏生五子,长仲忠次仲奇三仲广四仲荣五仲华 曾祖公 仲忠 潘忠一郎,葬新岭下牛项筋蚁坪上便窝 谢氏生三子,长法亮次法嵩三法星,葬近富公坟 四世祖 法亮 法嵩 潘嵩七郎葬新岭下上便墩背近富公坟下侧角 法星 林氏生四子,长法贤次法聚三法福四法纪 五世祖 玉福 法福公葬新岭下左便石灰坑 叶氏生五子宗星宗气宗周宗余宗舜。


世系引


生息蕃盛 派别支分 匪世系之详明 疇瞭然如指掌 世代相承 子孙遞衍绵匕秩秩谱斯作焉 族之有谱舊矣 徃者过来者续因而益之 字号名位生殃葬取必宜并著。


 


 


20

潘喜辉
潘喜辉
#23
2009-12-17 00:28

十一都井头(五星)潘氏家谱表
















































































































































N


五二公


幼仔



仲远



仕戎


仕宽



伯成


伯亮


伯良


伯熙


伯显



友宽


友良


友宝


友怀


友才


 


 


 


 



绍兴


绍贤


 


绍荣


绍远


绍始


 


 


 



 


 


 


 


銮祖


 


 


 


 



 


 


 


 


贱祖


岳祖(出继给舅舅陆姓为嗣住沙洲坪山下)


 


 


 


 



 


 


 


 


文盛


文用


文忠


文俭


 


 


 


 


 


 


 


 


 


 


 



 


 


 


 


大毛


积金


积玉


善亨


寿亨


允亨


福亨


积让


积庆


绍宗


陆宗


 


 


 


 


 


 


 


 


 


 


 


21

潘喜辉
潘喜辉
#24
2009-12-17 00:28

十一都井头潘氏家谱表












































































N


姓名


简介



仲远


五二幼子,居十五都杭坑,葬店前,取王氏,子二:仕戎、仕宝。



仕戎


仲远长子,字盛所,取黄氏,葬长嵊窠,潘氏谱由公与仲谦祖始立。子二:伯成、伯亮。


仕宝


仲远幼子,葬凤形,取氏缺考,子三:伯良、伯熙、伯显。



伯成


仕戎长子,取江氏,葬葛源,子五:宽、良、宝、怀、才。


伯亮


三修载取罗氏葬十五都蔡家湾下手屋后,子三缺考。


伯良


仕宝长子,取席氏,同葬前杉树篼下。


伯熙


葬前杉树篼下。


伯显


氏缺殃葬于葛源。



友宽


伯成长子,取氏缺,葬屋后,子一:绍兴。


友良


伯成次子,取氏缺葬南天柯树篼下,子一:绍贤。


友宝


伯成三子,葬草岗山后缺考。


友怀


伯成四子,取氏缺考子一:绍荣。


 


友才


伯成幼子,取席氏,葬蛇形,子二:绍远、绍始。


 


 


 


 



绍兴


缺考


绍贤


葬塘广树下,缺考。


绍荣


缺考。


绍远


友才长子,迁居井头。


绍始


取席氏,子三:缺考。


22

潘喜辉
潘喜辉
#25
2009-12-17 00:29

十一都井头潘氏家谱表

































N


姓名


简介



绍远


取陆氏,生殃并缺,葬社背回头,自十五都杭坑社前迁十一都思潭里改井头遂居焉,子一:銮。



銮祖


取陆氏,生殃俱缺,葬十五都社背回头,子二:贱,岳(出继母舅陆氏。)



贱祖


銮公长子,字正兴,葬十五都江河湾,生殃缺,取张氏,子四:珠、关、寒、雪。


岳祖


銮公幼仔,出继母舅陆氏,改为陆岳,现居沙洲坪山下,取熊氏,子二:于今子姓蕃衍,潘陆二姓后之子孙不可联姻,方为同姓不婚之礼也。



珠祖


贱祖长子,字文盛、号隐山。取黄氏,生殃俱缺,葬郭前山,居二一都坪山,子三:大毛、闰、细毛。


关祖


贱祖次子,字文用。号隐州,年九十,取杨氏,年八十五,俱葬十一都郭前山,子四:善亨、寿亨、允亨、福亨。


寒祖


贱祖三子,字文忠,号隐川,年九十三,取杨氏,年八十九,俱葬十一都郭前山,子二:积讓、积庆。


雪祖


贱祖幼仔,字文俭,号隐谷。生殃缺,俱葬十一都郭前山,子二:绍宗、绍陆。


23

潘喜辉
潘喜辉
#26
2009-12-17 00:29

一谱家立言意有勤懲故有美必禄然亦必数言而总括生平乃合于是非之公 使后人诵览油焉而兴 亦有称说不自谱局者则书志何人不敢诬也。


  德善行凡傅赞序文具见谱中载先人以训后人耳若俨欠生存 古人云盖棺方定 正当省身克已惟日孜寸楮谀文反滋惭愧 如果终身元间续修之日自将采補


一祀事祭出皆后人报本追远之意 前谱未详不无踈漏茲编臚列使后之子孙有所考据而木本水源之义亦可油然典矣


一家训先祖有训所以教善所以遏恶不可不遵也


一各支尚有縱妻淫放意去其名 并不系其子世以其上辱祖宗 下沾族人 既已禽兽何复联人类也 其余恶或凝事姑不载从恕也


一谱义三十年一修 务行后期  后人宜恪遵之


一立祠正非特专以辩理祀事及钱谷出入必得公正练达殷实之人方无怠废 侵渔之 如有事则推诿他人有利则圖归一已甚且假公济么卖弄人 知有其身而不知有宗祖 则公行革出另选代克其谨于所事族 亦须敬礼各房支下族亦然


一族谱既成以孝友 睦任恤智仁聖义中和编次十二部下注领名外加朱字别之各宜珍藏如有毁坏涂抹 加异义公罚银修祠


24

潘喜辉
潘喜辉
#27
2009-12-17 00:29

四修合义条规:


古许抚子入谱与醮原杜异姓以紊宗也 所以三修谱曰 蛉之子不书于谱则四修尤宜加瑾巨 三修后岁月永远乏嗣者违议 竟有抚异为嗣者矣然彼父子情深更生息之家又何必执前言以起忿争呼 惟從四修谱成之后而立议凡无相当之姪承继必欲抚子合族定议今其捐租田壹拾五担入于 正兴祖醮以告 祖灵庶情理相安凡我同人必无异論矣倘有不遵者合族公出


承祭约言


礼云君子之祭也必身亲涖之凡所以致如在之诚而绵孝孙之庆也近见吾家举祭执事之人或有祭毕后至者未免此必缺然如未当祭更有方祭之时或拉伴别坐閒谈竟不列序事之位者以致站立寥寥至于宜请 昭穆祖号时尚相推豈封越先灵可如此之跛倚怠懈呼今后子孙人等或居陪祭之位或列执事之班当此贊明行事严肃整务须各凛 祖鉴温恭有属则呼吸通于一诚敬谨乃以为礼庻几不失僾见愾闻之意矣 祀事攸关毋贻怨恫特告


祀事引


追远报本之思莫切于祀事葢设祠所以致饗而几筳之布爼豆之陈犧牲之仪拜献之节莫不 然有辩燦然有章则上以奉先下以睦族胥 平此也茲特各列祭仪详著于后。


团拜陈设图


清明陈设图


秋祭陈设图 俱略                             25

潘喜辉
潘喜辉
#28
2009-12-17 00:29

四修合义条规:


古许抚子入谱与醮原杜异姓以紊宗也 所以三修谱曰 蛉之子不书于谱则四修尤宜加瑾巨 三修后岁月永远乏嗣者违议 竟有抚异为嗣者矣然彼父子情深更生息之家又何必执前言以起忿争呼 惟從四修谱成之后而立议凡无相当之姪承继必欲抚子合族定议今其捐租田壹拾五担入于 正兴祖醮以告 祖灵庶情理相安凡我同人必无异論矣倘有不遵者合族公出


承祭约言


礼云君子之祭也必身亲涖之凡所以致如在之诚而绵孝孙之庆也近见吾家举祭执事之人或有祭毕后至者未免此必缺然如未当祭更有方祭之时或拉伴别坐閒谈竟不列序事之位者以致站立寥寥至于宜请 昭穆祖号时尚相推豈封越先灵可如此之跛倚怠懈呼今后子孙人等或居陪祭之位或列执事之班当此贊明行事严肃整务须各凛 祖鉴温恭有属则呼吸通于一诚敬谨乃以为礼庻几不失僾见愾闻之意矣 祀事攸关毋贻怨恫特告


祀事引


追远报本之思莫切于祀事葢设祠所以致饗而几筳之布爼豆之陈犧牲之仪拜献之节莫不 然有辩燦然有章则上以奉先下以睦族胥 平此也茲特各列祭仪详著于后。


团拜陈设图


清明陈设图


秋祭陈设图 俱略                             25

潘喜辉
潘喜辉
#29
2009-12-17 00:29

祠规


 有祠必有 祖位 始世及 初祖居中正龛 南向又以上 两傍南向者为 先祖寝庭或二世以下 或八世十世为 先祖其余居两傍东西向自十一世以后 则分左昭右穆 为东配西配从古之礼 父昭则子穆 父穆则子昭 父子不可对座每退一位耳 其木牌之高卑大小以次而殺其位次以代为降 书曰宗廟之礼所以序昭穆解曰子孙亦为序 祖宗明而序派立亦不失其伦焉


有祠必有祀 今遵程氏洛礼朱文公家礼而参酌进宜冬祭


始祖一阳初生也 间春祭初祖先 祖言物之方盛也 团拜统主请合祭贺献岁也 二月望为开物之候 祭十一世以下先考而及先妣 八月望为成物之候祭十世以下先妣 而及先考此一岁分序之大略也 茲则止行团拜及春秋二祭之合祀书曰丧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有祀必有仪品物之备为牲殺为器皿备物告處苟陈设之遗忘能免一时之忙乱乎 醮有厚薄物有丰俭務须精潔 祭器不假明则守也


有仪必有礼 行礼之节谁直祭而为正献 谁助祭而为分献 陪祭者各执其事先期出帖 监祭依位序立外 肃威仪内齐心志毋得挽越失次此敬 祖之诚意也


合族叨 祖惠庇设祠以妥 祖灵理宜潔净严肃不得贪图微利 赁作居住或赁放货物以致亵渎先灵 不敬殊甚倘有不遵面赁者 族人通众重罚 不许族人寄顿各物 以及些薪稻草如连重罚 以修家祠 惟本族子孙读书借作官所 读书及世第一事亦属清净 如有损坏及破漏卽当修整 责在当年经管。 


 


         26

潘喜辉
潘喜辉
#30
2009-12-17 00:30

祠祭说 团拜 清明 墓祭规式 秋祭 行礼序次略 家训 新建家廟记 泸溪建立祠宇记 七言绝句二十首 七修谱告廟文


七修谱告廟齐引 家廟联式 以上暂略去


江西新城潘氏源流序:


按潘氏之先姜姓始祖榆罔子号俟 汾氏其裔孙兢仕燕襄公为大夫 燕昭王时子孙居上谷潘县遂姓潘氏 其地查广兴图后魏名比燕洲 唐名妫洲 今名为廷庆府即唐之比燕洲五代之妫洲是也 汉末有出居荣阳之中牟名谋 字肇初者 生子二 瑾、勉 匕仕魏为丞相 为我本宗之始祖 勉之子 满之子尼 尼之第二子曰京 京之子若思 若思之子觉 觉之第四子童 童之第二子 黙以上汾水谱以其遥远不列世数 以黙长子 均瑞第一世 以千字文编次 以天字起 均瑞第二子颒 颒第二子国忠 国忠长子武夫 武夫第二子行彦 行彦长子廷器 廷器第三子时济 时济第二子学仁 学仁第二子武 武长子廷善 廷善长三子荣 荣长子付 付长子基 基第二子朝端 朝端长子兴一 兴一长子胜二字仁照 仁照长子守已 守已第二子师廷 师廷长子六名耿 耿迁新邑十五都下田渡 为新城县合祖 六公子一基 基子十一名朝谟 朝谟长子毓贤 毓贤生五子 长曰五一 次曰五二 三曰五三 四曰五八 五曰五九 一派分为五支 各有谱牒 我五二公幼子仲远公为杭坑起世 始祖五一公子仲华公为公村营起世 始祖五三公子仲显公为联奎坊起世 始祖五八公子迁浙江钱塘 五九公子住祖居下田渡 均属堂兄弟也 至后世只在千字文数世 即知某属叔 某属兄 支派自然明矣 今按汾水谱以中牟公至黙公九代 谓其遥远不列世数 惟于均瑞公迁抚州宜黄大富罔者 以千字文天字编号起 世自均瑞公至我仲远公藏字派已二十四世矣 今即以藏字为仲远公起世


2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