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在(广州市)海珠区曾有一条叫福建街的街道,今天已经湮没了。多少年来,人们在寻求它的地理位置而不可得。广州的一些地方志书不得已只好注明“今无其名矣”。直到近年,有关人员在修志时查找到一些史料,才把这条街道的谜揭开。
原来这条福建街是在昔日被称之为河南尾的地方,即今天海珠桥东侧滨江中路接近南华东路一带。古代有很多的闽商和水手到广州来谋生,从事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这些人集中聚居在两处地方:一在西关绣衣坊,多为商人寓所,所以〈广州西关竹枝词〉云:“阿姨家近绣衣坊,嫁得闽商惯趁洋......”。另一处就是这个福建村,住的大多是航海水手。清代广州进士(钦点瀚林院总校)潘有为《河南杂诗》云:“流寓闽人老更亲,海风吹鬓白于银,灵胥出没浑闲事,勇过田横五百人。”从诗的记述中,可知此地的青年水手,大都外出谋生去了,留下来的都是一些退休老人,他们虽然是白发苍苍,但一生飘洋过海,与狂风巨浪勇敢搏斗的精神,实在是可与田横的五百壮士嫓美。可是,这地方如今作为一处交通海外的遗迹,已经难以辩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