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安徽歙縣本家

作者: p819 发表于: 2006-07-20 15:36 查看: 3348 回复: 32
p819
p819
楼主
2006-07-20 15:36

我想问一下,请问有没有歙县的本家啊?

因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所以基本上已经失去了联系

按字辈派,我父辈是“恩”字,我祖父是“承”,曾祖“頌”,在太祖时躲避太平天国战乱到了扬州。

潘頌平,人稱潘頌,安徽歙縣人,曾任江都縣參議員,為人廉潔好善。他雖是同松波士,可他自己並教育子女從來不用同松的錢,他要經理將每年盈利兌換成金條到上海買藥。因此,“德記同松參號”的藥源比任何一家充足。當時其他藥店緊缺的名貴補藥,如人參、燕窩、銀耳等,同松不僅滿足供應,而且用玻璃錦盒裝盛,很受用戶的歡迎。

我想在这里找一下歙縣的本家,想看看家谱。

 

盼联系p819@163.com

pj0201
pj0201
#2
2006-11-02 11:48
我是安徽歙县的,潘家族谱我还没见过。过年准备去打听一下
huizhou
huizhou
#3
2007-02-09 22:11

我是歙县的,从良辅公(一世祖)到我这一代是第37代

萧帏
萧帏
#4
2007-02-27 12:44

歙东西坑, 人主姓潘,与歙大阜状元潘世恩家族是近支。肇基祖潘千八。

huizhou
huizhou
#5
2007-06-08 21:21
以下是引用萧帏在2007-2-27 12:43:37的发言:

歙东西坑, 人主姓潘,与歙大阜状元潘世恩家族是近支。肇基祖潘千八。讳文贵,因不见容于宗族,于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自王村附近之潘村避居于今西坑二里外之潘家湾,数十年后上迁于西坑。  潘氏迁西坑三世开始划分下门上门后门,以上门派人丁最蕃。明清时,歙东各村实行十甲排年,轮值为官府承差。下门派划为三甲,后门派六甲,上门派九甲,三六九甲之后裔又分拆出碓洌派、蜡烛照天派、仓落派。上门派、后门派合建宗祠余庆堂。后分拆出务本堂,下门派建祠敦睦堂。西坑村口昔时建有观音堂、雷祖庙、汪公庙、五猖庙、玄坛庙、土地庙,潘氏四时不废祭祀。全族缔结永定村社,各门每年推举社首轮值主持社祭,又与布射河流域各村结成十村社联盟,各社每十年轮值规模较大的神祷社会祭祀一次。年景再孬,承担歌吹社戏巨额花费,了无吝色。  西坑的自然景点有老虎洞、金鸡洞、乌龟照镜、狮子滚绣球、 鲤鱼石、腊烛照天、船山、金牛上轭等。

哈哈,看来你也是良辅公的后代,良辅公在潘村上坞

潘小伟
潘小伟
#6
2007-06-16 09:23
huizhou 你好:你是潘村的吗?能详细介绍一下你那里的潘氏概况吗?
萧帏
萧帏
#7
2007-08-12 15:57
你能说说  良辅公  的情况吗?
萧帏
萧帏
#8
2007-08-18 16:28
家谱
萧帏
萧帏
#9
2007-08-18 16:29
歙东西坑潘氏排行
萧帏
萧帏
#10
2007-08-18 16:31
12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