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特级文物--南宋棉毯出土记
1966年9月,浙江省兰溪市香溪人民公社密山生产大队的几家农户为建造自家的新房在村后的小山上掘坟挖砖,一村民在挖出许多坟砖后,发现地下埋有许多青石长条.这种长条青石正好用于做新屋的门梁或门槛.就小心用劲想把青石整块挖出来.但当开山锄从石缝里挖金去时,地面突然塌陷了下去,下面出现了一个由青石砌成的石室.同行的几个人一见都觉得挖到了传说中的藏有18张金交椅的古坟了,但又不敢贸然下去.其中稍有头脑的一人说:'还是向大队干部汇报一下为好."当时正当文革粗期.大队部,党支部都已经瘫痪.掌权的是民兵干部,当时的民兵队长及其他几位村里的头面人物商议后决定:由各生产小队长及基干民兵一起行动进行挖掘.(其时参与商议的四人中有三位家中正在建造新房.)于是当晚在古墓上方搭起3角木支架,点上煤气灯,为防止闲人进入现场,周围由武装民兵站岗,开始挖掘.很快在墓室的右边发现了已经被盗掘一空的主墓.而左边尚有一墓完好无损.墓的外面由豆浆,石灰混泥土密封.坚韧异常.用锄头根本没法掘进去.于是用雷管和小剂量炸药进行了多次爆破才打开外面的豆浆,石灰混泥土.里面出现了和混泥土黏结成浑然一体的木质外廓.用锄头钢钎打破外廓后,见到了里面的黑漆棺材,材质名贵.棺材板有20多公分厚.棺材头上站立着一只木雕彩漆仙鹤,高有20多公分.打开棺盖,用4节1号电池组合的大号手电筒往里面一照,只见整个墓室一片闪亮银光.把几个掘墓的人吓了一跳.急忙往后逃!等定神再往吓看时,才发现棺材里装满了液体.散发出浓烈的松香气味.那亮光是手电光线经液面反射产生的.几个胆大点的又鼓起勇气跳了下去,用锄头打破关墙,这时棺内液体哗地一起流出,只见棺内躺者一位面目栩栩如生,五官非常秀美的贵妇人!"有鬼!有鬼!"下面的几个人又连喊带爬惊慌失措地逃出墓室!(待续) 待惊惶稍定,见里面没什么动静,胆子大一点的民兵队长在众人的支持声中又跳了下去.用4齿钉耙往棺材里挖去,再往外一拖,在拉出一些衣服布料的同时,那女尸竟坐了起来!众人又是一阵惊呼,大喊"还活着!还活着!"四散逃窜.等了片刻,又不见里面有什么动静,好奇心和想得宝的贪欲促使他们又鼓起勇气,再次下去.并将里面的东西一件一件递了上来.这时天已经佛晓.消息不胫而走.附近的村民争先恐后前来观看. 消息很快传到了同属兰溪县属的建设公社下潘村,黄店公社的潘村等地.潘性有文化的族人记起宗谱上所记的祖先坟莹图,拿出了一对照.原来是自己的祖坟被他们掘了!幕主是32代祖宗南宋特进大夫,秘书丞潘慈明及夫人合葬墓! 众人义愤填膺,在大队民兵队长及族中老人的带领下,仅下潘村就有几百青壮男丁赶往密山.推倒掘坟人家正在建筑的房屋,追打掘坟当事人.其时,密山村除了几个当时尚处在管制时期的地主,富农家人外,大多数参与掘坟的人,这时也都逃出去避难了.愤怒的潘氏后人及外面络绎不绝的外来观看者失去理智的过激行为是事情发展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这时县公安局合当地的香溪公社干部开始介入此事.先封住往来下潘与香溪间的往来渡口,然后召集潘性代表商议后事处理办法,继而劝阻游人返回,并立即着手收缴出土后散失的文物.经过一番努力,女尸因为见光,见风后氧化失水严重经过3葬3掘,最后还是火化了,使幽魂得以安息.由于当时正处在破4旧的特殊时期,所有人都不敢站出来保了这81护文物,使得墓内精美文物毁损殆尽!当浙江省博物馆的专家赶到时已经一无所获,在一位老农的指点下在墓旁的田坑污泥中找到了因为没人要而遗弃掉的一条拉毛毯.洗净后发现其上应该装饰着81颗铜钱,于是县公安局派专人进行追缴,经一番努力,终于从村民手中追齐了这81枚古铜钱.因为无法确切知道原来排列位置,将就估摸着钉了上去.带回杭州. 事后鉴定此毯为亚洲古棉所织!将中国的植棉及棉纺织史向前推进了300多年!从古墓被挖到古墓女主人火化升天,事件趋于平静,大约经历了近1个月的时间.其后数年间,这一事件成了兰溪及周边县市,特别是密山附近公共场所的主要谈话资料!次事至今已逾40年,当年下到墓中亲历的掘坟者也已经有3人作古.以上所记系笔者7赴密山多方寻访综合记录之事件经过.在此感谢提供素材的事件亲历者夏甘泉,贾鸿年,郑春良,李国民,潘贵松等人. |
本主题由 糖皮粿 于 昨天 14:25 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