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河边镇大郎庙村三组(潘家沟),我将我们祖坟的碑文抄下来,请大家帮我核实:
广西桂林府合(全)州人氏,地名月乡把上川,弟兄四人罗江县落业,地名范家庵座居泉水沟,买田二百八十亩、瓦房五院,当出工首事。只腊麻材每一年佃钱二千有零,一连三年以沟四乡不出钱,每一回吃、用、伙食佃钱一千,过了三年,出卖唐姓。搬出外佃田地,老绵州绵阳地名玉皇沟座居十年已满,买田、上下房屋二院一连、九十亩唐姓抵田。五大房人分散出外佃田地,乾隆元年米卖五百一斗。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范家庵现在还有此地。
我没有按辈分取名,我应该是“正”(或许是:胜)。07年6月我去广西南宁出差,受到广西电力家门潘荣译的热情接待,并在我去之前帮我调查到我的祖籍是广西全州凤凰乡新民村,根据我的情况认为我们是那里移民来的,辈分汉字可能弄错了,音同字不同。我应该是“胜”字辈。根据他提供的家谱:
……君(均)、彦、朝、邦、啟、祖(宗)、继(德)、必、应、孙、世、如、文、明(名)、正(胜)、恩、银(荣)、福、寿、贞(真)(增)、
括号外的字是我们碑文上的辈分汉字,括号里面的就是广西目前使用的辈分汉字,同音字很多,因此我认为当年来四川的基本上是年轻人,也就是所说的幺房,一家人年纪大的移民不太可能,所以我们这些后代的辈分目前在广西是很高的!加之当初的文化限制,家谱流失,辈分基本上是在先辈年老多病时期口述,后人记录整理,难免出现“口齿不清或记录有误”等情况。我现在期待全国各地的潘氏宗亲,尤其是广西全州的宗亲(碑文记载:广西桂林府)能将我的辈分、祖籍再次核实!如条件允许定去广西寻根。
感谢!电邮:scpanchanghong@vip.qq.com
广西桂林府合(全)州人氏,地名月乡把上川,弟兄四人罗江县落业,地名范家庵座居泉水沟,买田二百八十亩、瓦房五院,当出工首事。只腊麻材每一年佃钱二千有零,一连三年以沟四乡不出钱,每一回吃、用、伙食佃钱一千,过了三年,出卖唐姓。搬出外佃田地,老绵州绵阳地名玉皇沟座居十年已满,买田、上下房屋二院一连、九十亩唐姓抵田。五大房人分散出外佃田地,乾隆元年米卖五百一斗。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范家庵现在还有此地。
我没有按辈分取名,我应该是“正”(或许是:胜)。07年6月我去广西南宁出差,受到广西电力家门潘荣译的热情接待,并在我去之前帮我调查到我的祖籍是广西全州凤凰乡新民村,根据我的情况认为我们是那里移民来的,辈分汉字可能弄错了,音同字不同。我应该是“胜”字辈。根据他提供的家谱:
……君(均)、彦、朝、邦、啟、祖(宗)、继(德)、必、应、孙、世、如、文、明(名)、正(胜)、恩、银(荣)、福、寿、贞(真)(增)、
括号外的字是我们碑文上的辈分汉字,括号里面的就是广西目前使用的辈分汉字,同音字很多,因此我认为当年来四川的基本上是年轻人,也就是所说的幺房,一家人年纪大的移民不太可能,所以我们这些后代的辈分目前在广西是很高的!加之当初的文化限制,家谱流失,辈分基本上是在先辈年老多病时期口述,后人记录整理,难免出现“口齿不清或记录有误”等情况。我现在期待全国各地的潘氏宗亲,尤其是广西全州的宗亲(碑文记载:广西桂林府)能将我的辈分、祖籍再次核实!如条件允许定去广西寻根。
感谢!电邮:scpanchanghong@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