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潘氏宗亲书法展这件事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作者: 潘兰珺 发表于: 2009-06-28 12:39 查看: 1274 回复: 9
潘兰珺
潘兰珺
楼主
2009-06-28 12:39
虽然我是刚刚加入宗亲网,成为新会员。但是很久了,我都在关注着宗亲网的发展与变化。象去年年底(我指的是中国传统农历),我们潘氏宗亲在广西博物馆举行了“潘氏宗亲书法展”,从我的角度个人认为,这次的书法展应该确切的说是很失败的。为什么?因为主办者可以说根本不懂什么叫书法,什么叫艺术。不知是什么原因,所展书法除了潘琦、潘立远等等少数几个人的字还能上厅堂以外,其他的,我在此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狗屁不通,丢我们潘氏的脸。
所谓谁都想出名,但不要轻易地去急功近利,象文化艺术类,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毕竟这种东西是要人家来评价的,不是你说好就好的。你一定要真材实学,才会赢得他人的钦佩的。再说你所展出的地方是广西博物馆,是面向人民大众的,不是你在自家互相学习相互探讨。
我们潘姓族人,自古以来就在文艺文化方面人才辈出,如芝麻般节节高。当代如:潘天寿、潘主兰、潘伯鹰、潘寿(新加坡国宝)、潘公凯、潘鹤、潘鸿海、潘昌德等等,那一个不是掷地有声,如雷贯耳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充分准备,邀请我们那些在世的知名宗亲加入再做这些展览呢?我想作为潘姓子弟一份子,谁都会维护本族的至高荣誉的。
我们所要做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谢谢各位宗亲的指教
潘兰珺
潘兰珺
#2
2009-06-28 19:57
潘鹤
  广东南海人。1925年生于广州。雕塑家。别名潘思伟,广东南海人。1941年随画家黄少强学画,毕业于华南人民文艺学院。曾在华南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工作。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及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汕头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全国美协常务理事。曾从岭南派画家黄少强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第二、三届理事和广东分会副主席。曾参加石雕《和平少女》的设计和制作。作品有《艰苦岁月》、《怒吼吧!中华》等,《白求恩像》(合作)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铜雕《开荒牛》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质奖。有《潘鹤雕塑作品选集》、《潘鹤水彩纪游》。广东省政府为其建立“潘鹤雕塑园”。年青时曾被国务院人事部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造型艺术终身成就奖”,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艺领军人物”称号。其艺术成就载入前苏联国家科学院、美术院编撰出版的《世界美术史》及中国出版的《中国美术史》。
  参加上海城市雕塑国际研讨会,代表有英、美、德、法、意、日、俄、娜威雕塑家十二人。重作《当我长大的时候》石雕。开始创作《詹天佑纪念碑》。
  1997年
  受国务院组团赴香港为97香港回归纪念像选点。受聘为97香港回归美术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及97香港回归雕塑大展艺术主持人。与雕塑系老师赴俄罗斯考察。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大学创作《陈嘉庚》铜像。为佛山创作桂华公园石景宜藏书楼环境雕塑群。为天津平津战役馆创作《周恩来》铜像。广西钦州港《孙中山》立像安装工程落成。创作《李萍》石像。为北京芦沟桥重塑《怒吼吧!睡狮》8米高铜狮。完成上海《无名烈士》石像安装工程。为天津制作《周恩来、邓颖超》双人全身石像。省美术馆展出潘鹤雕塑、油画、水彩一百件,共三个展场,展期半年。
在2007年,潘鹤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与越秀东山少年宫的同学们举行了一场名为“与大家同行”的雕塑图画展.

首届中国雕塑大展开展 潘鹤、钱绍武获终身成就
2009年6月20日,由中国雕塑学会、中国农工民主党文化工作委员会、上上国际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北京巡展”在北京宋庄开幕,这也是建国以来首次用“中国雕塑”命名的雕塑艺术大展。
 本届雕塑大展还评选出“中国雕塑艺术终身成就奖”、“中国雕塑艺术大奖”、“中国雕塑史论奖”等若干重要奖项,其中,“中国雕塑艺术终身成就奖”被潘鹤、钱绍武获得。

潘兰珺
潘兰珺
#3
2009-06-29 21:00
新京报国宝:潘受(不是“潘寿”)。在此订正。SORRY
潘兰珺
潘兰珺
#4
2009-06-29 21:07
酒喝多了,把“新加波”打成“新京报”。哈哈:-|
潘喜辉
潘喜辉
#5
2009-06-29 21:07
可能是第一次举办的缘故,没什么经验!名人也比较难请吧!
潘兰珺
潘兰珺
#6
2009-06-30 14:40
喜辉兄,实际上话不是这么说,因为这种事情不是小孩玩家家,这是直面公众,宣传我潘氏的一件大事,那就应该很慎重。否则会落下话柄,让他人笑话的。你说呢?毕竟代表的是一个潘氏宗亲的形象,不是代表个人。
H
hefaye
#7
2009-06-30 18:21
相信以后会办得更好的!
潘兰珺
潘兰珺
#8
2009-07-01 16:17
谢谢。确实,我也相信会越办越好。
但同时我在此还是想再多说一句,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能够做到心底无私,那天地自然宽。还有就是象这种大型活动,一定要请示行家,多听听行家的建议。当然这个行家的品行很要紧,不能是人云亦云,唯唯诺诺的那种墙头草型的,一定要有自己独到见解又敢于言说的那种行家才行。
希望各位宗亲多多指教
潘柳艳520
潘柳艳520
#9
2010-09-08 10:35
说是好听,,你办个来看看,,还一鸣惊人,,,,
翰墨斋
#10
2010-09-08 11:42
有需要叫上我 啊 呵呵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