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黎川县潘友生提供的潘氏族谱

作者: 潘喜辉 发表于: 2009-12-17 00:16 查看: 3006 回复: 33
潘喜辉
潘喜辉
楼主
2009-12-17 00:16
现发送江西抚州黎川县潘友生提供的潘氏族谱,该谱也是从中牟公开始记载的,与广西蒙山族谱的记载有一致的地方,分支在中牟公后30世的毓良毓贤,该谱是毓贤公的后裔,蒙山潘氏是毓良公的后裔。
--------------------------------------------分隔线----------------------------------------------
二楼发谱
如果版式乱了,请下载doc文档

潘喜辉
潘喜辉
#2
2009-12-17 00:17

集诸儒谱论八则


程子曰:管攝天下必收宗族厚凤俗使人不忘本 须明谱系立宗子法


朱子曰:古者氏族掌于史官 故官有谱姓有苑氏族有志 朝庭先举以考真为士大夫 婚姻以稽阀阅厥后家为之书亦以明大小宗支别亲踈远近叙尊卑明名分也


苏氏琳曰:谱考姓氏之经纬 家代之纪纲 導一家之源 疏九族之流 人倫根蒂 君子贵之


朱氏霆曰:族这有谱 所以明派系而本其有生之初 夫受姓之初一人 而已则凡同系姓者 均族也 不宜有所異 同因其累传而蔓廷他适異地久而聲迹不相闻名 宇不相通 于是各異其族有不能如其初同一人者 此谱之所以作也


吕成公曰:世学者 大则欲知天文地理之学 小则欲知草木禽曽之名 独于已身之所出而漠然不知也,岂不深可耻乎    欧阳公曰:谱图明则子孙修飭喜自树立惟恐墜其家聲


苏明允曰:自唐衰 谱牒废 士大夫不知讲明由 賤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録其祖而谱大废也


龙门子曰:甚哉 谱之难考也 欧阳修图谱世以为甚精者其自言询生通三世生琮为吉州刺史當唐末黄巢陷州县率民捍贼 乡里赖之保全 自琮八世生万为安福令修 则万之九世唐初人黄巢陷州县唐末也 始终相去三百年 询至琮僅五世耳 在唐末至宋仁宗一百五十余年则阅十六世 其理竟何如耶 甚哉 谱牒之难考也,君子當阙其所不可知信其所 可知而已古人有言三世不修谱比之不孝 君子慎而修之


1

潘喜辉
潘喜辉
#3
2009-12-17 00:17

集古格言十二条


门内之行 首重孝弟亦人所共知矣 然倫常之中 父母之分最尊总最厚 不孝之名最恶诛 亦最严故犯者绝鲜至于兄弟则以为等 毕耳或因细故不合遂起忿争 因而掛诸齿颊向人谈论恬不知耻者 世不乏也 夫兄弟为同气至亲兄弟不和何以顺父母之意 试思已有数子而坐观其睦已心悦乎 否乎故能孝则必能弟即为不孝不孝不弟之人不可与交语云,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之人良不谬矣


妇人之职操井臼主中馈而巳鵄地一家之事则丈夫縂之易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 家道所由昌也 有等昏迷男子惑于妇人之言其害无所不至 而大端先见于兄弟 夫人家兄弟本无不友爱者 惟妇人则異姓相聚识见卑暗一杯筯口仇 播弄其夫分门割户及一朝有事兄弟各不相顧,内为焉增父母之忧外焉召族邻之侮而家难自此作矣 古为 有言曰牲鷄司晨惟家之索喻妇人而挠家政之必恼也明者察之


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禀命于家长當谨守礼法以御之


张公艺九世同居唐高宗當幸其宅问所以睦族之道艺请纸笔忍字百余以进其意以为家廷所以不和戓因言语不和 或因礼节示过彼此相责 遂成嫌怨苟能各自忍之渐心渐忘 则家道雍睦矣 余谓九世同居本是难事然忍终于忘斯尽善也


士为四发之首 读书自是 聖朝第一盛典但古人读书不在中举中进士以求其名第 欲博通义理不等于椎鲁无文之毕


2

潘喜辉
潘喜辉
#4
2009-12-17 00:18

虽天下之理人所共知然非 读书不明 倘能通习文义则应举成名 亦在其中间见富家子弟 目不识丁 遇客谈文低头无语 往来书札亦仗他人虽裘马翩翩苦实甚矣


人家治生亦是要事若学书即难望有成家贫又无赀易则百工之萟亦可习以糊口 盖父母不能终依 兄弟不能常保 一旦贫乏无人庇荫 當自求诸身耳,至人有数子卽當以一子治生 昔金谿陸象山先生兄弟六人 五皆力于学问仲氏子仪先生独经理藥 肆以赡一家之用 以成兄弟之学许鲁齐所谓学以治生为急卽此意也


富贵子弟最易见其不肖 葢富则易侈贵则易骄 虽实有才能人且未信 若稍有败行则指摘隋之矣 倘耽于佚遊荒于洒色甚或恃势凌人傲慢恣肆则玷辱宗祖 败坏门第恶莫大焉 富贫賤所谓命也 至于人品高下不在此 论世岂无贫賤而可敬富贵而可个者乎 且贫賤者有时富贵 富贵者常至贫賤 天道原无定局 人贵能自立耳 自立之道何如曰勤贫賤而勤则可以自振富贵 而勤则可以自保


人之寿命本乎精气猶燈之有油鱼这有水 油枯燈减水涸 鱼亡奈何 愚人以死为乐 色丧精纵洒耗气 岂知精气销命亦难保是故也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必丧身败德之事非一而恼酒必殒命赌者姦盗之根拳棒者斩绞之媒弹唱优之由子弟习引三者不祥莫大焉


人生立志须极远大 朱子称明道先生 十四岁更学聖人又称范文正公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已任 人能如此立志则一切卑下淫恶败名辱亲之行自有所耻 而不为不患不成人物


3

潘喜辉
潘喜辉
#5
2009-12-17 00:18

家中子弟兴外人争 只當自责 子弟为 受之愬则曰我不曾自赌或子弟曰马及父母矣 则曰我不曾耳 闻如此则我无禍患之 端人亦心平气服不忍加害夫衣服饮食乃日用之不可缺者 然当以节俭为上 近来风俗日漓奢侈 无度乳臭之子卽衣重裘屠沽之妻 亦加珠饰衣服既然饮食尤甚人家平常留客亦具海物若具柬相招则珍羞罗列常至客饱不能下筯无分贫富相习成风 予当静观之贫者日用艰难 岂有余财以次宴饮 大抵勉强从事而恭敬之实 意亡矣 至于邑中本无富户 俗所者不过数千金至万金而止子男分析立见销乏又何苦介奢導侈 为此无益之费以自速其败哉 范文正公虽贵非宝客不重 内妻子衣食僅能自充司马温公有言吾家会客物薄而情厚可以为法矣


世俗之说最易或人者 风水是也 古之葬者卜其宅 兆以避五患 五者 異日不为城 不为道路不为溝池不为贵戚所奪不为耕黎所及而已非如堪 兴家祸福之说也 自堪兴之说起使亡人体魄数十年不得就土 者又有选移发掘之患甚至日复一日猝经事變尸柩叶失者往而有为子孙者其忍心乎夫必谓风水之无微人必不服然墓福之地祖宗当贫賤时常以无心得之及子孙既已富贵乃不惜重费以购穴或争讼累年始获营葬而巳葬之后又复渐至贫賤然则风水之可遇不可求也 明矣余谓初葬自宜審慎如程子所谓土色明润不可启视以滋更换若夫买他人旧塜掘骸而葬亲尤为谬矣彼之子孙贫而至于鬻穴此地安得吉乎 不智者而辨之也。


 


 


4

潘喜辉
潘喜辉
#6
2009-12-17 00:18

原修族谱遵古凡规


一族谱之修所,以序昭穆明人伦知吾祖宗之所自来支派之所由分也 夫谱一工为始祖 兄昭而弟穆循此书之后世虽或穆长而昭幼亦不以年齿为先而以昭穆为序 昭穆序则人伦明矣


一源流洋其源所以念其先著 其流所以衍 其后考我潘氏开墓之初自世居中牟至广平郡再迁抚州临川 迁居宜黄大富岗 遊行而至南城西山大竹源及分汾水岭下田市者 乃我新城始迁之合祖 又自下田市分迁公村营杭坑城内联奎坊 浙江钱塘湖州市 我井头里又自杭坑迁居于 此后子孙分迁坪山 由此衍而祖宗之源流脉络贯通矣 一世系欧谱自一世至五世为一提 亦曰五宗重提 五世至九世为二提 亦曰五宗若有十而实则九故曰九雨 自九世以后皆倣此而序世 则经人则纬自弟一名上用一圈 于下又用一圈 用直绳引 又用一圈 于第二名之上其下又用一圈 以直绳引圈起三人后皆倣此 其五世重提 以至后提 皆如此者以其联属无穷也 每名之下左注派讳字号并注生殁年月日时葬地妻氏以及子名至爵位善行另载


一编辑世系皆遵旧修谱式 字号生殁葬娶编入其中 不另作世序 出家者去其名惟于其父世系下书云 子某出家为僧以示绝 而不绝之意寄居远方者本支确有指证仍为注明其及身 而止者未立继嗣又非有事蹟之人 则从三修式经直书止 字生殁葬娶不复祥录


一旧谱于名同族长者皆为改易 然本支祖讳及有服族长之讳命名者业皆知避若 夫一族之广为累千亡者数倍欲其


5

潘喜辉
潘喜辉
#7
2009-12-17 00:18

无复难矣 则不如听之为便也 二名不偏讳古已言之尤属不必更易


一谱为考厥世系作也 凡子之嫡庻必祥载所生无后者则书止 以考实也 书出继入者何推異以为同废祀也 螟蛉子不书恶異 而同也 出家者不书恶 同而異也 入赘者书本同 不害其为異也


一立继而于应继受继雨不相妨 则但于所生之下 载出继某于继父下载某子嗣 若中年出家书不嗣 为其自绝于宗妨也 幼小时父为贫乏将子出家则于所生下注某子幼抚出 俗许某其来归抑有以子出餋 異姓为嗣者卽于所生 下书某子出嗣某姓仍望其能返本也


一子已出继而本生父无后者 其子不得雙承 则另择应继之人 以继其本生父或願远者则于亲支之下再为立继 縂不得以一人而佔踞两支关业 致继嗣不明以绝一支之后


一夫死招夫入赘者与卖姦无異 岂宜踏此恶习嗣后族中如有夫故家贫不能守志者 听其改嫁 子幼随母 異日亦可归宗 若有招夫入赘者 众逐其妇亲支主婚者罚银修祠


子孙犯盗贼者是为辱祖宜去其名 然思盗贼固属可恶而载一定则孝子慈孙所不能改谊必一家有隐痛焉 今于犯盗贼而未死者 已死而有子孙者讳其事而存其名一以留自新之路 一以全干尽之思其不与祭祀之条 原遵家训而行若死而无后者则直书犯盗去名以昭鉴戒。


 


6

潘喜辉
潘喜辉
#8
2009-12-17 00:19

江西黎川十一都井头潘氏始祖源流图

















































































































始世


 


 


 


 


 


 


 


 


 


 


 



始一


中牟


始六


若思


始二




始七



始三




始八







始四









始九





 








始五


 



孟武


孟泰


 


伯武


 


 




始十


 





 


 


 


 


均珏


均佩


均瑞


均璋


 


 


7

潘喜辉
潘喜辉
#9
2009-12-17 00:19

江西黎川十一都井头潘氏始祖源流图





































































































始世


 


 


 


 


 


 


 


 


 


 


始世


 


 


 


 


 


 


 


 


 


 


 


 


 


 


始十


均瑞


始十四


行彦


始十一




始十五


庭器


庭贵


始十二


 


国滈


国忠


国良


国宝


始十六


时兴


时用


时济


 


始十三


 


文夫


武夫


元夫


斌二


斌四


定夫


始十七


学文


学行


学忠


学信


 


学智


学仁


学勇


 


始十四


 


 


文彦


行彦


忠彦


信彦


 


 


 


 


始十八


 






 








 


 


8

潘喜辉
潘喜辉
#10
2009-12-17 00:19

江西黎川十一都井头潘氏始祖源流图

















































































































始世


 


 


 


 


 


 


 


 


 


 


 


 


 


 


始世


 


 


 


 


 


 


 


 


 


 


 


 


 


 


始十八



始二十二



始十九


庭善



始二十三


朝兴


朝端


始二十


子爵


子禄


子荣


子铭


子显


 


始二十四



兴一


兴二


兴三


始二十一


好隐


好乐


好善


好安


好逸





 


 


 


始二十五


德照


胜二


胜六


胜三


胜七


胜九


胜八


胜十


始二十二


 


 


 


 


 








 


 


 


始二十六


守倫


守信


守道


守已


守恭


守成


守谦


守礼


守忠


 


 


 


 


 


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