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潘任公后裔进一步了解各地的分布情况,现就潘任公后裔的迁徙作一概述,供各地任公裔孙作个参考。值此机会,我仅代表寻乌项山潘任公后裔向大家问好!祝潘氏家族人丁兴旺!世代荣昌!
南宋兵部尚书潘任于宋亡后,携儿子十三郎开基项山,至今己731年。700多年来,潘任后裔昌嗣繁茂,人丁盛旺。有的旅居香港 台湾 印尼 泰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日本 美国 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旅居赣 粤 闽 湘 滇 桂 川 陕 浙 晥 京 津 沪等省(市)、区繁衍生息,尤于广东为多,共有人口约40万。任公后裔的分布总体上为两大支系:一是序公支系,分布于江西赣南各县(市)、抚州、吉安、宜春、万载等地共129支,四川、重庆共85支,分布于成都 德阳 罗江 中江 内江 绵竹 大竹 万州 梁平等地 ;二是法明公支系,法明公之子琴公是入粤始祖,共有95支 ,分布于高州 电白 新丰 从化 肇庆 罗定 连州 翁源 曲江 阳山 韶州 恩平 南海 龙川 英德 郁林 兴宁 梅州 河源 广州 番禺 花都 增城 深圳 汕头 江门 珠海 惠州 平远 等地。上述两大支系中还有移迁至福建40支,分布于福州 泉州 浦城 建宁 汀州 建安 永安 邵武 崇安等地,还有移迁至广西的18支,分布于榕县 柳州 荔浦 浔州 岑溪 蒙山 等地,还有移迁至湖南的17支,分布于长沙 浏阳 攸县 平江 等地,迁陕西的11支,北京 湖北各3支,云南 江苏 贵州各2支,上海 天津 内蒙古各1支。历史上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的说法。先民南迁,基本上是由北迁南,再由东往西迁移,潘姓也不例外。以上主要是依据寻乌《潘氏族谱》(五修、六修)谱记和近代新迁者略作概述,仅供参考。欢迎提出建议和意见并批评指导。
寻乌项山潘任公裔下第二十四世孙 潘棠赞 2010.3.17
南宋兵部尚书潘任于宋亡后,携儿子十三郎开基项山,至今己731年。700多年来,潘任后裔昌嗣繁茂,人丁盛旺。有的旅居香港 台湾 印尼 泰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日本 美国 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旅居赣 粤 闽 湘 滇 桂 川 陕 浙 晥 京 津 沪等省(市)、区繁衍生息,尤于广东为多,共有人口约40万。任公后裔的分布总体上为两大支系:一是序公支系,分布于江西赣南各县(市)、抚州、吉安、宜春、万载等地共129支,四川、重庆共85支,分布于成都 德阳 罗江 中江 内江 绵竹 大竹 万州 梁平等地 ;二是法明公支系,法明公之子琴公是入粤始祖,共有95支 ,分布于高州 电白 新丰 从化 肇庆 罗定 连州 翁源 曲江 阳山 韶州 恩平 南海 龙川 英德 郁林 兴宁 梅州 河源 广州 番禺 花都 增城 深圳 汕头 江门 珠海 惠州 平远 等地。上述两大支系中还有移迁至福建40支,分布于福州 泉州 浦城 建宁 汀州 建安 永安 邵武 崇安等地,还有移迁至广西的18支,分布于榕县 柳州 荔浦 浔州 岑溪 蒙山 等地,还有移迁至湖南的17支,分布于长沙 浏阳 攸县 平江 等地,迁陕西的11支,北京 湖北各3支,云南 江苏 贵州各2支,上海 天津 内蒙古各1支。历史上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的说法。先民南迁,基本上是由北迁南,再由东往西迁移,潘姓也不例外。以上主要是依据寻乌《潘氏族谱》(五修、六修)谱记和近代新迁者略作概述,仅供参考。欢迎提出建议和意见并批评指导。
寻乌项山潘任公裔下第二十四世孙 潘棠赞 20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