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长乐公会潘传春副主席访问记

作者: PAN3 发表于: 2010-04-07 12:56 查看: 288 回复: 0
PAN3
PAN3
楼主
2010-04-07 12:56

美国长乐公会潘传春副主席访问记
刘品增


  在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的日子里,我怀着十分敬慕的心情,应邀到吴航镇国新花园拜访了老朋友,现为美国长乐公会副主席、美国长乐南乡联合总会顾问潘传春先生。
  诤友久别重逢,心情格外爽朗。他回首过去,说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往事,令我心旷神怡,感慨万千。
[img=300,200]http://www.changlewang.cn/qb/pcc.jpg[/img]

潘传春(中)先生在美国纽约,同中国驻纽约副总领事邱绍芳(左)先生

和中国驻联合国一等秘书史成新(右)先生合影

爱国爱乡 情深意浓

  潘先生,乳名木姜,1930年11月出生于长乐市江田镇三溪溪山村。解放前,家道贫困,历尽艰辛。解放后参加工作,先在乡镇服务,后调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履行职责,1983年9月病退。随后,胞兄为其申请,留下大女儿潘凤英(现为长乐市侨联副主席)在国内工作,带领其他儿女赴美定居,迄今已经二十多年。尽管已经加入美籍,身着西装,但内心却蕴藏着一颗强烈的中国心,时刻不忘祖国家乡。
  他在国内长期受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深为自己是个中华民族儿子而感到万分骄傲自豪。他说,祖国是有5000年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解放后,祖国建设突飞猛进,举世注目。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团结稳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奋发图强奔小康。港澳回归祖国,洗刷奇辱大耻。神舟5号飞船遨游太空,实现几千年飞天梦想。栖身在天涯海角的华人,命运同祖国息息相关。他们都盼望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祖国越强大富强,他们在海外的地位就越高,就可以免受种族歧视的痛苦。祖国强盛的今天,给他们带来了无穷欢乐和幸福!
  他还为自己能出生在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三溪而感到非常荣幸。他说,家乡风光美如画,古今名人多。青少年时代,家境贫寒,父亲体弱多病,母亲是小脚女人,走路很不方便。但是兄弟姐妹多,为了生计,一年四季,不管是炎热酷暑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他的母亲都带领其兄弟姐妹,上山砍柴草、拾牛粪,或下江河抓鱼虾、摸蚬子。他青少年时代,踏遍了三溪的母亲河——潼溪、北溪和南溪两岸。历尽人间苦楚,尝够盐酸苦辣。但也饱览了潼溪两岸或像人物,或似鸟兽的奇岩怪石,或像猴圣王头、猪八戒首,或似观音三姐妹、石船扬帆出航的无限美好风光。而且,还经常到长乐十二景之一的屏峰铺霞、朱子传学的柴阳阁、苏才翁题刻的钓鳌石、千年石刹朝元观、屏山之巅的天龙井……乘凉防暑,躲风避雨。饥寒交迫、日食难度的苦难生活,虽然是人生的不幸遭遇,然而也让他磨练出一生不怕艰难险阻、敢于拼搏奋斗的顽强意志。说到这里,他激动地说:“我爱祖国家乡,我永远不会忘记祖国家乡!”
不忘先人 报效祖国

  潘先生说,生他的是父母,抚养他的是家乡的大山、江河和田园。他说:“我不会,也不能忘记生身父母和祖国的养育之恩。”
  他怀着一颗爱国心到美国定居。他深谙要报效祖国就要走拼搏奋斗、艰苦创业的道路。他从这里出发,一到美国新泽西州落脚,在其胞兄、侨领潘为惠先生大力支持下,用30000美元买了一间小餐馆,凭借青少年时代学会的本领,率领儿女搞装修,既要做木工,又要涂灰壁,不久店铺开业了。
  人间没有坦途。那间餐馆由于地道不好,往返住脚的人不多,生意不好,经营局面打不开,只好开价35000美元,让给他人做其他事业。随后,花50000美元买一间店铺,经营“合兴”餐馆。这间店铺如愿以偿,生意很红火,一个月可收入两万多美元。经过两三年的奋斗,他们父子又购买开张了一间“春兴”餐馆。从此,道路越走越宽广,终于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随着事业成功,家庭经济生活的富裕,潘先生长期胸怀报效祖国家乡的夙愿实现了。1987年家乡要办三溪中学,潘先生知道国家要繁荣富强就要走科技兴国的道路。科技兴国,教育为本。他闻迅率先献出2000美元。他的胞兄潘为惠先生赞助3000美元。他们不仅带好头,而且还发动旅美同乡同心协力,不久筹集到近50000美元,汇回家乡支持建校。冰心是闻名海内外的文坛巨匠,长乐家乡要盖“冰心文学馆”,让冰心老妈妈的“大爱暖千秋”,他献出人民币15000元。三溪要建成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就要搞好村中的文明建设,就要排除严重的江河污染,让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他为此献出了4000美元,并利用自己担任长乐南乡联合总会会长的名望,发动旅美乡亲共赞助44000美元,支持家乡搞好环境的绿化、美化、香化建设。长乐市撤县建市,献资10000元人民币,他的芳姓大名铭刻上建立在塔山郑和公园的纪念碑上。他在家乡建亭子、盖祠堂、修祖厅等,都慷慨解囊,前后又赞助了十多万元人民币。
  更令人敬重的是,他非常关心祖国的和平统一问题,对李登辉、陈水扁背叛祖国,搞台独活动万分愤怒。李登辉、陈水扁过境美国,他都组织发动同乡,参加美国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美东福建同乡会和美国长乐公会以及其他华人华侨爱国社团,倡导举行的“反独促统”示威游行活动,震撼了美国和中国台北,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很好的反响。
牢记恩情 扶贫济困

  熬过寒冬的人,最珍惜春天的温馨;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受到人们关爱的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炎黄子孙的骨肉情。
  回首往事,他感情万分激动地说,在抗日战争后期,他才十三、四岁,由于家中亲人日食难度,经常跟随两个胞兄,不畏艰辛,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玉田乡坑田村挑私盐回乡贩卖,仍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他说,记得有一次挑盐回家,路过古槐井门村时,哥哥在前他跟在后,由于肚饥肩挑三、四十斤食盐,气喘吁吁,寸步难行。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壮年男子汉,同情可怜他,从他肩上接过担子,帮他挑了三、四华里路,一直挑到竹田村的南面,才把担子重新压在他的肩膀上。当时,他兄弟热泪盈眶地问他芳姓大名,那位兄长怎么也不说。这件事,让他终身难忘。解放后,他几次到井门、竹田村说其事找其人,想报答他的恩情,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只好牢记在心坎上,学习他做好人,帮助骨肉同胞克服困难啰!
  他在美国艰苦创业,走上富裕道路,担任美国长乐南乡联合总会会长和美国长乐公会副主席后,念念不忘往事,十分同情头顶别人天、脚踏别人地,刚从祖国到大洋彼岸定居的新移民。潘先生给他们送温馨,没有工作,帮助他们找,有的就安排在自己的餐馆里工作、创业。创业资金有困难,只要他袋子里有余钱,就不要同胞兄弟厘毫利息,借给他们经营发展事业……这样前后共帮助扶持了170多位骨肉同胞。他的堂侄潘忠铨,赴美定居,置业开餐馆,他资助过他。三溪族亲潘寿建,买店铺开餐馆,他也支持过。他说:“现在,他们的业产比我更多,生活比我更富裕。逢人便说,没有我的支持就没有今天!”
  前几年,祖国江南水乡发生特大水灾,骨肉同胞生活发生困难。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惨遭美国飞机狂轰乱炸,受到严重破坏,急需修复。他不要人家开口,都积极发动身边的美国华人华侨献资赞助……
  情深深,意浓浓,他永远不会忘记祖先,他永远眷恋祖国家乡!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