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珠浦潘氏源流
丹枫
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本家族人处得到的家谱和经本人二十年来的寻访收集,略知合浦及周边地区潘氏的源流一二,下面分别谈谈,供热心宗亲参考。
合浦地区的潘姓可分两大派系:一是总江支系(建宗祠总江西岸)),二是常乐支系(建宗祠张黄江埠埇)。1995年两大支系的族老根据当时广大宗亲的敬宗睦族的愿望,共同捐资修复江埠埇宗祠和编修族谱走到一起了,这本是一件全县潘氏族人的大好事! 可是经过详细的研究和推敲,本人认为有不妥之处,本地区潘姓不是同一支宗亲源脉,1.各处的家谱及字辈看出,2.法广公与胜装公祖孙关系不能令人信服(文玉公必须13岁生长子德清公,15岁生胜装公?!可能吗?)3.据建筑专家考察总江祠和江埠埇祠分析出,总江祠要比江埠埇祠早几十年。按当时两地相距仅几十公里,不可能子孙先于祖父建宗祠的,如果同源同宗也不必要分建两座宗祠(难道两
支同宗同祖的兄弟老死不相往来?)4. 总江建祠的同时,由十世孙以彤根据前人所编的家谱汇集木刻刋印成册,如与常乐等地族人有关联,绝无不寻访入册之理。由此看 来,法广公与胜装公都是分别先后入桂的潘姓移民,而不是祖孙关系。附本地区潘氏家谱的名号字辈于后:
一.总江宗祠:
命名字辈:勝装——思儒——仕雄、仕华——运通、运昌——凤——金——周——龙——潘〔单名〕——以——肇——承——荫——远——能——光——大——家——邦——必——显——扬——振——兴——怀——祖——德——万——世——庆——荣——昌-----延--继--图-
——隆——盛——宗——支——自——壮——強——传——繁——多——俊——秀——谱——绍——有——贤——良
2. 西场有名塘:(以上失记)—国——宗——光——清——肇〔下接总江字辈〕
2. 西场有名塘:(以上失记)—国——宗——光——清——肇〔下接总江字辈〕
3. 营盘婆围:(以上失记)——潘——清——正——其——恒——德——能(下接总江字辈)
4. 党江西山::(以上失记)——仕——弘——建——齐——廷——世——先——卓——傅——家——志——德(能)——振(远)——兴(光)
5. 西边寮:——仕——弘——建——齐——廷——世——先——卓(以上同西山)——章——甫——光——辉——承——远——绪 (4与5同一脈)
6. 沙岗贤子山:(以上失记)-用(建)—肇(焕)——(下接总江字辈)
7. 沙岗贤子山::(以上失记)——爵——世——光——元——南——基
8. 乾江禁山:(字辈与其他地方都不同,人数约数百人左右)
(另有不少零散潘姓字辈难以一一列举)
二.张黄祠堂
1. 博白长垌:法广——文玉.文秀——德清〔长支〕——潘——汝——百——可--潘--世--清(德)--卓--华--有(万)--经(永)--邦(承)--武--定--祖--泽--光--昭——
2. 常乐石龙:法广——文玉——德明〔三支〕——道-潘-仕-国-世-潘-棋-焕-竣-锡-启-元-炳-均-祖-泽-光-昭
2. 常乐石龙:法广——文玉——德明〔三支〕——道-潘-仕-国-世-潘-棋-焕-竣-锡-启-元-炳-均-祖-泽-光-昭
3. 北海涠洲:〔上同石龙支系〕-世-潘-朝-德-洪-志-永-正-应-能
4. 璋嘉:法广—文玉—德全〔四支〕—潘—廷—法—尚—汉—朝—德—定—国—镇—永—桂—炳—均
5. 灵山大南塘:—潘—廷—法—尚—汉-朝-文-传-章-永-潘-高-祖(该支应与璋嘉同源)
6. 浦北北通:-(以上失记)朝-文-传-承(下接总江字辈)(该支应与璋嘉和大南塘同源)
6. 博白沙河鲤鱼头:法广-文玉-德新〔五支〕-伯-绍-君-我-士-运-万-桂-国-元-德-宗-良-世-杰-永
7. 南康山芦:--朝-家(华)-联-会(朝)-秀-子
8. 张黄学堂:法广-文玉-德生(六支)-法-潘-道-维-仕-国-臣-相-永-智-济-应-以(世)-泰(高)-祖-泽-光-昭
9. 厄山:(上同学堂)-维-△-安-进-文-章-月-日-明-富-国-才-能-学
10. 灵山松木岭:〔上同学堂〕-法-德-尚-良-振-钰-朝-干-建-永-日-昭-彰-善-庆-长
11. 中心坡:〔上同松木岭〕-钰-成-潘-元-振-昌-迺-光-祖-泽-光-昭
12. 灵山秧地塘:(上同松木岭)-朝-仕-在-定(其.英)-旺(忠.贤)-枝(志)-长(傅)-茂(光)-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