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潘家大楼

作者: 潘喜辉 发表于: 2010-07-19 09:35 查看: 462 回复: 2
潘喜辉
潘喜辉
楼主
2010-07-19 09:35
  济宁潘家大楼位于山东省潘家大楼远观图济宁市区古槐路北首西侧,原北门大街路西。是20世纪20年代济宁规模最大的私人住宅,大军阀潘鸿钧的私邸。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2010\07\19\43349525012505.jpg
潘喜辉
潘喜辉
#2
2010-07-19 09:35
  潘鸿钧 ( -1927) 字子和,山东蓬莱人。早年加入北洋军,后入保定讲武堂,毕业后累升为第五镇步队第十协步队第十九标标统。民国后改称第五师第十旅第十九团,驻防济南。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潘鸿钧随军南下徐州作战。7月18日,潘鸿钧率本团步行二百里赶到韩庄,将利国驿车站轰毁。迫使讨袁军撤出利国驿。
  1914年7月30日张树元被任命为第五师师长。8月3日,该师步兵第十旅奉命改为中央陆军第一混成旅,仍由施从滨任旅长,原步兵第十九、二十团团长潘鸿钧、张克遥分任步兵第一、二团团长。
  1916年,接替施从滨任旅长,5月24日授为陆军少将并加中将衔,
  1918年8月21日,随吴佩孚,联名发出“寝电”,,呼吁南北罢战,支持冯国璋连任总统。
  1920年4月28日授为陆军中将。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调集部队,部署了十路援军,潘为第九路援军司令。战斗打响后,由于冯玉祥反戈,直军兵败如山倒,各路援军无人入援,只有潘旅入京救援,被任为右路前敌总指挥。
  10月30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发讨吴佩孚电,即分向天津、保定进攻,11月2日胡景翼指挥国民二军和张之江旅大败直军于杨村,潘鸿钧被李纪才所部生俘, 胡景翼致函吴佩孚,劝其下野。3日吴佩孚自塘沽登轮南下,冯军入天津。
  潘鸿钧被俘后与张敬尧一起被关在冯玉祥的学兵团,后被释放。
  他收集残部后,投奔张宗昌,又当了直鲁联军的师长.1927年10月潘鸿钧用计诱降了冯玉祥国民联军的旅长姜明玉率部倒戈,逮捕了冯军第八方面军副总指挥、军长郑金声,押解济南。张宗昌获胜,大喜,下令枪杀郑金声.不久,潘鸿钧升任直鲁联军第二十四军军长
   1927年11月,国民联军发起第二次兰封战役,24日孙良诚率第3、第4军及骑兵第2师,与刘镇华部协同击溃直鲁军右路,并将潘鸿钧包围、压缩于考城,至26日击毙潘鸿钧,俘2万余人,缴枪万余支。
潘喜辉
潘喜辉
#3
2010-07-19 09:36
潘家大楼是一组规模庞大豪华的建筑群体,占地面积3985平方米,楼堂房舍计180余间。原建筑布局对称排列,由南面北,计有大门、前厅、群楼三进院落及东西跨院组成。现楼院建筑,西跨院北堂、腰厅院西配房保存完好,其他建筑已损失殆尽。
  大门面对十分讲究的砖石结构影壁一道,稍南向西,为坐北向南八字粉墙加垂珠的精致门楼。两个雕凿细致的青石圆雕石狮分列门楼左右。
  前厅为硬山式建筑,东西配厅各5间,迎门厅为过厅,是通往第二进院落的通道,过厅与腰厅相连可通北楼院。此门平时不开,需绕东便道的二门而行,只有逢重大节日、仪式方开此门。
  楼院为此宅的主体建筑,构造别致,十分讲究,由北、南、东、西四楼组成,按“八卦”序列主次排列。北楼为楼阁式建筑,七开间,分上、中、下三层,长27米,宽9米,高14.5米。东西配楼各5间,对称排列,为硬山式二层建筑,均长17米,宽6米,灰瓦覆顶,相连处均有回廊相接,四面楼均设木质护栏。天井中间覆盖木质顶棚藻井,四角各开天窗,将四合楼连成一个整体,雕梁画栋,独具匠心。楼之两端,即四角隅空间,均有耳房组成楼梯间,拾级而上,可达楼上任一房间。三楼更为讲究,亦为7间,周设游廊,中间墙壁全木结构,玻璃门窗,顶脊空心砖垒成,两端饰螭吻,灰瓦覆顶,精雕细刻,民族风格突出,也是全楼的最高点,通高14.5米。
  西跨院北堂为硬山式建筑,3楹,长12米,宽6米,高8米,前设走廊,灰瓦覆顶,为潘子和的会客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