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宗亲网抗议中华杨氏网

作者: 潘唐华 发表于: 2010-08-20 01:13 查看: 1642 回复: 11
潘唐华
楼主
2010-08-20 01:13
http://www.chinayangs.com/shownews.asp?newsid=1060杨家将年谱二[转帖]

年谱二

986年(雍熙三年)
宋军联高丽王国五路伐辽。
杨业与潘美统山西宋军连拔云、应该、寰、朔、蔚、飞狐六军州。旋为潘美所卖,陷殁朔州陈家谷狼牙村。折太君上书诉,朝廷削潘美三秩,追赠杨业中书令、太尉、大同军节度使。业死时五十五岁。

杨延昭北征时为前锋,以功及父死边事,迁崇仪副使。时年二十九。弟延玉随父战死于陈家谷,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彬皆补官供奉、殿直。
杨光扆前此一年卒于任所,年三十一。子杨琪是年七岁,年幼不足任事,往依从叔父延昭。此后,杨氏遂不专麟州之土。
折御卿录前后功迁府州团练使,年二十九。子惟昌九岁。
987年(雍熙四年)
契丹大举攻宋,破宋军数万于河间,西路入忻、代,潘美不敢战,辽军大掠后出境。

李继迁策应辽军,率党项之众陷银州,自称夏王。折御卿领本州兵与战。
杨延昭加崇仪使出知景州。杨琪八岁。
潘唐华
#2
2010-08-20 01:16
强烈抗议中华杨氏网不分是非说:“杨业与旋为潘美所卖”
潘汉平
潘汉平
#3
2010-08-27 09:46
支持楼主的抗议!
槐树潘
#4
2010-08-27 10:24
拿文艺当正史,依此足见杨氏网人的学养之深;拿一千多年前的那点儿是非事,准备放大纠缠至无限,又可知杨家将的德才。唉,可憾,一门名将德薄才稀,只剩杨广当家,杨国中耍印,怨妇论道了。
pf83201
pf83201
#5
2010-08-27 15:40
杨业“为潘美所卖”是莫须有的罪名!而历史上杨家后人杨沂中助纣为虐,坑害、斩杀岳家军的罪行可是逃不掉的!
潘十弟
#6
2010-09-09 12:48
据说写《杨家将》的那个人,他的祖宗因为贪污被潘美撤职查办,所以写小说故意诋毁我们的祖先。
pppan
pppan
#7
2011-01-06 19:27
抗议!
抗议!
抗议!
抗议!
抗议!
抗议!
抗议!
抗议!
抗议!抗议!抗议!抗议!
还我祖清白、威名!

pan_ws
pan_ws
#8
2011-01-06 23:04
大家无需激动,可能是杨家网站编写年谱的老兄没有对历史资料下功夫多了解,又想突出祖上英伟,又想省时间就人云亦云从流传市井的小说、戏曲故事中随手拈来,填补其谱。拜祖心切虽可理解,但真正谁更应为杨将军的悲剧负责却浑然不知,令人遗憾。想必此时潘美老将军正与杨业将军在仙境畅饮高歌,笑弹当年时弊,常聚战友情谊。潘将军为国家民族抵御外敌入侵30多年,后十年更是与杨将军携手抗辽常奏凯歌,两位将军的战斗情谊谁也挑拨不了,不妨看看史书,感受一下杨将军最后一次出战时私底下对潘将军表露的无奈之情就清楚了。当时的战争潘杨所率领西路一路高歌未逢败绩,由于东路人马溃败,宋皇帝要求西路军撤退并把几十万边民带回后方。而此时西路军中由于连胜轻敌主战的将领不在少数,更有掌实权的皇帝监军撑腰,都想主动出击建立功勋,战斗初期辽军用诱敌深入之计把杨将军引入纵深,战斗耗时过长,众将以为杨部已击溃敌军,为了数十万民众安全撤退,大部队撤出路战斗。当杨将军黄昏败退陈家谷口时,就发现已空无一人。由于战前代表皇帝的监军王侁影射杨业是降将,可能有叛敌之嫌,杨将军放弃了回国生还的机会,率残部返身与敌军拼杀,以死证明杨家的清白,十分悲壮。皇帝把自己的监军除名永不录用,已表示了歉意,杨家后人也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如果当时杨将军真能溃敌凯旋而归,历史又是另外的评说;希望不要因为战场上一次战役的失误而纠结一千年出不来,而应多领略两位将军众多成功战役的智慧与豪迈。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光明的未来需百家姓同仁携手开拓。
P
pfx660355
#9
2011-06-24 20:17
杯具:无赖言论,不注重历史的人,其后人发展可见一般,别人一看以为他们杨家不学历史,只看戏。在我们怀宁月山五十年代以前,是没有戏班敢演《杨家将》的。又有:怀宁不演《杨家将》,桐城不演《乌金计》之说。
H
heaven
#10
2011-08-03 14:45
路过的,打个酱油,支持楼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