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始祖墓重修及视频

作者: 中天 发表于: 2011-02-25 15:57 查看: 3524 回复: 19
中天
楼主
2011-02-25 15:57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xMzMxOTQw/v.swf


潘氏祖墓建设
关于在荥阳筹建潘氏祖墓的初步规划

📎 2011\02\25\36117326513188.jpg
[附件 5041 未找到]


[附件 5040 未找到]

📎 2011\02\25\36117332824020.jpg

中华潘氏源季孙,季孙封侯在荥阳。荥阳,是季孙公的封侯之地,是潘氏的根,是潘氏族人憧憬的祖地,向往的圣地。
2003年,海外潘氏宗亲寻根到了荥阳,引起了当地荥阳潘氏后人对祖墓的重视。在荥阳高山镇潘窑村潘氏祖墓遗址上,潘建民等宗亲重新竖起了一通季孙公的墓碑。由此掀开了成千上万潘氏子孙来此朝觐谒拜始祖的活动,2007年在荥阳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潘氏代表大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潘氏代表专程到此祭拜,怀着对始祖的无限仰慕之情由衷地施上一礼。老祖宗在天之灵,必含笑于九泉。
时光荏苒,在第一届世界潘氏代表大会的影响下,国内潘氏宗亲组织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各地宗亲在亲情沟通、文化研究方面的交流也逐渐铺开。潘氏圣地——荥阳,也成为潘氏子孙共同关注的焦点,祖墓建设也随之被潘氏子孙所重视。
尊祖敬宗是我潘氏素有的传统美德,我省潘氏文化研究会的核心骨干成员深感圣地建设已迫在眉睫,遂于2010年10月初在罗山召开的会长会议上正式决定启动祖墓建设。无独有偶,2010年10月28日在广西召开潘氏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宗亲代表潘泉霖提出:“我们潘氏子孙如此之多,然而老祖宗的墓地却简陋无比。作为潘氏子孙,我们实在愧疚啊!” 他声泪俱下,在场宗亲无不为之触动,河南代表潘建民会长当即向与会代表提出了“建设潘氏祖墓的计划”,台湾宗亲以及广西潘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潘仁山当场表态全力支持。原广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潘琦宗亲、原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潘鸿权宗亲对祖墓建设也提出了建议,为此河南潘氏文化研究会成员更加坚定了计划实施的信心。
祖墓建设是世界各地潘氏子孙共同关心的问题,牵动着成千上万潘氏孝子贤孙的赤子之心。为把祖地真正建设成为潘氏文化的圣地,热忱希望广大潘氏建言献策,慷慨解囊。现将初步建设规划向各地宗亲介绍如下。
重修季孙公墓园和筹建潘氏家庙建设规划
本规划分为两期:
第一期为始祖墓地重建
第二期为潘氏家庙建设
第一期、 始祖季孙公墓重建:(占地面积约12亩)
始祖墓重建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工作
河南潘氏文化研究会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以上的所需的石材全部石材选用特级石料并已经签订合同,正在制作中。预计在春节前可以施工完毕。
1、在现有祖墓的基础上,再征地一亩。
始祖墓主体以青石围砌成高一米、直径为15米的墓围,内增添黄土,形成一个圆锥形墓冢;坟丘后面修一道倚圈型墓山。
2、按古代礼制重新建造季孙公墓碑
墓碑底座:制作成龙龟座,龙龟座高1米、宽1.5米、长2.7米;
墓碑:高3米、宽1.2米、厚0.30米;碑帽高1.2米、宽1.3米、厚0.5米。
碑冠:制式—蛟龙碑帽,高1.2米、宽1.3米、厚0.5米。
3、墓碑前依次设青石香炉一尊(1.5×0.66×0.88M),青石贡案一座(2.4×0.66×0.80M)。
4、绿化植树和修建功德碑林。
第一阶段预计费用二十万元。
第二阶段:配套扩建
1、再征地10亩,与一期的两亩形成12亩地大小的墓园,四周用高一米二的汉白玉石围栏。
2、祭祀广场 长20米,宽12米,青石板地面。
3、神道 长40米,宽8米,青石板地面,两边分别放置石兽八座(石羊、石马、石虎、石天禄各2)、石人4个(文、武臣各2)。
4、排坊 墓园大门设青石(或汉白玉)牌坊一座,石阙两座、石华表两座。
5、功德碑林 对勇跃捐款的宗亲,建造由我潘氏名人亲书并签字的字画刻碑成林,作万世纪念。
6、绿化、植树
第二阶段预计费用约100万元。
第二期、潘氏家庙:(征求意见阶段)

河南潘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荥阳市广武路与洞林路交叉口沐缘洗浴中心
邮编:450100
联系人;潘建民 
电话:0371-64626666
手机:13938403339
QQ:604392603
潘唐广
#2
2011-02-26 19:41
强贴,顶力支持!
潘华君
#3
2011-02-26 20:42
顶力支持,喜事啊
思阳
思阳
#4
2011-02-28 20:00
支持!!!!!!!!!!!!!
小潘家
小潘家
#5
2011-03-03 11:22
不顶不行~~

其实钱真的不多,关键是去落实。
潘一兵
潘一兵
#6
2011-03-04 10:30
楼上宗亲说的对,钱确实不多,落实不到实处等于是画饼充饥。

也曾有组织和个人承诺为祖墓建设出钱,然而,承诺毕竟是承诺!承诺只有加上行动才能体现“一诺千金”。

同为发源于荥阳的郑氏家族,其家族的团结程度及凝聚力让我们潘氏望尘莫及。让我们看吧:

1、郑氏家族利用其家族的政治人物,在荥阳市政府设立了一个政府办事机构——“荥阳市人民政府郑氏联谊办公室”,人员由政府和郑氏家族共同委派,人员及办公经费由政府财政支付。
2、郑氏家族在全世界范围内集资建设荥阳祖地,仅在荥阳市东入口所修建的郑氏三公塑像,及郑氏文化广场一项就花费三千万元人民币。

不比不知道!潘、郑同出荥阳,其差别可见一斑。
团结!是潘氏子孙的出路,齐心协力建设祖墓是对潘氏后裔的考验。
要么爆发!要么沉默!
这就是摆在潘氏子孙面前的选择。
P
pqxt
#7
2011-04-27 19:31
顶力支持,喜事啊
潘奇明
#8
2011-06-07 19:33
好事 该好好的落实
poonyee
poonyee
#9
2011-08-28 00:45
钱应该不是问题,最大的疑虑是土地,占地十几亩,没有实力和后台,恐怕不容易
潘光祥
潘光祥
#10
2011-08-28 17:47
在河南荥阳修季孙公墓,好。历史上那里有季孙公墓,属于恢复。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