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温暖的村落——潘塘(转载)

作者: 潘进武 发表于: 2011-06-14 22:36 查看: 551 回复: 0
潘进武
楼主
2011-06-14 22:36
 在武汉新洲区潘塘,有一对夫妻背井离乡在河南新县打工、生活,转眼离开家乡已经11年了。去年底,他们唯一的13岁的儿子肖超杰不幸得了白血病。面对40多万的巨额医药费,这对贫穷的夫妻陷入绝望之中,为了拯救孩子的生命,他们四处下跪,到处求人,还是没能找到足够的钱。万般无奈之下,孩子的父母给他们老家潘塘金寨村的的老村支书肖良成打了一个求助电话,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与生命赛跑的爱心接力在孩子家乡的土地上开始了。

  生命接力棒在爱心中传递

  2011年元月13日,肖超杰的老家——潘塘街金寨村村支书肖良成接到肖超杰父母求助电话后,马上召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紧急协商,发动全村为肖超杰捐款,2011年2月1日,带着潘塘金寨村乡亲拳拳之心的14095元爱心捐款被送到同济医院肖超杰的病房。

  虽然金寨村的老老少少凑到一万四千块钱,但这与拯救孩子生命的数额还是远远不够,怎么办?村支书肖良成又将这情况反映到潘塘街街道办,请求街办的紧急援助,街道办事处得到消息后,迅速动员全体干部群众发动爱心捐助。3月2日将8万元捐款再次送到同济医院。有了这8万元救命钱,3月7日上午10点,肖超杰进入无菌舱治疗。

  当日下午,在新洲四中的操场上,一场由潘塘籍学生蔡彩霞发起的为肖超杰募捐的行动正在展开,新洲四中的师生共为肖超杰捐款20200元。

  “咱潘塘有个伢得了白血病在等钱救命!”的声音仍在潘塘的土地上回响,“决不能放弃一个潘塘人”的行动还在延续。截止到3月15日,潘塘的父老乡亲共为肖超杰捐款达20万多元。

  在肖超杰得病后,肖妈妈曾跪求河南当地教育局救救她的孩子,但得到的答复却是:“我给你捐个十块八块有什么用?还是找慈善会吧。”肖妈妈不禁感慨“还是家乡好啊!家乡好!”

  只要你是潘塘人,你的困难就是大家的事

  一个孩子得了白血病,当他乡亲们得知后迅速为他筹集了十多万的巨款。与肖超杰的同病房病友的是鄂西人,他们对肖超杰的遭遇既同情又羡慕,他们同情肖超杰的病情,也羡慕肖超杰的家乡潘塘的亲人们真是好。潘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能发出这样无穷无尽的凝聚力?或是被爱心所感召,或是被事件所好奇,我们决定深入地了解这个温暖的地方。

  当我们来到潘塘后,发现2006年震惊全国的“超级玛丽”事件也与这里有不解之缘。2006年3月当时正在北漂且崭露头角的“超级玛丽”韩萱、罗惊在北京出租屋里不幸煤气中毒,身命垂危。出事后,罗惊每天的治疗费要花3000元,当时罗惊的父亲为她出专辑已经是倾家荡产,巨额的医药费挡住了两名花季少女的生命之路。

  面对巨额的医药费,罗惊的父亲罗锦松一筹莫展,决定回自己老家潘塘求助。但亲友们的能力也有限,捐助的钱远远不够治疗。当潘塘街政府得知此事后,马上发起慈善动员。消息一经传出,潘塘乡亲们纷纷解囊,为罗惊募集医药费50098,60元。

  说起这段往事,时任潘塘团委书记的陈正元记忆犹新,他说当时专门不仅为罗惊设计了爱心捐助海报张,还召开了动员大会,为募捐写了慷慨激昂的动员词。

  由于病情加重,罗惊还是于2006年10月15日离开人世,她去世后,被葬在老家潘塘街罗堰村的一处高岗上。从此,天堂里多了一位潘塘籍的歌手,带着她未完成的音乐梦想,依然为爱她的乡亲们唱着歌。

  不管是对肖超杰还是超级玛丽罗惊的求助,让我们发现潘塘这个温暖的村落,这里虽然缺水,缺电,土地贫瘠,在新洲区经济排名最后,但是这里从来不缺温暖。潘塘自古民风淳朴,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潘塘人有一个信念,用自己的左手温暖右手,不管你是在本地还是外地,只要你有困难,只要你是潘塘人,你的困难就是大家的事。

  村干部要做实事,百姓才信任你

  在肖超杰的家乡金寨村,有一位村民们喜欢和信任的老村支书肖良成。1991年,时任潘塘镇国土所所长的肖良成放弃了事业编制,临危受命来到金寨村担任村书记。说起这二十年的基层工作,肖良成最大的安慰就是两本《金寨村帮护济助记录》。

  1989年10月,村民秦齐伢家失火,房子被全部烧光,两个孩子都不幸被烧死,金寨村发起全村募捐,共捐资捐物粮食1300多斤,现金200多元。棉被四床,衣服30多件。

  1991年冬天,村民高聘银家不幸失火,村民自发捐助1300斤粮食,捐款1200元。

  2008年汶川大地震,村民们自发捐款9785元。

  在村支书肖良成的带下,金寨村村民之间互帮互助行为已经蔚然成风。嫁到金寨村30多年的高德平告诉我们,这个村里的干部非常负责,对群众的事就像对自己的事一样贴心。每逢村民家里有事,无论大小,村委会和乡亲们都会热情支援,在这里生活很有安全感。

  在金寨村,人们都很信赖村支书肖良成,在肖书记的带领下,大家拧成了一股绳,踏踏实实过日子。肖良成说通过组织村民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村民们有了幸福感,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了,开展基层工作也容易多了。

  温暖互助在潘塘薪火相传

  随着记者在潘塘时间越长,对潘塘的了解就越深。这里的人们能在别人困难时及时、无私的伸出援手,除了传统的民风,这里还有教育方式,还有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爱心扶助像一根不断运转的链条,代代相传。

  在潘塘,当地的陈氏、范氏的族谱中就载有“古者人家,同井相助”、“为邻为里,居游与聚,疾病相持,死丧与赴”, 民风淳朴由来已久。

  除了家族教育的传承,当地教育部门也非常注重对学生友爱精神的培养。新洲四中对肖超杰的捐款发起人蔡彩霞,家乡也在潘塘。3月3日中午,正在上学的蔡彩霞从前来送饭的父亲那里得知了肖超杰生病的事,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13岁的年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正是春天的嫩芽,甚至还没有感受生命的绽放,却面临着凋零,这让她内心无比痛惜。连午饭都没吃,她就开始了在同学间筹划募捐。

  据了解,蔡彩霞也是一名曾经受过捐助的贫困学生。她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经济上并不宽裕。在小学,她曾经得到过每学期25元的助学金;此后,一位爱心人士资助她读完了初中;进入高中后,一位不知名的王阿姨每月都会从深圳寄300元给她。这些让蔡彩霞懂得受人恩惠,还之于人。

  在蔡彩霞的母校新洲仁爱希望小学,我们找到蔡彩霞爱心成长的痕迹。潘塘的小学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习好,更从小培养他们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小学里不仅专门为学生编写了德育校本,每周召开主题班会,还让孩子们将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编成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在潘塘街提供的爱心档案里我们看到,这里从1994年就开始每学期对每位贫困学生资助25元。从那时起,潘塘没有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这里的教育工作者在每个孩子心间悄悄撒下了爱心的种子。

  仁爱希望小学的前校长李淑英告诉我们,当年一个叫梅孝生的同学,爸爸去世了,班上同学自发捐款,有个叫陈安娜的同学一下子就捐出了自己5块钱全部零花钱。当年的小小善举并非偶然,如今陈安娜早已大学毕业考上了研究生,她仍然在坚持不懈地帮助别人。在江汉大学读书期间,陈安娜参加了80多次捐助。

  受助于人,帮助他人,这种温暖互助的火种在潘塘从没有熄灭过,在一代一代的潘塘人中间薪火相传。

  不管走到哪,都要做一个能够温暖别人的潘塘人

  一代一代人从潘塘走出去,走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但是,在心中从来没有忘记对家乡的眷恋,从来没有忘记要做一个能够温暖别人的潘塘人。

  在潘塘熊店村陈家大湾,两座村民出行必经的石桥年久失修,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交通困难。

  2007年,当地村党支部下定决心要给老百姓把路桥修好。村党支部通过申报取得9万元财政资金,但修桥还有3万元缺口。怎么办?于是,他们合计着写了一封《致陈家大湾在外工作人员的信》。

  预计3万元的路桥缺口,最后却收到8万多元捐款,远远超过预期。多出来的钱,就修了路,解决百姓出行难。

  这些年来,从潘塘走出来的企业都在潘塘出力。湖北南洋建设集团是土生土长的潘塘本地企业,这家从事建筑的企业起步也仅在近十年。从2009年起,南洋集团每年都拿出20万元捐助潘塘贫困的学生。

  因为缺水缺电,潘塘的财政收入在新洲区排名最后,但这里街道整洁,许多外地人都愿意来这里生活。

  记者在潘塘一家旅馆遇到了一对新人。新娘来自荆州市监利县,她说这里人很好,很愿意嫁到潘塘来。潘塘街姜墩村姜新意的妻子是一位已经在此生活了几年的河南媳妇,她的体会更深:这里人好,在潘塘有个传统,遇到困难找村里,村里解决不了找街道,(上面)多少都会给些补助。

  在潘塘的爱心救助体系中,除了正常的民政口外,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起到了关键作用。每当潘塘的村民遇到困难,总是干部带头,全体响应,形成了一个急事特办传统。

  潘塘街街道办党委书记刘晓明说:“当干部首先必须要有爱心,不能冷酷无情,因此我要求全体干部都必须要有爱心,只有心里装着老百姓才能为百姓做好实事。”

  潘塘虽然缺水、缺电,但这里从来不缺少人情味,不缺帮扶的精神。人们没有去追名逐利,没有自私自利,人们生活得有幸福感。

  潘塘村民高师傅告诉记者说:做个潘塘人很幸福,上次给肖超杰捐款时,有个麻城人看到了,说:“你们潘塘真好,在这里住比买保险还保险,保险一次才赔2、3万,你们这一捐这么多!”

  夜幕降临,热爱生活的潘塘人来到街中心的潘塘广场,在这里翩翩起舞,享受生活的温暖和幸福。潘塘,三万六千多人心手相连,互相扶助,形成了这个中国最温暖的村落,不仅让我们对它尊重与向往,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经济也许并不是唯一的目标,但我们相信,一个有幸福感、温暖感的地方,肯定是一个人们愿意生活的地方,也是人们愿意投资的地方。潘塘人的目标——建设最美丽生态小镇,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湖北广电总台湖北经视记者 刘湖边 凌云 李佺)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