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潘氏的起源及相关资料

作者: jinlizhpc | 发布时间: 2011-08-06 22:31 | 查看: 1149 | 回复: 4
回复列表 (5)
jinlizhpc
jinlizhpc
第 1 楼
发表于 2011-08-06 22:31

2011\08\06\36423176511403.jpg


关于潘氏的起源,古代的姓氏书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出自姬姓,系经邑为
氏,即《广韵》所说“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子季孙(《元和姓纂》作·伯
季·)食采于潘,因氏焉”。“潘”在何处?清人张彭《姓氏寻源》说:“潘属
上谷,魏《土地记》云:下雒城西南故潘城,必有以氏者。”看来这只是一种推
测,并无确凿的根据。1990年8月出版的《中国文化大博览》解释潘地为“今陕西
长安、咸阳以北之地”。但查《中国古今地名辞典》、《中国历史地名辞典》、
《辞海》及《辞源》等书,均此记载。因此,弄清潘的地望当是解释潘姓起源的
关键所在。
再一说是认为潘姓出自半姓系以字为氏即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羊姓
,楚之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但紧接着又“未详其始”。即是说潘姓起于
何时,系以的字为氏均不清楚。《姓氏寻源》在引晋《潘岳家谱》说明潘姓是“
楚公族半姓之后以字为氏”后,又指出“潘崇是也”,并说“晋亦有潘父,恐自
楚往也”。查《史记·楚世家》,潘崇是指春秋时楚成王太子商臣的老师,诱导
商臣围楚成王,迫使成王自杀。商臣代父立,是为楚穆王,封潘崇为太师,让他
掌管国事。《中国名人大辞典》将潘崇列为潘姓人物,于此可见,潘姓不始于潘
崇,而是潘崇之前。
那么,潘姓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据杨育彬《河南考古》称,春秋时期淮河
流域有一个小国叫潘国,其他郡望可能在今河南固始县境。文物出版社1979年出
版的《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说:“今淮滨期思城有汉楚相碑,碑文记载称:(
孙叔敖)‘子辞,父有命如楚不忘亡臣社稷,固而欲有赏,必于潘国,下湿尧角
,人所不贪,遂封潘乡,即固始也’。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本《固始县志
》卷二:‘固始县,古潘国’。”孙叔敖为春秋时楚国期思人,官令尹,曾在期
思、雩娄(今河南商城东)兴修水利工作。于此可见,春秋时期确有一个潘国,
其地望在今固始县。1974年春在信阳县北甘岸村“西出土的3件青铜器中,有一件
铜匹铭文”“佳秋白(伯)含自乍(作)也(区),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用”
;1978年初在潢川县南刘砦砖窑石院内出土的5件铜器中,有一件铜盘有铭文“佳
秋君白(伯)龙用其赤金……”;1979年3月在信阳西北杨河村一座春秋时期中出
土的一批青铜器中,有两鼎腹壁及一盘,一叵底内均有“佳秋昶伯者”等铭文。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潘一作番。”这进一步说明了春秋潘的存在,何光岳
《楚源流史》说“潘为楚邑”。很可能是楚兼并潘国后在其故地置邑的。潘国的
子孙以国为氏,即潘氏。
此外,潘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即北魏孝文帝迁者洛阳后将鲜卑族的
三字姓破多罗氏改为单姓潘氏。
姬姓是黄帝的嫡系子孙,半姓是黄帝之孙禺顼的后裔,鲜卑族是典帝之子昌
意的后裔。因而上述几源同属一宗,即从根本上讲,潘氏是黄帝的后裔。因而上
述几源同属一宗,即从根本上讲,潘崇为始祖。潘崇的儿子潘旭,为楚大夫;孙
子叫潘党,继为大夫。东汉献帝时有尚书左丞潘勋,为荣阳中牟(今属河南)人
。三国时吴有济阳侯潘溶,为汉寿(在今湖南长德县东北)人,据《元和姓纂》
记载,西晋时,荥阳中牟潘氏已成为名门望族,到唐代,又在广宗(在今湖北境
)、汉寿、冯翊(今陕西大荔),京北(今陕西西安)、河南(今洛阳)等地成
为著姓。其中,广宗潘氏系潘勋的裔孙潘才任西晋广宗大守而在广宗安家发展起
来的,此后,子孙因任官竺原因又分出隋州、杭州竺支脉;汉寿潘氏为潘溶的后
代,又分出江夏(今湖北武汉一带)等支脉;冯诩、京当潘氏,均为潘勖的后代
;河南潘氏为破多罗氏所改,是潘威的后代,又据福建《漳州府志》记载,唐高
宗总章年间,有河南固始人潘节,随陈政、陈元光父子人闽开辟漳州,在当地安
家,此后,子孙蕃盛,有的又迁居广东、云南等地。清代,潘氏不仅广泛分布于
冀、鲁、豫、苏、皖、浙、汀、鄂、赣、闽、粤、滇、晋、陕、甘等省,而且从
康熙年间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到东南亚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
开基立业。
jinlizhpc
jinlizhpc
第 2 楼
发表于 2011-08-06 22:35

2011\08\06\36443904619776.jpg
2011\08\06\36443926528077.jpg
2011\08\06\36443946837352.jpg
2011\08\06\36443973449132.jpg
潘文光
潘文光
第 3 楼
发表于 2011-08-07 00:56

是伯澜公的后裔。
高坡
高坡
第 4 楼
发表于 2011-08-17 22:06

“......从根本上讲,潘氏是黄帝的后裔。因而上述几源同属一宗,即从根本上讲,潘崇为始祖......"的“潘崇为始祖”说法缺乏依据。
其理由:一是,《通志·氏族略三》等都说“潘崇之先,未详其始”;二是《孔子家语 始诛第二》有“周文王杀潘正(也有载为潘止)”和《竹书纪年》上有“晋潘父弑其君昭侯,纳成师,不克“。此二人均早于潘崇。
潘启道
潘启道
第 5 楼
发表于 2011-08-19 23:06

“再一说是认为潘姓出自半姓系以字为氏”、“羊姓,楚之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其中的“半姓'、"羊姓",应为“芈”字(mie).
“潘崇的儿子潘旭”应为“潘崇的儿子潘尫”(wang)。
“东汉献帝时有尚书左丞潘勋”应为“东汉献帝时有尚书左丞潘勖”(xu)。
“广宗潘氏系潘勋的裔孙潘才任西晋广宗大守而在广宗安家发展起来的”中的“广宗大守”应为“广宗太守”。
发表回复
您需要 登录 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