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潘庆伟第54次献血,志愿者为他送上鲜花,表达敬意
蓝欲晓 吴梦晴
2001年8月27日,深圳无偿献血志愿者潘庆伟为一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广东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
一晃10年过去了。2011年8月27日,依然活跃在志愿服务领域的潘庆伟再次来到深圳华强北献血站,用无偿献血纪念自己10年前勇敢而正确的选择。
十年纪念 献血留念
27日上午11时许,潘庆伟笑容满面地来到献血站,坐上献血椅,等待着第54次献血。
“献血其实跟其它的公益行为没什么区别。但每次收到短信得知自己献的血液被用到患者身上时,心里有一种满足感。”潘庆伟说。
这次献血却与以往略有不同。这位曾献血53次的“献血达人”略显激动。因为十年前的今天,他的一个决定挽救了一个生命。
2000年8月,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工作,潘庆伟和妻子报名成为首批志愿者。2001年,一位患白血病的湖南籍青年急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潘庆伟与其配型成功。虽然素不相识,但想想能够“救人一命”,潘庆伟毅然决定捐献。
潘庆伟的“第一次”开启了广东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新篇章。历经10年发展,截至目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简称“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入库捐献志愿者人数达4.7万人。183位志愿者为国内16个省份以及美国、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外、境外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广东实现捐献人数占全国捐献总数的8%,库容使用率位居全国第一。
带动朋友 献血捐髓
为了这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却有着“纪念意义”的献血行动,前一天晚上潘庆伟特意提早休息,却因过于兴奋直到凌晨一点才睡下。
“5岁的女儿知道我今天来献血,出门前还郑重其事地问我献血是怎么回事。”在华强北献血站,潘庆伟边献成分血边笑着跟大家谈起家人,“等女儿长大了,我也要动员她献血。”
“一个人一辈子也就能献那么多血,但要是一个人能带动五个、十个、一百个人献血,那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一直以来,潘庆伟通过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以及客户。
1998年,潘庆伟与妻子一同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2000年8月,夫妻俩同时报名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现在潘庆伟的姐姐也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
几年前,在上海做项目时,潘庆伟遇到一位深圳的朋友,交流后,那位朋友对献血、捐髓很感兴趣。回到深圳后,朋友特地请假去献血站献血,后来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如今潘庆伟已是深圳市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献髓分队队长。他经常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号召更多人加入捐献志愿者队伍。
谈起十年来人们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看法的变化,潘庆伟说:“十年前,人们问我最多的是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有没有损害。如今,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献血一样为大家所熟知。”
投身公益 无怨无悔
从简单的无偿献血,到加入志愿者队伍,从单纯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到配合骨髓库做宣传动员工作。潘庆伟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更多。
2007年,为了协助中华骨髓库西藏分库开展工作,中华骨髓库在全国公开招募志愿者,潘庆伟从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任务,他暂时停掉了自己的公司,赶赴西藏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志愿服务。在藏期间,他和另一位志愿者黄凯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做了很多好事,潘庆伟也获得了不少荣誉和人们的称赞。对此,潘庆伟却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做了点该做的事。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投入公益事业,只有这样我们的慈善事业才能真正地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