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在只身与三名劫匪搏斗的过程中,他身中三枪。在接受了第一次取弹手术后,他却一直因家贫未能取出体内残余弹片。今年3月28日,广东省中医院为潘权普进行长达11个小时的免费“拆弹”手术,又取出38颗靠近重要脏器的霰弹,这也让他的家人如释重负。
谈起出院后的打算,潘权普表示第一件事就是要从社会各界的捐助中拿出一部分,捐给黑龙江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在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记者见到正在做康复治疗的潘权普,术后的他精神不错(如图,曾强摄)。作为一个退伍军人,见义勇为对于潘权普来说是家常便饭,过去先后有10多个小偷“栽在他的手下”。然而他坦言,2006年的一次“出手”让他饱受身心折磨。当时,潘权普遇到三名歹徒正对两名妇女实施抢劫,他随即与之展开搏斗。一名劫匪突然从身上掏出一支枪,随着三声枪响,潘权普应声倒地。
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他身中的100多颗霰弹仅被取出30多颗。余下的70多颗霰弹就这样在潘权普体内“寄居”6年。
昨日,谈起6年前的那一幕,他坚持认为日后遇到类似情况自己还是应当出手,但是“会花2秒钟思考一下”,“要把见义勇为变成‘见义智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这样不仅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因为只有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才能继续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