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武植

作者: 潘进武 发表于: 2012-06-04 15:46 查看: 85 回复: 2
潘进武
楼主
2012-06-04 15:46
小说中的人物有时与其原型相差甚远,这就有可能导致好人的千古奇冤。武大郎就是一例。武植,字田岭,排行老大,故称武大郎。笔者原籍河北省清河县,与武植同乡,且相距很近。三十年来,每次回家必去武植的故居武家那(原名孔宋庄),拜谒武植墓(现已扩建为武植祠),看望武植之24代嫡孙武双福(现已去世)和25代嫡孙武书常,并成为好友。这些年来,从《县志》、文物和武植后裔那里,获得了很多史实。

冤哉,武植!自施耐庵《水浒传》问世,武家那不再平静了,说书的各乡献艺,写字的村村走笔,画画的遍地泼墨,使九泉之下的武植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糟透了:“三寸丁,谷树皮”,侏儒小丑,软弱无能,窝囊怕事,呆傻弱智;还有为武大郎创造的“武大郎卖豆腐人 货软”,“武大郎卖刺猬……”,“武大郎放风筝……”,“武大郎挎腰刀……”,“武大郎攀杠子……”,“武大郎骑摩托……”,“武大郎服毒……”太多的污言秽语。于是,武家那和潘家庄(距离不远的潘金莲所住村庄)不干了,赶跑了说书的,撕碎了字画,以清武植之不白之冤。

武大郎并非卖炊饼者,而是官拜山东阳谷县令;并非“三寸丁”,而是身材高大。清河县政府为武植所立《墓志铭》曰:“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现名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可见,武植乃为官清廉,除暴安良,爱民如子,造福一方,深得百姓爱戴的清官。武植很伟岸,非侏儒。武植后代说:武植与潘金莲后来合葬在一起。当初挖掘武植墓时,两根长长的腿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经医学专家鉴定,武植生前身高l.8米左右。这不会假,我见到武植的24代、25代嫡孙武双福和武书常,身高均近1.8米。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十三,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途经河北油坊,闻武植有坟无碑,口谕立碑于武植墓前,碑之正面刻文有:“全族合力,护武植墓并周围二百株密林。”背面刻有武氏族谱。密林毁于“文革”,几年前又重新植树二百余棵。

(本文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潘进武
#2
2012-06-04 15:47
1. 武植VS武大郎

武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武大郎大家就都知道了,没错,武植就是武大郎,武大郎是当时人们对武植的尊称,当时的人们的确很尊重武大郎,只是后来的人们不知道这些。

2. 武大郎的外貌

据武植墓中的骨骼考证,武大郎的身高至少1.8米,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完全不是《水浒传》中描述的三寸豆腐高,皮肤枯如树皮。武植墓中有后人描摹的大郎画像和雕塑,不敢想象他就是电视里那个武大郎。

3. 武大郎的职业

大郎并非卖炊饼的。实际上大郎自幼父母双亡,但他聪明好学,知识渊博。大比之年,高中进士,任山东阳谷县令。大郎兢兢业业,秉公执法,深受人民的爱戴。因为大郎为百姓伸张正义,难免得罪当地的街头恶霸,西门庆就是其中的一位。西门庆在大郎手里没少吃苦头,于是四处造谣,说武大郎是卖炊饼的,于是传到施耐庵的耳朵里,于是就有了《水浒传》中大郎以卖炊饼为生。

4. 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莲

提起潘金莲,总是为人们所不齿,当然是因为《水浒》以及《金瓶梅》中的描述。但实际上,潘金莲是一名大家闺秀。武植一开始在潘家打工,为人老实、 勤快,所以潘金莲的父亲把女儿许给了大郎。大郎担任阳谷县县令的时候,潘金莲知书达理,织布家务,是大郎的贤内助。潘金莲给大郎生四子,大郎家谱中都有记载,由此也可以知道,水浒中大郎绝后也是子虚乌有的。

5. 武大郎的弟弟武松

武松实际上不是大郎的弟弟,甚至他们根本不认识,因为他们不是一个朝代的。实际上比武大郎“年长”二百七十多岁,是宋朝人,和武大郎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从武植墓中武植的生平简介可知大郎是生活在明朝,而不是宋朝。

6. 武大郎为何被丑化

既然大郎是深受人民爱戴的县令,也为何变成施耐庵笔下的形象呢,是谁丑化了大郎?

早年贫苦的武植曾经得到过一位王姓同窗好友的资助,武植做官之后,这位王姓同窗家境败落,便千里迢迢来投奔武植,希望武植能给他一官半职。然而,在武家一直住了大半年,仍不见武植提拔他,他愤怒之下便不辞而别。为发泄心中怨恨,他在回乡的路上还四处编造、张贴武、潘二人的各种丑事,极尽污蔑损毁之能事。而先前武植得罪过的当地恶少西门庆更是与之沆瀣一气,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很快,有关武、潘的各种谣言便传遍街头巷尾,且版本颇多,令其声誉遭受极大损毁。
而王姓书生回家以后才发现,武植早已为他重修了房舍,并购置了家当。这时,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比的懊悔,并发疯似地揭撕自己沿街张贴的污蔑言论,然而,殊不知,这些已经被善于观察的施耐庵发现,并已经酝酿与他的名著之中。
潘进武
#3
2012-06-04 15:49
河北省广宗县文化馆副研究员的施胜辰先生为武植祠绘画了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画像,并题写了诗文。武大郎画像的配诗为:

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武氏祠堂断公案,施姓欠账施姓还。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