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几乎成了厦门的标志。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商务周刊》和零点公司近日联合公布“中国宜居城市榜”,上海名列首位,之后依次是大连、北京、广州、成都、青岛、杭州、桂林、珠海和厦门。 被列入“中国宜居城市榜”的厦门除了温馨,还要有什么?昨日,记者就此专访了副市长潘世建。 ·厦门因“温馨”而上榜 各城市“宜居”的理由都不一样。“经济发达,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强”是上海“宜居”的主要原因。同样,“机会较多,经济水平高”也是广州入选的最关键因素。而北京的入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各方面都具有优势”。 比起以上这些大城市,相对规模较小的城市主要以特色取胜。成都的悠闲、大连的大气、珠海的浪漫、青岛的优雅、杭州的缠绵以及桂林的秀美,成为它们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而厦门,又一次因“温馨”胜出。 ·“温馨”的概念该放大 大多数厦门人谈及这个城市的温馨时都显得特别自豪。不过,随着国内城市间竞争加剧,温馨的厦门也被人提出了异议,比如说厦门“缺乏创业氛围”。 潘世建说,不应仅仅从狭义层面来理解厦门的“温馨”,应该将“温馨”的概念外延,除了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等内容外,温馨厦门也要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一个可以给人提供创业灵感和创业机会的地方,一个就业率高的地方。厦门在“温馨”的同时,也要做一个活力无限的厦门。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厦门的各项硬指标都在迅速提高,这从每年的城市竞争力排名就可以看出来,2002年,厦门位居19位;2003年,厦门位居13位,日前公布的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厦门跃居第九位。 ·厦门不会裹足不前 本次宜居城市调查,在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居住时,分别有47.9%、46.1%和43.9%的受访者认为“交通方便快捷”、“城市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好”是成为“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分析发现,居民文化层次越高,对环境因素越为看重。 潘世建说,目前厦门正在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对于“宜居城市”等荣誉不能沾沾自喜,要以更高的目标来建设厦门。 在交通方面,随着海湾型城市建设框架拉开,厦门市每年投入近百亿元来改善交通,此外还将把交通管理等“软环境”做好,多方面打造畅通厦门。 在环保方面,汽车尾气、工地噪音粉尘污染等对市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干扰,厦门市今年将出台一系列硬性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争取使空气质量在三年内回到“优”。 在市容方面,应该说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力度不断加大,市容卫生情况已有所改善,文明城市创建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潘世建表示,希望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市容整治中来,比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乱丢垃圾等。 (记者 何书彬) 马拉松 骄傲“榜样” 马拉松盛会让厦门成为“最美的赛道”。万人参与的热情令它自豪地说:我骄傲。 (世广 摄) 海天路 文明“模范”
27日上午,湖里区举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青年文明示范街”授牌仪式,海天路成为厦门市首条“青年文明示范街”试点。(郭海良 摄) 厦门爱乐 风情“名片” “郑小瑛”模式,让更多的厦门人亲近交响乐。厦门爱乐,成为厦门又一张“名片”。(姚凡 摄) 城市印象 “在我看来,厦门,也许是中国最温馨的城市……厦门的自然风光无疑是美丽的。但厦门之所以美丽可人,恐怕还在于她很小、很安静、很清洁、很温馨。旧城小巧,新区精致,有着南方沿海城市特色的街道和建筑,都收拾得非常干净漂亮。地方就那么大,上哪儿都不远,商店什么的安排得都很紧凑,没有北方某些大城市难免的‘大而无当’,办起事情来也就方便。城里人就那么多,看上去彼此就像街坊邻居似的,打起交道来也就随和……” ——摘自厦大教授易中天的《读城记》 |
潘世建:除了温馨,厦门还要活力(图)
0
点赞
0
收藏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