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衡简介
朱衡,字士南,江西万安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任尤溪、婺源二县知县,刑部主事、郎中、福建提学副使、山东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工部尚书等,是一位正直能干、政绩卓著的官员。
潘成忠录自马雪芹著《大河安澜·潘季驯传》浙江人民出版社
荥阳潘氏统宗世谱序译文
过去苏老泉在族谱中自写序言说:我们相见如同路人一样,其实当初都是兄弟,兄弟当初都是一人所生,分开之后却变成了路人,这就是修谱的缘由。我读书到现在,未曾不抚摩经卷而多次感叹:哎呀,爱自己的亲人是人的天性,古人与今人难道有所不同吗?但是遇到不肖之人,因为他不明白事理而不能有什么作为;有才能而又有德性的人,即使有的人明白事理,可又没有时间去做;问一问在这个方面有志愿的人,又往往为前无证据后无记载所苦恼。不是被嫉贤妒能所蒙蔽,就是被爱憎所牵累。血缘关系相近的人,有的因为贫贱而被遗漏;血缘关系较远的人,有的因为富贵而被勉强记载下来。记载荒唐,不合事实,没有拿真实的资料给人看,这样的族谱又怎么能让人崇尚呢?
潘氏自从季孙公得姓以来,名人众多,代代相传。在德性方面,潘综因孝心而闻名,潘兴嗣因贤德而闻名,潘逢辰因隐居深山而闻名;在文学方面,潘岳因诗赋而著名,潘荥因撰写鉴论而著名,潘阆与邠老翁潘大临因诗词而著名;在建功立业方面,潘师叔有征伐郑国的功劳,潘璋有攻破蜀国的功劳,潘美有征伐南汉南唐的功劳,潘鉴有督办木材的功劳;在官位声望方面,潘骞凭王爵而显扬,潘濬凭封侯而显扬,潘朂因任左丞相而显扬,襄毅公潘鉴、简肃公潘潢因担任太子太保而显扬,碧峰公潘珍、寒泉公潘旦因升任尚书而显扬,叠峰直源公因任地方长官而显扬,澹菴翁潘钰、石磷公潘选因佥宪官职而显扬,前后相承接,史书记载清楚明显,在此很难一一列举,谁又能相比拟呢?然而枝分派别,传播天下,考证其居地不知道有几百个所在;统计万人不知道有几万踪迹。路上相遇的人不知其名字,排座次不知其顺序。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争夺利益而又相互打官司。假使不是有统宗世谱,很多人不被路人认识。
襄毅公潘鉴、简肃公潘潢、碧峰公潘珍、寒泉公潘旦诸位老者,向来立志修谱,但一直没有结果。鹤庆军民府知府潘温、广西府知府潘澄、锦衣经历潘缙、嚴州知府
乙亥年冬天,潘庆源的儿子潘鏊派差役徵请我书写序言,并且讲述了这样做的原由。我与潘氏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过去在婺源当县令,得罪了当地的权势之人,要不是潘氏各位老翁帮助我,又哪里能到今天,我沐浴潘氏的恩德很长时间了,正想要报答潘氏,因而我就顺从了他们的请求,为潘氏族谱写作序言,难道只是活人的情感罢了!
万历乙亥腊月上澣之吉
赐进士资善大夫工部尚书太子少保万安镇山朱衡撰
附:
荥阳潘氏统宗世谱序原文
昔苏老泉自序其谱曰:吾之相视如途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分而为途人,此谱之所由作也。余读书至此,未尝不抚卷而三叹曰:嗟呼!亲亲天性也,古今人岂异哉!但遇不肖者,无所知而不能有为;才且贤者,虽或知之,而又不暇于为;问有志于是者,则又往往苦于前无所徵后无所述。非蔽于忌刻,则牵于憎爱。亲近者,或以贫贱而见遗;疏远者,或以富贵而强,诞谩无实,非所以示信,谱何足尚哉!
潘氏自季孙得氏以来,名人望士,班班辈出。以德行,则纵以孝闻,兴嗣以德闻,逢辰以隐闻,以文学,则岳以诗赋著,荥以鉴论著,阆与邠者老以诗词著。以勋业,则师叔有伐郑功,璋有破蜀功,美有征南功,鉴有督木功;以官望,则骞以王爵显,濬以封侯显,朂以左丞显,襄毅简肃以太子太保显,碧峰寒泉以尚书显,叠峰直源以方伯显,澹菴石磷以佥宪显,后先相望,昭彰史籍,难以枚举,谁得而仿佛哉?然枚分派别,延蔓天下,考其地不知几百余所矣。计万人不知几万余趾矣。遇于途不知其名,列于坐不知其序,于利所在,则争夺而交讼矣。使非统宗有谱几何而不为途人视。
襄毅简肃碧峰寒泉诸老,夙有志未果,其知鹤庆军民府事温,知广西府事澄,锦衣经历缙,判嚴州府事教授苏州鏊,乡荐士士藻,欲克成之命,其子姓经事者,遍历访数年矣,始得族谱,礼延致政御史觉山洪先生纂进集。教授鏊、郡守温提督其事,参互考订,勒成一编,祖其所自,始大宗也,详其所由,出小宗也。是者不出,非者不入,纪实也。来者不拒,去者不强,顺人情也。疑者阙之,信者传之,以示信也。传其世系,略其文献,族大文繁,不胜载也。近或有略,考覈未详,势难遍及,姑侍后也。梓成分授诸族,以为万世不刊之典,使后之人有所凭。而或出而庙堂之上,或而家庭之内,遇而道路之间,长乎我者,戴之如父母矣;平乎我者,亲之如兄弟矣;后乎我者,爱之如子孙矣。孝悌之心,油然而生,非有赖于是哉?乙亥冬,庆源子鏊,走价徵余言,且述其所以,余于潘氏何如者也。余昔宰婺邑,忤当路,非潘氏诸翁,曷以至今日,沐德久矣,思欲报而从也。序谱之作,岂直生者情而已哉?
万历乙亥腊月上澣之吉
赐进士资善大夫工部尚书太子少保万安镇山朱衡撰
评论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