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诗:潘氏祖德颂

七言诗:潘氏祖德颂
(广东惠阳潘氏)
原创作者:潘震飞
黄帝文王毕公高,季孙始姓米水淘,
食采荥阳兴郡望,潘氏裔孙出杰豪,
列尹楚国家声振,右广将军神射骁,
太常文学齐叔岳,状元家山福地宝;
锦心绣口大学士,勤王忠节正气浩,
琴瑟鸣粤开基业,曰选昭勇东山埔,
元昌分支洋岗地,山高水长宗枝茂,
文武忠孝秉传家,潘基永固门楣耀。
 
——2010年12月1日作于广东惠阳
 
[标注]《潘氏祖德颂(广东惠阳)》
原创作者:潘震飞
黄帝文王毕公高,季孙始姓米水淘
食采荥阳兴郡望,潘氏裔孙出杰豪,
列尹楚国家声振,右广将军神射骁,
太常文学齐叔岳,状元家山福地宝;
锦心绣口大学士,勤王忠节正气浩,
琴瑟鸣粤开基业,曰选昭勇东山埔
元昌分支洋岗地,山高水长宗枝茂,
文武忠孝秉传家,潘基永固门楣耀。
 
[注解]
⑴本诗作者潘震飞,1976年生,广东惠阳人,毕业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按广东惠阳东山埔2000年修版《潘氏族谱》记载,作者为潘氏受姓始祖季孙公的105世孙,作者所写的本诗内容皆以该族谱记载为依据,人物是其直系祖宗。
⑵黄帝,中华儿女又称炎黄子孙,即炎帝、黄帝两裔子孙,潘氏受姓始祖季孙公是属于黄帝的后裔子孙。据族谱记载,黄帝生于公元前2697年,在位百年,寿110岁。
⑶文王,即周文王姬昌。据族谱记载,以黄帝为第一世远祖计算,周文王是第十九世远祖。
⑷毕公高,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
⑸季孙,毕公高之四子,文王之孙,潘氏受姓始祖,是为中华潘氏第一世祖。
淘,据《方·蒲语》解释,潘,即淘米水之意。
⑺食采荥阳,季孙公食采于潘以邑为氏,子孙世居荥阳姓作潘,郡望“荥阳郡”。
⑻列尹楚国,据族谱记载,以季孙公为中华潘氏第一世祖计算,第十二世祖师叔公,名[wāng],春秋时期为楚穆王、庄王二世上卿,公元前625-590年仕楚大夫,太子太师,列尹(楚宰相之别称),居楚国故都丹阳(今湖北枝江)
⑼右广将军,即叔党公,名党,春秋时期楚列尹尪之子,是为第十三世祖。楚庄、共(公元前613-590年)二世大夫,进右广将军,有力善射,与养由基齐名。
⑽太常,即正叔公,名尼,是为第四十一世祖。晋文学家,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⑾岳,即潘岳,尼之叔父。西晋文学家,字安仁。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⑿状元家山,即第七十五世祖从源公夫妇合葬之墓,位于江西省兴国和万安县交界的界山五里隘的兴国一侧,民间认为是一风水宝地。其子潘仝于宋理宗年间状元及第,其孙潘毅为宋皇室护卫,其曾孙潘任为宋最后一任兵部尚书。从源公之后丁财颇盛,遍及江南各省,均尊从源公墓为祖地,故名状元家山
⒀锦心绣口,是宋丞相文天祥对第七十六世祖仝公的赞美,其赞曰:锦心绣口,其李太白乎!袍染柳汁,其李固言乎!弹劾无私!其汉张纲乎!满而不溢,其赵中令乎!公具四美,宜其西山称道弗置也云。
⒁大学士,即仝公,字会道,是为第七十六世祖。于宋理宗(赵昀)淳佑四年(1244甲辰)春中状元及第,官任广东观察御使(三品)升至秘书阁大学士(一品)。
⒂勤王忠节,指第七十八世祖任公,字肩宏,号五郎。南宋末响应文天祥号召勤王抗击蒙军,获封扶驾征讨大将军,后官至兵部尚书。宋灭亡后,坚决不仕蒙元,隐居江西项山,郁郁绝食而终。明太祖朱元璋恢复汉族江山后,有感潘任坚决抗元、忠于宋朝的气节,颁布忠节谥号。
⒃琴瑟鸣粤,即第八十一世祖琴公。粤,指广东。据族谱记载,元朝约公元1300年-1350年间,琴公携胞弟瑟公迁居广东嘉应州(梅县)长乐(五华)南段卜居,是为广东潘氏始迁祖。
⒄曰选昭勇,即第九十二世祖曰选公,明昭勇将军。据族谱记载,明朝万历约公元1618年间,曰选公自广东嘉应州(梅县)长乐(五华)迁居归善(惠阳),是为潘氏广东惠阳东山埔开基祖。
⒅东山埔,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管辖。
⒆元昌,即第九十三世祖元昌公,字玉琏。是明昭勇将军曰选公之四子,是为潘氏广东惠阳洋岗开基祖。
0 收藏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