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潘仁美”原是大忠臣 冤案缘自辽宋之战

  北京历代帝王庙初建时,配享北宋皇帝的功臣有两位,一位是史称“良将第一”的曹彬,一位是潘美。潘美是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的原型,故事中的潘仁美是个大奸臣,而历史上的潘美却是一个大忠臣,说来这也是一个历史“冤案”了,洗冤还要从辽宋之战说起。

  宋太宗雍熙3年,辽军以十余万兵力大举入侵北宋,宋兵分东西两路迎击敌人。东路由曹彬统帅,西路由潘美统帅,杨业(故事中杨继业的原型)为副帅,与辽兵接战于朔州。其时辽兵势大,不可硬攻,但随军王侁、刘文裕邀功心切,主张强取。他命令副帅杨业进军,杨业以为不可,哭谏也未被采纳,只能服从。出兵前他与王侁、潘美约定,请他们在陈家谷口安置伏兵接应。

  王侁等在陈家谷口设置了伏兵,但一直到中午也没见到杨业,以为他取胜继续追击去了,便带兵撤离。潘美虽加阻止但态度不够坚决。此时杨业与辽军作战已伤亡大半,原以为有人接应,谁知到了陈家谷口却空无一人,最后被俘。杨业被俘后叹息说:“朝廷待我甚厚,本当讨敌安边,以报国家,不料被奸臣所逼,致使王师败绩,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即拒绝进食,三日而亡。他死后,宋廷给潘美贬官三级,将王侁、刘文裕罢官。旌表杨业“尽力死敌,立节迈伦,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求之古人,何以如此!”(《宋史·杨业传》),评价相当高,并给杨家以丰厚馈赠,令杨家其余六子都入朝为官。

  这就是历史上的杨业与潘美纠葛的来龙去脉,故事多以此演绎,把潘美做了过分的丑化。

  潘美在此事中能负什么责任呢?他应负有领导责任,责任就在他身为统帅,未能有力节制王侁的轻敌妄动,此外实在不能再追究他什么了。

  “潘仁美”是古人一个“戏说”,“戏说”不同于历史,这一点应清楚分别为好。

0 收藏

评论 (3)

好!
匿名 #1 楼 2006-04-19 17:16
不信,怎么变化这么大呢?还是去看历史书吧!
匿名 #2 楼 2007-01-22 22:39
事实是这样的,上海市历史研究会早就为潘美平反正名了。
浙江pantong #3 楼 2008-03-01 15:3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