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峰 广东梅州 《寻找远去的家园》



《寻找远去的家园》续篇(三十六)
客家围龙屋(上)

结束了在五邑侨乡的采访,我们驱车一天赶到了同属广东省的梅州。位于粤东的梅州,是个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客家是由中原不断迁移至此,而形成的一支汉族民系,而演义他们一代代生活的地方,就是这被誉为客家文化“活化石”的围龙屋。侨乡村是一个由潘姓家庭组成的大村落,围龙屋很集中而且大都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整个村子座落在一座大山下,这种布局也是客家人建造围龙屋时普遍要遵循的最佳的选址方案。

(采访实录)
潘振峰(侨乡村村民):我们老祖在这儿开基有五百多年了。这整个村子可能有四华里长。老的建筑以围龙屋比较多,讲究的就是要靠山。它后边是圆的,前面一般都有池塘,池塘它具有具体功能,可以排污啦,还有可以用来浇菜,还可以防火。

李宗瑶(天津台主持人):为什么池塘不是方的或者是按照这个大院的整个布局,整体有一个配套?

潘振峰:它这样好看一点。

李宗瑶:它后边为什么要圆呢?

潘振峰:听说我们那个围龙屋是由窑洞演变来的,我们客家人都是从中原迁过来的,实际上我们的建筑就是中原文化的流传。

围龙屋是用版筑法构造的,它前面的半圆形池塘正好与半圆形围龙屋组成了一个圆形的太极图。潘振峰所住的围龙屋,是两围式建筑。虽然规模上不如那些三围、四围的房子有气势,但却仍然很严格地依从了客家人注重风水的习俗。风水先生的话他们可谓是言听计从。

(采访实录)
潘振峰:围龙屋后半部分是弧形的,后边高、前边低,在中线两边,渐渐地向两边走下坡,这叫外龙厅。

李宗瑶:像这种房间能不能住人?

潘振峰:一般是不住人的。按照老人说呢,龙厅是不能住人的,因为那个龙气住人压不住它。


李宗瑶:后边那个山叫龙脉吗?

潘振峰:既然是龙,它就有龙气,你住这里压不住它,这里正挡龙气。 正是挡着龙气来的地方,是不能住人的。

李宗瑶:那就是说这龙脉是跟山上相连的,或者说,从山下找到的龙脉,才建的这个屋子。

潘振峰:对。

李宗瑶:那是怎么找到这个龙脉的呢?


潘振峰:找龙脉就要靠地理先生,风水先生,像我们客家人的围龙屋,一般都是选到最好是有山的地方,要有靠山,不是一般的山都可以做靠山,要避开山坑,就是山谷,因为山谷它必然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向下吧。空气对流的时候,必然在山谷里边有一股风,比较阴,冷的,湿的,人住在这里不舒服的。正堂呢,正堂就是待客的,还有婚丧喜庆,婚丧喜庆都是在这里。

潘振峰住的围龙屋叫德馨堂,是潘振峰的曾祖父,在1905年建起来的。当时因为老祖屋里的人口越来越多,他们不得不搬出来另立居室。

(采访实录)
潘振峰:这是族谱,这有记载。建筑两堂四行松围屋一座,立山见宽,创建人就是潘立斋,是我的曾祖父。到南洋以后,他是以刻印章为生,以后才从商,才发财的。后来就回来建了这个房子,“德馨堂”。

李宗瑶:这个名字当时是怎么取的?

潘振峰:原引一个古人写的叫《陋室铭》,它最后一句就是“惟吾德馨”。把德馨两个字选下来,作为我们这个屋的名字。就是要提倡道德,就是这个意思。

围龙屋在功能上,有许多科学的成分,比如排水系统就是走暗道,而且必须是走曲线。

(采访实录)
潘振峰:这里是转弯的地方,转弯的地方有个陶罐在里边,它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天井里边的水,冲过来的时候可能带一些泥沙。

李宗瑶:转弯的地方会沉积吗?

潘振峰:转弯的地方有个陶罐,下雨的时候有水,它浮起来,水会旋转,那陶罐它也会旋转,它就会加快旋转的速度,有陶罐起作用,使底下的泥沙卷起来以后随着那个水冲出去,这个还是比较科学的。

李宗瑶:我发觉好多房门上写着四房、六房、九房,都是分开的,这是什么意思?

潘振峰:建房的人他有十一个儿子,一个儿子代表一个房。一房就是他第一个儿子,二房就是第二个儿子,如此类推,其它就是这样分一下。

李宗瑶:在整个这个围龙屋里,您分到几间房子?

潘振峰:在正围龙屋里面就只分了六间,就是我的祖父。到我们这一代,一个房子都不足了。

与潘振峰一家同住一起的,还有三户潘氏人家,客家人是聚族而居的,传统生活方式在
这里可见一斑。

(采访实录)
王鲁湘:作为客家历史的一种记忆,作为一种非常独特的居住的一种形态,甚至作为人类建筑史上一种非常非常有特点的样式,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它都具有一种文化的保留的价值。因为它会让我们到这个地方去过以后看到一个固态的存在在这个地方的几百年的历史。从这样一种建筑的空间的形态上,我们可以分析出当时文化的一种结构,一种价值的趋向,而且从它的这种外表的样式上,我们可以看出客家人迁徙的过程中间的艰辛。他开拓自己的新的生存空间的种种艰难。这些东西都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价值的一种历史的记忆。

客家围龙屋里的生活,很像北京的四合院,透出一股温馨、一种亲情,但越来越多出外闯荡的年轻人,却正让这里变得失去活力,围龙屋昔日热闹的场面不在了。

0 收藏

评论 (4)

我也是梅县的,但是从我爷爷的爸爸迁到南洋后,在我爷爷17岁时才回来,而且不够钱回家乡,我13岁那年回过一次,但是时间很短,我现在15岁,我想看族谱,但是没钱再回去了,您可不可以把梅州那边的族谱发上来,让我参考一下?
我是潘欣 #1 楼 2008-06-28 16:04
P
我是安徽亳州的,我爸也是振字辈的。我 三伯叫潘振峰,
panxiaofei #2 楼 2010-11-13 15:43
P
我QQ593956668加时著名
panxiaofei #3 楼 2010-11-13 15:44
P
我是找不到老家了.
panxiaofei #4 楼 2010-11-13 15:4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