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川湘鄂五省(区)潘氏会议纪要

 

一、日程及概况。

200842022日(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黔、桂、川、湘、鄂五

省(区)的潘氏代表在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荆坪古村的“潘氏祠堂”举行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成员中,有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潘季顺(湖北)、潘浩然(湖南),常务副会长、文史编审委员会主任潘可权(广西),副会长潘广体(四川)、潘振文(湖南),副秘书长潘中兴(湖南),以及该五省(区)季孙公第四子——连公后裔各支系的代表共计58人。会议在十分友好、团结与和睦的气氛中举行。

20日上午8时许,会议在荆坪村的“潘氏祠堂”召开。会议主持人潘中兴首先向到会的各地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之后向始迁祖贞周公举行了简短的敬香仪式。而后,当地族长潘存森先生向与会宗亲代表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接着,是中方县委副书记潘文斌和县政协主席潘存福分别代表党、政机关领导向代表们作了“当前中方县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的报告,并对潘氏文化研究会的今后工作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中午,潘文斌、潘存福两位领导在中方镇的“太子大酒店”设宴招待了全体与会代表,并和代表们合影留念。

20日下午,先由潘可权先生向大会作“动员起来,组织起来,集中力量,尽快完成季孙公第四子——《连公世系宗谱》”的动员报告。他首先代表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向中方县委、县政府以及当地潘氏宗亲对此次会议的支持和热情接待表示真诚的感谢之后,着重阐明了这次会议的深远历史意义、目的与要求三个问题。会议接着由两位名誉副会长潘季顺、潘浩然以及副会长潘振文先后作了重要发言。与会代表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要全力把此次会议开好、贯彻好、落实好,为子孙后代修好一部连公世系的《潘氏宗谱》。几位领导讲话之后,经过与会代表的协商,选举产生了有11人组成的连公世系《潘氏宗谱》编审委员会,名单如下:

      任:潘中兴(湖南中方县)

    副主任:潘振文(湖南怀化市)、潘学垣(四川达州)、

潘启章(贵州黄平县)

      员:潘存森(湖南中方县)、潘盛甲(湖南中方县)、

潘岳甫(湖南洞口县)、潘昌忠(贵州锦屏县)、

 

潘德富(贵州三穗县)、潘万志(贵州天柱县)、

潘吉钟(贵州天柱县)

20日晚饭后,由潘中兴主持召开第一次编审委员会全体会议,按照会议要求委员们,分阶段详细部署了今明两年的工作任务。

21日全天,各地各支系按房头逐代逐人核对各祖公的名讳、生、卒、妣、嗣、仕、死、葬、墓等史实,发现问题逐一登记造册,查找原因,按照史实自行纠正,以求一致。晚饭后,召开全体会议,进行大会发言,请代表们将会议以来或在对谱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等提出各自的意见。会上,代表们争先发言,各抒己见。会议开得非常活跃,所提意见十分忠恳,解决问题的办法多数切实可行,实现了群策群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22日上午是大会总结。首先潘可权先生对当地政府和潘氏宗亲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以及热情周到的服务再次表示衷心感谢之后,逐一回答了代表们提出的和最关心的疑难问题,从而为下一步开展修谱工作清除了许多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的障碍。因为大家的思想认识一致了,解决问题的口径统一了,以后的工作就好做了。最后,他预祝大家返程一路顺风。然后,潘中兴先生代表“连公世系宗谱编审委员会”对今明两年的工作分阶段作了详细的布置和传达。他强调,今年六月底之前为宣传发动阶段,务求潘氏宗亲100%到会,各地各支系应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广大宗亲传达中央两个文件和这次会议精神;6-12月为调查登记摸底阶段,各支系各房头应选定2-3名责任心强的资料员,一家一户地登记核实所有资料的项目,做到100%准确。今年底召开一次碰头会,汇报各支系的进度,交流各地的经验。20096月底以前,各省各支系要100%完成任务,将全部资料送交本编审委员会汇总整理,拿出《连公支系宗谱》的初稿方案,报世界潘氏文史编审委员会定稿。中午12点,副会长潘振文先生宣布大会到此圆满结束。午餐过后,各地代表返程。

大会结束之后,应潘岳甫宗长的邀请,潘可权、潘季顺、潘浩然、潘振文、潘中兴、潘盛甲等人前往洞口县山门镇岩塘村参观荥公潘氏祠堂。当我们到达该村路口下车时,受到了委党政领导和潘氏宗亲100多人的夹道欢迎。他们用烟花和鞭炮把我们一直送到“潘氏祠堂”,沿途街道两旁贴满了欢迎的标语。迈进祠堂的大门,我们见到,这座宋末明初建筑宏伟的祠堂内焚香、蜡烛灯火辉煌,充满着节日的气氛。宗亲们的热情接待和殷切期盼,更加激励着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决心。[Page]

二、主要经验。

1.用中央两个文件的精神,提高和统一广大潘氏宗亲的思想认识和行动。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出的国档会字(19847号文和文化部办社图函(200129号文发出至今已经10来年了,至今还有许多干部和群众不知不晓,长期以来存有“三怕”(“一怕”扣上宗派迷信复辟活动的帽子;“二怕”上级领导和公安机关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从而影响本人和子女的前途;“三怕”参加修谱活动花钱又费时,自己吃亏。)思想,听了中央两个文件,一切思想疑虑消除了,因而积极投入到修谱行动中来。

2.组建一个积极负责,能联系族中群众,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奉献精神,得到宗亲们拥护的领导班子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这次连公支系宗谱编审委员会的11名成员就是按照上述条件选拔出来的,我们深信他们一定不会辜负广大潘氏宗亲的重托,如期完成任务。

3.树立全局观念,抓好连公支系宗谱,要服从与服务于季孙公《总谱》。因为连公世系宗谱只是季孙公总谱的四分之一,它的修竣只能为季孙公《总谱》的完成加快速度,减轻负担,而不能增加新的麻烦。

4.分阶段提出具体任务,逐项落实到人,定期组织检查汇报,确保如期汇总定稿。

5.严格把好资料校对关,避免重犯历史性的错误。

6.承办方负责会议期间的费用,减轻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的经济压力,促使《总谱》的编纂工作尽早完成。

三、我们建议。

会议一致认为,湖南中方县五省(区)代表会议的思路、方向、方式和做法都是正确的,效果是显著的,经验是成功的,因此建议,季孙公其余三子即居仁、居杰、怛公各支系均可采用此方法,按支系先修各自本支的小总谱,而后汇成季孙公世系的《世界潘氏总谱》。侨居各国和港、澳、台地区的潘氏宗亲按所属支系参加修谱,由本支系主办方发出邀请函请他们派代表参加,要求不漏一国一地。争取在今年内通过协商确定出各支系的主办城市,每支系参加会议的代表应控制在50-60人左右为宜,尽量减轻主办方的经济负担。

 

                               

公元200854

0 收藏

评论 (8)

严重支持
匿名 #1 楼 2008-07-03 00:12
会议开得好,纪要写得好,最好还配发照片.
匿名 #2 楼 2008-07-24 00:30
不知如何连系?
匿名 #3 楼 2008-07-25 15:21
会议开得好,纪要写得好,最好还配发照片.
匿名 #4 楼 2008-08-22 17:41
我是江苏丹阳也是潘氏宗亲,刚办好退休手续,想到潘氏宗谱这一事在网上看了你们做了好多,第一次会议怎么没江苏的啊。没联糸上是吧!
匿名 #5 楼 2008-08-25 15:12
终于找到家了!
潘取成 #6 楼 2008-10-01 00:48
强赞
潘华君 #7 楼 2010-11-14 09:33
强赞
潘华君 #8 楼 2010-11-14 09:3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