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曾在海珠区从事文化工作多年的罗国雄老人考证,南华西街道范围内的“龙”字街名来源于龙溪乡(今龙溪首约)。该乡的开乡祖乃清朝乾隆年间广州十三行的富商潘启。潘氏先祖原居于福建泉州的龙溪乡,潘启入粤经商致富后,看中现今南华西一带水道纵横,交通便利,于是在此建宅筑祠,开乡定居。为了表示不忘祖先,仍将此地命名为龙溪乡。潘启共有七子,族人日益增多,房舍随之扩辟,于是附近一带街名都带有“龙”字,由此直到改革开放前,此地逐渐发展成为“河南地”(海珠区)的中心地带。
在清代,龙溪乡江岸对面有一名叫“鳌洲”的小岛,潘启出资兴建了漱珠、环珠、跃龙三座石桥以利沟通。其中,跃龙桥由鳌洲与龙溪乡南北为渡,取从鳌洲跃入龙溪之意。于是跃龙桥附近又称跃龙里。后来,因为附近商业地带的变迁,跃龙里迁至今同庆路以东,称为“跃龙上街”,而鳌洲与“河南”之间的水道,也因为开设马路而被填埋。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