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物辞海》网络版第二版 潘

    1948年12月生,吉林伊通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四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文明办主任,高级工程师。政协吉林省四平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他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伊通县广播站技术股股长,事业股股长,副站长,伊通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副局长。1982年调入四平地区广播事业局技术科,事业科工作。地市合并后,历任四平市广播电视局播出部副主任,四平广播发射台台长,四平市广播电视局人事科长(局党组成员)、四平人民广播电台党支部书记(局党委成员)、主任工程师,四平日报社副社长、党组副书记、总工程师,四平日报社社长、党组书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文明办主任。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并获奖励一级工资。

潘凤阁  1958年4月生,吉林人。中专文化,九三学社社员,吉林市船营区土地管理局德胜土地所所长,工程师,政协吉林市船营区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他1984年至1986年参加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场平土石方工程,负责工程施工测量工作,曾同香港西松建设株式会社共同合作完成“防波堤工程‘的施工测量及验收测量工作。于1985年被评为吉林省冶金矿建总公司深圳分公司先进工作者。1989年至1992年先后有《一种特殊的函向导线及其解法》一文发表在《测量员》刊物上,《多结点环形导线网等权合成平差》和《关于后方会点P位于危险圆上的理想解》发表在《吉林测绘》刊物上。1990年被吸收为吉林省测绘学会会员。1997年《PC——E500机助绘制宗地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发表在《吉林测绘》刊物上,《测绘文摘》于1998年第3期收录该文。1997年被吉林市土地局评为土地管理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潘国强   男,汉族,1948年12月生,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国家卫生部直属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副研究员。1966年到部队从事卫生工作。1971年毕业于福州军区后勤部军医培训队,1975年毕业于原吉林医科大学《现白求恩医大》。毕业时学院为选留师资并经申报解放军总政部批准,留于该院第一临床学院而后转业地方。1981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后,任内科主治医师、讲师。1986年任第一临床学院业务副院长。医学一系副主任。1992年被评为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自毕业留校以来,一直从事临床医疗、教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和主持参加部委、省级科研课题52项,现正在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及省科委布置的课题5项,亲自主持完成的用体外基因扩增技术研究HPVDNA与肺癌的相关关系与临床应用一题,于国内外首次<检索后>证实肺癌的发病与HPV感染直接相关。发表的《用聚脂酶链检测法检测肺癌组织部HPVDNA》一文,于1995年6月在美国首次召开的首届国际人体科学大会中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先后发表科研及管理论文20余篇。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潘日生   男,汉族,1942年生,莱阳市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分配于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任英语教师至今。

潘世华   男,汉族,1934年1月生,莱阳市山前店镇龙盘山村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原任山东省食品公司总经理。194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先后任胶州进出口管理局即墨事务所稽征员、出纳员;胶州百货分公司会计、计统科副科长;山东商业厅计划处科员;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器材处科员;山东省商业厅计划处副科长、副处长;山东省食品公司副总经理;山东省商业厅外经处处长;中国商业对外贸易公司山东省公司总经理;山东省食品公司总经理;山东省商业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1995年4月离休。他在商业厅工作时,除正常工作之外,还先后培训统计人员950多人,亲自授课。在省食品公司工作时,针对猪肉供应淡旺不均情况,提出“总体上计划指导,城市稳冻放鲜,农村放开价格,搞活生猪经营”的改革方案,实施后对稳定产销发挥积极作用。他还多次带队参与省政府组织的有关经济问题的调查,写出了两万多字的调查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1988年和1989年在《山东商业经济》刊物上发表了《深化生猪生产流通改革的设想》、《浅谈发展我国商业对外贸易问题》两篇论文,对指导工作实践起重要作用。1990年他在面临食品经营十分不景气的情况下,采取改革措施,将食品公司由行政单位改为企业,采取多种经营、转换机制、完善管理、兴办实业、增加投入等措施,增强了企业活力,创利逐年增长。40年来,由于他业绩突出,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1年、1992年,商业厅给予记大功五次、记功1次的荣誉。

潘世鲁   男,汉族,1957年生,莱阳市大夼镇三里庄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党总支副书记,讲师。1974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任村团支书、技术队政治队长,民兵连副指导员、贫代会会员,1977年10月任大夼镇水利员,1979年9月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学习,1983年7月任山东师范大学政治系辅导员、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校团委常委,1991年4月至今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党总支副书记。工作期间先后被评为山师大优秀思想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员、治安先进工作者,先后3次被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授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和‘汕东省优秀青年工作者”称号,1986年又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工会联合授予“山东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称号。其与他人合作编著的作品有《高师管理研究》、《而今迈步从头越》、《青年规范研究》、《法学概论题解辅导》等。

潘心泰   男,汉族,1944年l月生,莱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平村人。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现任莱阳市和平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村党委书记,经济师。1962年应征入伍,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六集团军二三0团先后任战士、班长等职。退役后回村务农之后,历任和平村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连长、共青团书记;和平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莱阳和平集团总公司总经理;莱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等职。系烟台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带领群众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创办了亚力美涂料集团公司、金属材料集团公司、印刷包装集团公司、体育健身器材厂等16个企业,1993年在莱阳市乡镇企业中,工业总产值率先突破1.6亿元大关,村办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为振兴莱阳,促进莱阳两个文明建设发展,带了个好头。到1997年,和平村已建成包括化工、建材、家电、印刷、机械模具、健身器材等10多个行业在内的规模相当的村办企业,其固定资产已达1.9亿元,村集体积累达到2000万元,人均收入达3000元,跨入烟台市首批“小康村”行列。他尊师重教,惜才重才。几年来,先后3次迁建学校,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拥有电脑、语音、电化教学先进教学设施的省级一流小学和幼儿园。并带头捐资助教、助学2万多元。他倡导和平村与驻军54687部队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从村集体拨款10万元,为部队官兵设立“立功报国奖励基金”。投资10万多元,改善军营环境和战士们的生活条件,促进了部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其事迹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他带头发展莱阳的公益事业,先后发起成立了“莱阳和平奖学基金”、“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助残奖励基金。”1993年和平村被莱阳市委、市府授予“莱阳第一村”称号,1997年和平村被中央军委、国家民政部授予“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潘心泰本人历年被授予莱阳市优秀共产党员、企业家、劳动模范;1995年,莱阳市委、市府领导亲自为其披红戴花,授予“首届梨乡骄子”称号;1996年被莱阳市委授予“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被烟台市授予关心国防十佳人物;1997年被烟台市授予“十佳拥军模范”,被省政府授予优秀企业家、被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潘兴耀  笔名:鹤发晚生,1944年2月生,专长书法。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赛并获奖,入编《中国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书法篆刻精品大全》等书。现为德州地区书协会员,德州地区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山东齐鲁书画研究院研究员。

潘义禄  男1930年6月生,大专文化,广西荔浦人。现任广西阳朔画院院长。专业特长:国画山水。 主要简历与贡献:9岁时迁居阳朔,1951年起先后在阳朔、荔浦县中小不任美术教师,1980年调阳朔县图书馆任美术专职干部,1983年退休。自幼受百里漓江奇山秀水的熏陶,爱好丹青,走自学成才之道。“取法贤者,师法自然”为学习绘画的座右铭先习西画,70年代后专攻国画山水,尤以漓江山水见长。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融西画技法力求形神兼备雅俗共赏。作品于1956年便参加桂林市国庆画展获二等奖,此后历年多次选送法、日、韩等国画展和参加全国、省(市)级画展多次获奖。曾在北京、桂林、深圳、香港、西贡等地举办二十余次画展。百余幅作品分别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或收入画集。曾应邀为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和国家首长的厅室作车陈列和收藏。40米国画长卷《阳朔揽胜》94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95年广西电视台以《山不灵秀育艺才》为题录制并播放了专题片。98年广西邮资票品局特约绘制了一套(10幅)阳朔名胜明信片出版发行,同年6月上海文史集邮研究所以《中国当代文化名人》为题出版发行了一枚纪念信封。99年国画山水分别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领衔主办的庆建国五十周年、迎澳门回归画展获优秀奖,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书画展获优秀奖,并分别收入书画专集。现为中国美术这协会广西分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0 收藏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