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靖之:一个典型的北京文化地产人

潘靖之
嘉美风尚中心企划总监 潘靖之

初识潘靖之,他说,你们杂志我仔细看过,有些栏目和版面如……若改进后会更好

再见潘靖之,他说,小张,文章中涉及嘉美项目定位时用的词汇要统一表述为……

第N次见潘靖之是在夜里两点,我、东方博文广告公司设计师和文案与他一起,一次又一次修改《嘉美风尚中心样板间赏析》的最后版面,直至凌晨五点定稿并立即发片到印厂……

潘靖之承认,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唯美的态度与生俱来,甚至有点苛责,任何事情不做到最好绝不收手。他要求自己的团队一定是最棒的、最专业的,最好都是工作狂,但是又要生活得很乐观。探问之下,果然原来是A型血,还是A型血的摩羯座。

怪不得啊!

唯美态度与生俱来

潘靖之说追求完美并非是和自己较真,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性格,即使是上学的时候,衣服上任何小的污点都绝不会勉强穿出去,任何事情一定要都要做到完美自己才放心。

他会为选一块外墙瓷砖与工作伙伴走遍北京建材城,走过许多品牌店,一遍一遍地研究色卡,校对瓷砖的颜色和质地,在看过所有的样品后,仍然找不到最合适的瓷砖色版,他甚至找来一大堆时尚书籍,自己在里面寻找适合的复合色,让生产商特别生产。为慎重起见,潘靖之在最后瓷砖样品的确定色卡上郑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且揣了一角色卡的底片放在自己公事包里,以供校验之需。在嘉美风尚中心大量的建材选型、装修装饰样品上,潘靖之这样留下的签名不计其数,嘉美风尚中心的品质在这些签名中可以略窥一二。而正是这种苛求的完美主义做法,使嘉美风尚中心的产品,即使是边角细节也尽量让人无从挑剔。在潘靖之以异常审慎的态度在瓷砖上签下自己名字的时候,也把嘉美风尚中心未来品质一并签下了。

而让记者亲眼见识到、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潘靖之对宣传推广文字的重视。只要是和他合作过媒体记者,都会感慨于他对发表的每一个字都极其重视的态度,甚至因为他修改的地方较少而沾沾自喜。

去年冬天,为确定一篇《嘉美样板间赏析》的稿子,我到嘉美风尚中心的广告公司东方博文,和负责嘉美风尚中心案子的平面设计师、文案做最后的沟通。夜里两点,潘靖之从另一个工作地点结束工作后来到东方博文做最后确认。但他推翻了我们之前的文案编辑及版面设计,开始逐字逐句的修改,而后与设计师一起编排版式、校对、出片,而当记者把出片文件送到印厂时已是凌晨五点。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潘靖之在工作的时候状态就是这样,铁人一个,仿佛不知道什么是累,他坦言:当漂亮的完成一项工作后快感是他最为享受的,此时已不知累为何物。

“天道酬勤,然而功夫在细节”。潘靖之如是说。“我们不能将‘于细微处见真功夫’理解成注重微观细节就是工作的全部,宏观战略是非常重要的方向性指针,不容忽略;微观战术及技术决定项目的执行品质,因此同样不容忽略。做地产一定要将战略、战术与技术通通解决,才能被称为操盘,而只有做到这样职业经理人才能称之为房地产操盘人,”潘靖之强调,“一个优秀的地产人、一个优质的地产项目均能体现在‘于细微处见真功夫’” 。

我的团队一定要最专业的

潘靖之的工作原则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但是希望能将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带给工作伙伴一起共勉,力图使工作的整个过程都更加科学又富有成果。

凡事极尽完美才算满意的潘靖之,期望自己和工作团队的专业技能和人格品质都是优秀的,同时合作伙伴也应该是优秀的,作为合作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尽可能寻找到这两种品质兼备的人一起并肩战斗就一定能成就优秀的作品。他说:“选择了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结果,产品品质是由作品人的综合素质来决定的,也就是在选择合作伙伴的那一刻就被决定了。

东方博文广告公司总经理徐长青与潘靖之之间一向交往甚好,但徐长青深谙潘靖之身上典型的工作起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个性,为其组建的项目设计团队抽调的都是公司最好的文案策划及平面设计师。这个设计团队为项目做的广告宣传推广,个性鲜明、深入人心,为嘉美风尚中心的成功入市立下汗马功劳,项目推向市场的火爆影响力是对他们用心工作的最好回报。潘靖之感慨说:“我很高兴在嘉美风尚中心项目的推广初期,就选择了东方博文广告公司,与徐长青、王平这样的专业地产广告人成为合作伙伴,工作在一起非常合拍。从选择这些合作者开始,就奠定了嘉美风尚中心营销成功的重要基础。此外,从产品设计阶段,北京中联环建筑设计所主建筑师向青和柳文汇,德国维思平建筑设计所总经理、建筑师吴钢和主建筑师陈琳,香港巴马丹拿国际设计公司董事长李华武和主建筑师叶维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公司总建筑师薛明等建筑设计界精英人物组成的设计团队,还有嘉美风尚中心发展商“福建大东煌集团北京金冠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整个团队,还有王牌建造商“中铁建设集团”和知名监理公司“中盛工程监理”,商业顾问“中原地产公司”和物业顾问“高力国际公司”,至此,一个全明星整容已经携手为嘉美风尚中心共同描绘了生机勃勃的美好未来。

[Page]

点击查看图片
嘉美风尚中心

我是一个自然主义者,浪漫主义者,人本主义者
   
潘靖之喜欢散文和诗歌,喜欢音乐和绘画,文学上如胡适、梁实秋和冰心的散文,普希金、泰戈尔及徐志摩的诗歌,梵高、雷诺阿的绘画和各个时期的流行音乐……而喜欢散文诗歌的人大多数都是自然与浪漫主义者;文学兼美术的专业背景又使他格外关注周围的人,关注周围圈子中所有能关注到的人,因此潘靖之说:“我是一个自然主义者,浪漫主义者,也是一个人本主义者”。

这种性格在嘉美风尚中心的楼书中可窥得一隅。2005年望京地区新盘、老盘各领风骚,楼书风格林林迥迥形象各异,但是嘉美风尚中心的楼书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精美的楼书中,除了图片,全本都是关于文化、思想、哲理的文字,容积率、绿化率等项目基本信息反而没有出现在其中。潘靖之希望用一种地产文化特有的感染力将购房者吸引到项目现场来,先从思想上产生共鸣再来看项目的规划设计细节,潘靖之坚持说,“‘以人为本’,这种感知上的共振非常重要”。因为现场的建筑沙盘、广告展板已经是细致的说明书,所有的技术经济指标一目了然,所有的配套配置清清楚楚,所以楼书就不必急着做成说明书,应率先发出感性的呼唤,寻找一群懂得享受品味生活的人们聚焦“嘉美”……

无论是做“嘉美风尚中心”这样一个综合体项目,还是做其他任何一个房地产项目,潘靖之都认为,“感性思考、理性行动”是最后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在所有与地产文化、概念有关的问题上,感性的思考可以充分挖掘项目的亮点,在设计与创意的过程中让大家得到视觉的享受和心理的兴奋,然后在生产和销售的执行过程中、在可控的开发成本范围内再将产品与营销做到极致,切切实实的以“人”为中心,最终尽可能满足人们的诸多需求。

其实,从这种工作方式中,我们可以揣摩,潘靖之是一个有点理想化的地产人,而且,他把这种理想化付诸行动,而且,他还要最完美的效果。我们说潘总是想得比谁都多、工作比谁都细、活的比谁都累,他说:“我的确想得比较多、工作也比较细,但是我生活得很快乐、很有激情”。也许喜欢文学、喜欢艺术的潘靖之会选择房地产行业,不仅因为可以欣赏到美、感受到美,还因为可以成为美的缔造者。参与地产的产品形态、产品概念、形象包装和广告设计的创意思考,可以让潘靖之尽情发挥自己的长处,将自己对于美的感受和理解通过建筑来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房地产职业人士,参与到城市建设中,让自己参与创造的建筑成为作品,为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增添一份美丽,给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带来幸福和欢乐,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既要有心,又要有品

潘靖之一直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与品性是相联的,只有才德兼俱,才能做好一个项目。

他自己是一个好强、比较强势的人,好胜、有不断想赢的欲望。所以他即便是在遇上挫折时也不会气馁,反而愈挫愈勇,乐观的态度总能让他在面对困难时激发起必胜的信心。他助人为乐、广交朋友的性格使他在来到北京的3年时间里就结识了很多朋友,不仅有地产圈的,而且有来自媒体的、其他行业的,他对朋友很真诚,很率性。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潘靖之的交际圈子都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彼此相互认知、相互感知,在这圈人当中,他总是以自己自然、率真的个性去感染别人。

“我的行为准则是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坚持做端正的人,只要是真理我都坚持”,潘靖之说。在做房地产的过程中,他尊重商业规则,他还一直认为“尊重专家,尊重同行,尊重媒体,尊重市场和消费者,就是尊重自己;做房地产应以真诚务实的态度往正确的方向走”,潘靖之坚持“既要有心、又要有品”的生存方式和行为准则。

我是一个正派的地产人

“文科出身,对文学和艺术有着特殊的偏爱,任过教、下过海、做过老板,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房地产圈,一进入就从老总做起,现在依然是老总,但是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出色的地产人,尤其希望在职业生涯中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地产人。”

潘靖之心目中对职业地产人士有这样一个标准:

首先,要科学。要有坚定的信念、统一的目标,以一种开放型的创新模式,紧紧围绕一个事业核心和领导核心,组成有战斗力的团队并肩作战;

其次,要理性。并不是说南派发展商做事都细致,但是南方人对产品的认知和塑造相对来说要比较理性一些,这样就会使感性的泡沫成分大大降低,显露在人们面前的都是一些直观的东西,都是一些触手可及无需多言就能够明明白白的东西;

第三,要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既是对项目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这就是为什么潘靖之不愿在推广中过多描述项目而只谈论文化的原因,他想让购房者来到售楼处里实实在在去了解项目的具体细节,体会社区未来的人文环境,而不是通过楼书获取一个虚幻的感觉。他说:“嘉美风尚中心能在房地产新政陆续出台后的市场冷背景下受到购房者的欢迎,就是源于发展商对市场准则的尊重、对客户需求的负责和对运作细节的认真”。

第四,做事踏实、诚恳。在潘靖之看来,“用建造出来的事实成果作为我们对外界目标客户传递的焦点信息,用现象让客户找到感觉,因而产生信任感,是市场推广策略中最为有效的核心动力。”在当今社会的商业环境下,用实际成果来感召客户,以实际行动来建立与客户之间的信任机制,是最难得的。而采用这种方式做市场,也必然会得到意料之中的市场成效。

第五,要讲诚信,走“普惠大众”的人生道路……

第六,要对团体具有公心,要对社会富有爱心……

“我是一个正派的地产人”。潘靖之这样总结自己。

 “我希望在这个行业里做一个讲道德、高品质的人,并通过我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投入,为城市发展增添一份绵薄之力,因为建筑永远是城市化建设的一个标志性话题”。

只要有心,只要有品,成功不是偶然的!

0 收藏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