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瑶 工程师。男,1942年12月出生,云南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昆明工学院。现任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思茅地区工作委员会教科文卫处处长,工委委员。主要业绩:致力于科技业务和科技管理工作,曾在化工部第五设计院从事石油化工设计,完成设计10多项。80年代起进行钾盐开发研究、卜菠烯资源开发研究、科技情报研究。曾任思茅地区行署科委副主任。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努力健全和完善全区乡镇科技体系;组织编制和实施科技计划;组织评审奖励科技成果;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科技,促进科技扶贫;加强科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参加中国自制大型砂子炉裂解装置设计,获科技成果奖;引进玻璃钢家具新工艺生产线,获云南省科技咨询项目三等奖;承担完成“思茅地区曲流布料沼汽地推广示范”课题,获云南省星火科技成果三等奖、思茅地区行政公署科技进步二等奖。撰有《空气冷却器在砂子炉裂解装置设计中的设计及应用》、《¥一蒎烯分馏工艺技术经济探讨》、《企业科技进步推动了横向联合》、《依靠科学技术振兴思茅经济》等论文30多篇,在《云南科技管理》等省、地刊物上发表。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国工程师大辞典》、《世界科技咨询专家》、《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百年人物篇》、《当代中国人才库》等。
潘 泉 男,1927年出生,安徽无长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校。曾任安徽省蚌埠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业绩:1943年参加革命,先后任淮南银行出纳会计、华中银行总金库总出纳、发行局出纳、会计,江淮银行总出纳课长。战争年代曾多次参加武装缉私,并承担筹集资财、护送转移金银货币等任务。1949年调任中国人民银行蚌埠金库主任,后任市人民银行行长。1957年后任蚌埠市委、蚌埠地委财贸部副部长,先后兼市人民银行及专区人民银行行长、市商业局局长、书记。1973年历任市城管会副主任、市建委副主任兼市城建局党委书记、局长。1982年起任蚌埠淮河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办公室主任。曾被选为市政协第七、八届常委。1993年离休。离休后兼任市地理学会顾问、安庆蚌埠成人综合中专学校名誉校长。撰写的《蚌埠解放初期金融工作回顾》一文,刊登于蚌埠政协专刊。
潘炳忠 男,1963年7月出生,河北青县人。中共党员。现任河北省青县清州镇职官屯党总支书记,耿官屯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总经理。主要业绩:任职几年来,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带领村民创建了县和市命名的“明星小康村”、“亿元村”;工农业总产值逐年递增,1997年达到了1.l亿元,集体企业完成利税3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527元、人均占有集体收入740元。努力为村民办实事,1994年以来,由集体出资近500万元,先后机械化挖掘沟渠6000余米,硬化街道15条共8000米,铺设喷灌示范区600亩,安装了200门程控电话电缆及有线电视接收塔,每年无偿为每个村民提供化肥、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扶持需要建住宅房的村民每户3万余块建房用砖及部分用工费;1998年投入近70万元建成一座高标准小学教学楼,投资200万元打农田用深机井10眼,并安装喷灌、流灌等农田水利设施;1999年投资310万元、占地340亩,营造“青青”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0个温室和100个冷棚的“双百工程”,水通棚室、电通棚室、道路全部进行硬化,鼓励村民租赁经营,并聘请蔬菜专家无偿为菜农提供技术服务。其个人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1996年被共青团沧州市与沧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评为沧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被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省科委授予河北省优秀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其业绩曾被载入《中国当代杰出青年大典》。
潘长学 政工师。男,1961年2月出生,河北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现任吉林省白城线桥大修段工会主席。主要业绩:1980年参加工作,历任白城铁路分局白城车辆段工人、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工会副主席、分局工会秘书等职。先后在《沈阳铁道报》、批铁工运》、《沈铁政工》、《铁路工运》及白城分局的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诗歌、报告文学。新闻稿件等。长期从事政工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政工工作管理经验。参加工作后,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担任什么职务,都能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爱憎分明,廉洁奉公,关心职工,知人善任,为人正直,处事公道,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工作出色,成绩突出,曾获得局优秀工会工作者,1998年荣立抗洪抢险三等功、被授予1999年分局优秀领导干部等称号。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始终把搞好领导班子团结,推动事业发展当作工作目标。对工会工作常抓不懈,使其所领导的工会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干部群众的拥护。在《当代中国改革与建设文库》一书,发表了论文《巩固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对策》。
潘定光 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男,1943年6月出生,广东潮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广东交通学校。现任广东省潮州高速公路公司总经理,兼潮州市计量测试学会公路学会副会长。主要业绩: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工作方法严谨,勤奋好学康真务实,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得到上级领导与群众的一致肯定,并给予高度评价,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主持设计的《潮安磷溪大桥工程》获1997年度潮州市科技进步奖并入编《潮州年鉴》。在此文前曾独立设计或施工大型桥梁多座,切实做到设计创新、造型美观、质量优良。其中饶平黄岗大桥、潮安明潭大桥、惠来隆江大桥人选广东《桥》画册。采用市场经济手段,注重生产实际,提出公路养护内部承包责任制实施细则30条。达到科学管理、低耗高效,实现公路平整畅通,在潮汕三市普结硕果。结合个人多年实践,撰写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建立三级质监体系是基本建设技术监督走向国际管理模式的途径》一文发表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文选》一书中,荣获全国改革开放与科教兴国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并在大会上宣读。《实施科学管理促进公路养护现代化》、《贵州云南公路管理考察报告》入选国家大中型企业(交通)领导干部培训优秀论文集,并在教学展览上展出。论文《磷溪大桥设计与实践》被潮州市公路系统评为一等奖。撰写编辑的《质量管理手册》受广东省技监局评审通过,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潘广仁 男,1948年4月出生,山东寿光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现任职于山东省潍坊肉联厂,兽医师。主要业绩:1967年毕业于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1968-1971年在陆军某师军马所工作。1971年至今一直在山东省潍坊肉联厂工作。1986年参加商业部在杭州商学院举办的第一批工商企业出国进修人员的英语培训班并取得国家经委经济干部教育局颁发的英语考试合格证书。1993年曾赴韩国考察。通过34年的肉类检疫和兽医管理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广鉴定了新成果和新技术,主持制定了企业的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参加了山东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并按标准实施,1989年取得了省级肉类制品评委的资格,并多次参加肉类食品的评比鉴定。曾担任过世界风筝都双十佳食品博览会的评委和山东省得利斯集团填补国内空白的肉食系列产品鉴定的评委。曾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技术论文12篇,曾获省级优秀论文奖。《肉类市场管理与人畜共患病的控制》被编入《首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同时被编入《跨世纪发展战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论文选粹》,编辑部认为此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在工作中曾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1990年被评为全市商委系统企业管理先进工作者;1994年被评为潍坊市优秀质量工作者;1991年在担任山东省肉制品加工中级技术培训班教师,共培训肉制品加工中级技术人员206名。
潘洪文 男,1939年11月出生,山西襄汾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山西省曲沃中学校。曾任襄汾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兼党总支书记。现任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校长兼支部书记,兼任山西省中专学校研究会理事,山西省工商学会理事。主要业绩:1976-1984年在襄汾县大邓人民公社任党委书记期间,致力于半山丘陵地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为临汾地区特定的深井开发区。为了更好地发展水利事业,坚持走“以水促副、以副保水”的大力发展水利企业的路子,使“大邓深井灌区”荣获国家农牧渔业部颁发的“铜牌奖”。1984-1989年在襄汾县工商管理局任局长期间,县局连续3年被评为县、地、省先进单位。县工商局、县个体劳动协会、邓庄塔山集贸市场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单位。1987年作为全省两个先进县级局的代表之一在北京参加了“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首届汉先表彰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的接见。1989年入编《中国企业家传记辞典》。在襄汾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工作期间,1990年参加了“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人教处长、学校校长培训班”;1988年参加了“全省工商系统岗位职务培训论证会”,在会上的发言,博得了极好的评价;1999年参加了由国家教委组织的“教育改革培训班”。曾参加编辑《简明中国工商行政管理辞典》、《工商企业与工商行政管理》、《假冒伪劣商品鉴别与投诉》、《普结教程》等专著。
潘惠孙 男,1951年出生,浙江金华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浙江金华高峰建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金华市要城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金华市竹马乡向家源村党支部书记。主要业绩:1999年创建了浙江金华高峰建材实业有限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经营举措。投资金华市婺城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成功收购金华市第二福利厂,并安置所有的残疾职工就业;投资创办了年产20万吨建筑石料的金华市北山矿业有限公司;在市政府举办的矿山开采公开拍卖会上一举成功竞标夺得年产40万吨矿石金华玲戏岩矿山的开采经营权。公司现拥有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安置残疾人100余名,是金华市本级的重点骨干企业、金华市重点福利企业。在其努力下,原本贫穷落后的向家源村改变了旧模样,村集体先后投入100万余元,用于村文明福利建设,使原本的泥污小路变成了现今的水泥路,家家安装了有线电视,改造后的村自来水工程,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创办了老年活动室,并每人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零用钱,使村中的每位老人都能够安度晚年。在3年多的时间里,向家源村一跃成为金华市屈指可数的电话村,并被列为浙江省旧村改造示范村之一。个人先后被评为金华市优秀共产党员、金华市农村奔小康带头人,被评为金华市优秀厂长、经理,被选为中共金华市第三次党代会代表,1997年被评为金华市劳动模范、浙江省发展散装水泥先进工作者、金华市先进党支部书记、浙江省劳动模范并当选为婺城区人大代表。其家庭1997年被评为“金华市十佳美好家庭”,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新家庭示范户”。
潘家裕 高级经济师。男,1944年7月出生,海南文昌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广东省委党校。现任中共海南省供销合作联社委员会副书记,海南省供销合作联社副主任,海南省供销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海南省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主要业绩:从事经济工作30多年,曾担任统计员、科员、副科长、科长,海南行政区供销合作联社副主任、海南行政区供销发展总公司总经理,海南省供销合作联社系统工会主席,为供销合作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结合实际工作研究供销合作经济理论,撰写300多篇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现实指导意义的论文,分别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被选编入56本论文选集出版,主编出版《供销合作社基本知识手册》、《绿色金光——海南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两本书,被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授予对供销合作经济理论研究有重要贡献者荣誉称号。
潘结生 高级工程师。男,1945年9月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武汉市建筑工程学校,1983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任湖北省武汉机场综合发展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兼任武汉市江汉区人大代表。主要业绩:其主持建设的武汉石油化工厂等7项士建工程被评为武汉市全优工程。负责组织建设武汉中德长江啤酒厂专家楼等4项工程,因按期优质建成,获德国专家好评。在国家“七五”重点工程汉口新火车站的建设中,作为土建工程的负责人,对主站房的桩基、屋面等主要项目做了大量的经济论证,并在主持铁路综合楼、地下商业城、站前广场等项目的建设中任工程监理负责人,率先实行工程建设监理的试点,取得了保证工程质量你快工程进度的良好效果。在担任国家“八五”重点工程——武汉天河机场(国家4E国际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程处长、现场指挥期间,完成了武汉市政府确定天河机场3年建成的目标,武汉天河机场国家验收委员会对天河机场106个单项工程进行了总验收,其中63个单项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其余单项工程全部合格。在武汉市政府与香港新世界集团合作兴建的“康居工程”常青花园工程中,担任武汉市常青花园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建设的一期工程40万m2的康居楼经市质监部门验收,其结构优良率达到93%。在担任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期间,在该工程筹备工作中,组织了建设方案的制定和预可性研究、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河床演变及河工模型实验、通航尺度论证、桥区地震危险性分析、武汉市交通流量预测等工作,力争2000年底报国家计委批准立项。
评论 (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