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基,中学教师,1945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1968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曾
任眉山县英语研究会理事长,2001年退休。
1985年开始涉足摄影,现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通讯地址:四川省眉山市东坡镇大北街261号
《 走 亲 戚 》 入选第26届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影展
《 外 婆 桥 》 第十届佳能杯“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二等奖
《 雪花飘飘》 黄河流域九省区第五届“大河上下”影赛一等奖
《 共 享 》 2004中国.丽水国际摄影大赛铜奖
邮 编:620020
电 话:0833-8227116
传 真:0833-8227116
手 机:13990320910
乡 村 儿 童
潘 国 基
“童年是美好的。”富人这样说,穷人也这样说。哪怕一贫如洗,缺衣少食,童年的时光永远让人怀念,因为儿童拥有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真、善、美。
真、善、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人到老年,经历了人生的蹉跎坎坷,见识了无数真真假假,更加渴望真情真心更加珍爱真、善、美。什麽最真?儿童的心;什麽最善?儿童的心;什麽最美?还是儿童的心。“童子无忌”,真也;“童子无邪”,善也;至真至善的童心岂不是最美的麽?
我拍摄乡村儿童,正是出自对真、善、美的全心追求。乡村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时时吸引着我的镜头。我我愿用手中的相机,向孩子们倾注我心中无尽的真爱。
幸福的人们,请不要忘记,在西部乡村中还有这样一些儿童:他们和我们的孩子一样聪明可爱,一样有权享有幸福, 然而却过着艰辛的日子。他们被迫失学,小小年纪就不得不挑起生活的担子……
辛劳,磨破了稚嫩的肩膀 奔跑在村道上
生活,压弯了脆弱的脊梁 向着校旗招展的山冈
笑容,荡漾在脸上 就像城里娃
却令我黯然神伤 一路欢笑,歌声飞扬
……
多想看见
你们背上小书包
穿着新衣裳
![]() |
外婆桥
![]() |
莲娃
![]() |
共享
![]() |
雪花飘飘
![]() |
川江晨牧
![]() |
莲塘戏水
![]() |
快乐小子
![]() |
走过
![]() |
农夫之子
![]() |
割稻子的小孩
![]() |
拉煤渣的孩子
![]() |
随父亲打工的孩子
![]() |
潘国基
从成都驱车沿成乐高速公路向南急驰,一小时左右便到达历史文化名城眉山。眉山古称眉州,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故里,城里的三苏祠便是三苏父子的故居。从三苏祠附近乘 2 路公交车出东门仅数百米就到了横跨岷江的大桥上,这里便是观看鸭景的好地方。
养鸭是眉山的传统产业。眉山鸭个头大,肉质好,成渝两地及周边县、市每年都从眉山收购大批肉鸭,加工成板鸭、樟茶鸭、甜皮鸭、鸭肉罐头及各种鲜鸭菜肴供应市场。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眉山岷江两岸养鸭的农户越来越多,好些人家在江里放养了群鸭。其中有一代姓人家养的鸭子最多,常年保持在3000-5000只之间。刚开始养的是本地麻鸭,1999年换成了个头肥、出肉率高、产蛋量大的白色优良品种。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站在岷江大桥上俯看,晚归的鸭群逆水列队而来,牧鸭者乘一叶小舟随后驱赶。鸭群顺着曲折的水流蜿蜒回旋,时合时分,形成各种有趣的阵形。远处天边夕阳映照,大江撒满金辉,但见银白色的鸭群映着碧蓝的江水,时而排成戏水长龙,时而形似鹰击长空,时而化作翩跹舞女,时而变为戏风鱼翁……此情此景如诗如画、如歌如梦,怎不令人心神激荡。每当风和日丽、水光潋滟的日子,岷江大桥上总是游人如织。更有一拨拨远道而来的摄影家扛着长“枪”短“炮”在那里狂拍鸭景,就连匆匆赶路的行人也纷纷下车,驻足观赏。
到眉山观鸭景以,春、夏、秋三 季为佳。春来江水碧如蓝,两岸菜花金灿灿。如果你喜欢摄影,不妨起个早,守侯在西岸的鸭棚子边上。当朝阳喷薄欲出,群鸭出巢,涌向江中之际,以菜花作前景,拍逆光中鸭群流动,轻舟逐浪,好一幅春江牧鸭的瑰丽画卷。夏日江水滔滔,冲浴着岸边绿草,鸭群似滚滚银潮在江中涌动,放鸭人驾舟踏浪,迂回盘旋其间。此时,远看大桥雄跨两岸,近观满江银潮奔涌,场面极为壮观。待到秋风起兮云飞扬,观鸭的黄金季节也随之来临。最佳观看地点就在东门外的岷江大桥上,居高临下,大有从飞机上往下看的感觉。
小提示
1. 前往眉山观鸭景,最好先与当地人取得联系,因为鸭群不是每天都在同一个地方放牧。
2. 交通: 眉山城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界于岷江与成乐高速公路之间,北至成都70公里,南距乐山、峨眉60公里,境内有三苏祠、瓦屋山、黑龙滩千岛湖、彭祖山等风景名胜区。每天有数十趟直达班车从成都旅游客运站开往眉山,车费18元,车程1小时。从眉山市中心乘2路公交车到东门外岷江大桥(1号桥),每10分钟一趟,车费1元。眉山的出租车起价2元,每公里1.4元。从客运中心站打的到大桥只需4-5元。
3. 食宿:眉山城里餐馆林立,从几元一份的小炒到几百元的大菜一应俱全。香酥鸭、盐水鸭、清蒸鸭等鸭系列菜肴及以苏东坡名字命名的“东坡肘子”、“东坡鱼”等颇受欢迎。旅社、宾馆众多,高中低档齐备。住小旅馆,20元可包间。星级宾馆的单间在100-400元之间。
![]() |
雄鹰展翅
![]() |
鱼翁戏凤
![]() |
流动的诗
![]() |
春江水暖
![]() |
岷江音画
古 镇 老 人 张 玉 芝
潘 国 基
四川省洪雅县的高庙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一个有名的古镇。古镇有三条老街:上街、下街和横街,张玉芝老人就住在三条街的交汇处,她的门前就是米市,逢场天她就在门口称“公平秤”。老人今年75岁了,还能把六七十斤重的粮袋提起来挂上秤钩。每次我到高庙去,都要给她照相,和她聊天;见我称赞她能干、身体好,老人摇摇头说:“不行了,我这是没有办法,硬撑着干的……”
提起张玉芝,邻居们都说她的命苦,年轻时没过上好日子,老了还要挣钱养老伴。她的老伴徐光辉今年85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她照顾。老人养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几年前就死了;老二当过和尚,现在还俗在家,没有工作;老三涉毒被抓,身陷囹圄;女儿在车站摆水果摊,收入微薄。儿女们自顾不暇,不能为母亲分忧,生活的重担全压在这个75岁的老人身上:种地、称秤、拾煤渣、拣废铁……终日操劳,几能温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辛 劳
潘 国 基
中国有九亿农民,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农民,这全国最大的群体的生活状况,不只是社会
问题或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他们或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作;或是打工卖力,干着城里人不屑的脏活重活;或是推车挑担做小生意,栉风沐雨,沿街叫卖……终是收入微薄,度日维艰,农民走向富裕的路还相当长。
![]() |
矿工
![]() |
窑工
![]() |
喝水的窑工
![]() |
搬运工
![]() |
打工的农妇
![]() |
峨眉山背夫
![]() |
老艄翁
![]() |
挖地的老人
辛 劳 2
潘 国 基
中国有九亿农民,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农民,这全国最大的群体的生活状况,不只是社会
问题或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他们或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作;或是打工卖力,干着城里人不屑的脏活重活;或是推车挑担做小生意,栉风沐雨,沿街叫卖……终是收入微薄,度日维艰,农民走向富裕的路还相当长。
![]() |
筛炉灰
![]() |
疲惫的女货郎
![]() |
立交桥下
![]() |
平整秧田
![]() |
雨中
![]() |
运砖坯
![]() |
独臂山民
评论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