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世界潘氏》

 我是县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2007年4月就注册潘氏宗亲网的,但注册了以后却很少上。因为工作太忙,在政府办负责联系工业系统的工作,交通、供电、煤炭、经贸、石油工业项目多,而且联系安全生产,任务是繁重的,上网都是为了工作,在办公室连报纸都很少看。今年2月,我们县发生了一起较大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爆炸事件,3月又发生一起砂石厂爆炸事件,这是我联系安全生产十多年来所没有遇到的。我因此受到一个行政警告处分,虽然说半年就可以解除,但我还是想不通,因为我认为政府办在安全生产上根本没有什么监管职责,如果说在处理文件、明传不及时,或者在上报时出现迟报、瞒报还说得过去。处分文件下来的时候,我呆在家里不干政府办的工作了,因为我只是人防办主任,搞政府办的工作是“偏悄悄来干的”,名不正,言不顺,我想单独搞人防工作要轻松些。我于是有时间又点到了潘氏宗亲网了。从此,与宗亲网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在宗网上了解了《世界潘氏》。这与我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根问祖和热爱潘氏文化真是趣味相投。我不仅在宗亲网上开辟了空间,而且订了两份《世界潘氏》,这使我又开始了探索潘氏文化的漫漫旅程。我不仅上宗亲网,订《世界潘氏》,还千里迢迢参加了四川省的潘氏商会筹备会。

       我认为《世界潘氏》办得还是很成功的。一是它成为了世界潘氏特别是中国潘氏联系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中国的潘氏和从中国出去的潘氏,通过这个刊物得到了联系和交流。中国潘氏、香港潘氏、澳门潘氏、台湾潘氏、韩国潘氏、美国潘氏、越南潘氏、菲律宾潘氏、泰国潘氏等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潘氏文化,都在这里得到了融合。我真的被《联合国秘书长致世界潘氏家族全体大会的贺电》打动了,潘立成副秘书长的严谨和潘统英会长的胆识,让这篇贺电能与宗亲见面,意义重大。作为一个联合国秘书长,可以而且没有必要为一个层次不高、规模不大的群团组织发贺电,但他还是认真的对待。作为一个韩国人,他肯定热爱他的国家,但作为一个潘氏家族的成员,我想他同样感到自豪和骄傲。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热爱家乡,不热爱民族,怎么谈得上热爱自己的祖国?同样,一个人,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家族,不热爱自己的国家,就谈不上热爱这个世界。作为一个联合国秘书长,能看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甚至不同民族的潘氏走在一起,这种意义是非凡的。它是使世界走向大同、走向和谐的象征。我想这也是他所追求的和谐世界,而这个和谐世界,就从他的家族开始的。他的贺电,不仅是我们应当好好学习的外交杰作,而且可以说是我们潘氏的一篇战斗檄文,它将鼓舞我们潘氏家族为了这个世界的和平和繁荣而努力奋斗。二是它成为潘氏宗亲施展才华的平台。我们所认识的潘氏,历史的人物和当今的各界名流,通可以通过这个刊物得到了解。我所了解的潘基文,潘汉年和历史上的潘岳,潘美,潘任等杰出人物,更详尽的资料还是从这里得到的。《世界潘氏》,让我们了解到当今社会,我们潘氏家族所算的地位和潘氏家族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潘氏现在有上千万人口,在中国百家姓中排名已是第37位。从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的名单中,就可以看出我们潘氏家族在当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潘基文、潘维刚、潘石屹、潘以和、潘方仁、潘长江等就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他们将激励潘氏家族的子孙后代沿着他们的脚步,去创造更新更高的业绩。《世界潘氏》,不仅是我们年青潘氏宗亲应该阅读的杂志,它能让年青人更多了解潘氏的历史,也应当成为中老年潘氏一饱眼福的刊物,它还能让很多不会上网的中老年宗亲们,能了解潘氏当今在各个领域发展的现状。三是它为潘氏宗亲寻根问祖以及编辑《世界潘氏家谱》提供丰富详细的资料。从这个刊物,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潘氏发展变迁的大致过程。各地始祖迁移的情况,给我们提供了寻根问祖的线索。从各地的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各个支脉分支的情况。编辑《世界潘氏总谱》我并不反对,但谈何容易。我认为现实一点的,最好是先编一本《世界潘氏简谱》,把各国的潘氏、中国各地区的潘氏、甚至把各个地区潘氏聚居的情况、各个民族潘氏的情况,以及古今中外潘氏的历史名人,作一个比较系统的介绍,这是最现实的,也是最能够聚集潘氏的力量来完成的。只要《世界潘氏》开辟这样的专栏,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完成,而且会水到渠成的。然后让后人在《世界潘氏简谱》的基础上努力,在各省的《潘氏家谱》完成以后,再把各国的《潘氏家谱》综合在一起,就成《世界潘氏总谱》了。

       当然,目前《世界潘氏》刚创刊,同样有它欠缺的地方。正如有的宗亲提出的,它的代表性,还有待扩展,不能局面在几个地方和几个人的篇幅。潘氏也是一个大姓,我从宗亲网上了解,茂名据说有48万人口,就有10万以上的潘氏,苏州被称为潘半城。潘氏分布在全国各地,各地的情况都需要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潘氏宗亲加入到编辑《世界潘氏》的行列,呵护这棵刚刚茁壮成长的幼苗。正视目前编辑《世界潘氏》,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个是稿源的问题,二是面临经费不足的困难。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潘氏家族也是中国百家姓中重要的一员,它的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让我们潘氏家族经历了迁徙几千年的雪雨风霜以后,又能聚集在一起,这也是一个民族开始实现伟大复兴的盛世。我们必须携手并肩,共同来追寻我们的祖先,共同来创造我们的家族文化,共同来书写我们潘氏家族的历史。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而善良的,我们的文化也是灿烂多姿多彩的,我们的历史也一定是辉煌的。

0 收藏

评论 (4)

欢迎加入潘氏QQ群15018650
潘吉丁 #1 楼 2009-11-01 11:35
花时间写这么长的文字,值得赞赏!文章用意真诚务实!
潘庆金 #2 楼 2009-11-01 19:55
四川潘氏商会,四川潘氏文化研究会(筹)成立会上,我有幸与吉丁相识,他是一位有知识,有热情并热爱宗亲的热心人,定能为发掘,整理,弘扬,传播潘氏文化作出贡献!
月城老潘 #3 楼 2009-11-02 17:00
同是潘氏子孙,为发掘弘扬吾族文化,我辈义不容贷,我也很想参加吾族的文化活动,认识一下吾族的贤达能人,近日上宗亲网,觉得真正热衷本族文化的人太少
潘松宝 #4 楼 2009-11-02 20:2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