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与杨业关系

据《宋史.杨业传》记载,杨业,并州太原人……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灭北汉时,杨业降于宋。宋太宗以杨业老于边事,遂授他为郑州防御使,后改任知代州驻泊兵马部署。当时潘美为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杨业成为潘美手下一员部将。到雍熙三年(986年)杨业在陈家谷兵被擒三日死,两人一起共同共事长达7年之久。

在他两人合作期间,曾取得了几次大的胜利,雍熙三个北伐中,势如破竹,一举拿下四州,从这方面看,他们二人应该不存在不和的事。

有人认为《宋史.杨业传》中的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虽没有指明,其实就是指潘美。这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查《二十五史》(现代版)等有关书籍,专家对“主将戍边者多忌之”的译文是“许多戍守边疆的主将嫉妒杨业”。可见“主将戍边者多忌之”并不是说的主帅潘美。
                       

潘美与杨业在长达7年的时间内,两人关系如何,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宋史中是找不到他二人不睦的记载。因此,说潘美与杨业关系不睦没有历史依据的。

 

0 收藏

评论 (4)

  找不到不睦的记载?怎么可能?潘美曾上书毁谤杨业,只是赵光义没轻信,反而把潘美写的东西原封不动地退给了杨业。
  还有,在那场北伐中,《辽史》中对杨业的重视远远超过潘美(尽管潘美职位远远高过杨业),但在《宋史》中,则对杨业基本没怎么提,这也说明潘美在朝中势力太大,对杨业抢功太过。
匿名 #1 楼 2011-05-07 17:55
  潘美此人功劳是非常大的,但人品不佳,是毫无疑问的。陈家谷之战,杨业的死,他负主要责任。至于王侁,他怎么敢不把潘美放在眼里?事后表现中也是如此,他丝毫没敢为脱责对潘不利,反上书替他洗脱,倒把脏水泼在冤死的杨业身上,因为他很明白潘美的势力之大,心机之毒。若非当时和杨业同为降将的刘吉冒死为杨业洗冤,杨业死后定然还受不白之冤。结果,“潘刘王”三人中,最弱势的王侁当了替罪羊(但后来又被起用并升了官)。
匿名 #2 楼 2011-05-07 18:01
1、2楼网友:
1、《宋史杨业传》上虽有“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之记载,但只要有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人都知道,原文可中明明有 “多”、”有”、“ 皆”三个字,表明”主将戍边者”并不是一个人, “潜上谤书”者也不只是一人。显然把它理解为“潘美曾上书毁谤杨业”是对原文的曲解。
潘德富 #3 楼 2011-05-15 21:25
监军是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的,能“与统帅分庭抗礼”。《史记•司马穰苴传》:“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旧唐书•高力士传》:“监军则权过节度,出使则列郡辟易。” 郭沫若 《海涛集•涂家埠》:“照官制,党代表和总指挥是平行的,而且有监军的任务。”历史上监军误事并不少见。《宋史刘文裕 》载:“岁余,上知业之陷由王侁”。可知,王侁对杨业之死责任非常清楚,而不是“当了替罪羊”。
潘德富 #4 楼 2011-05-15 21:5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