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群里看到潘更生撰写的《祸乱家族该当何罪》一文,觉得此文写得很好,所以收录在此,以备阅览。
祸乱家族
该当何罪
一本研究姓氏的书,只有得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宗亲的认可,才是好书,如果遭到绝大多数宗亲的否定和反对,那就肯定不是一本好书。《潘氏源流史》就是这样一本遭到绝大多数宗亲否定和反对的书,所以它肯定是一本坏书,这是不容置疑的。
首先,《潘氏源流史》罔顾历史事实,胡编乱造,篡改、歪曲潘氏历史,遭到绝大多数宗亲的反对,所以《潘氏源流史》肯定是一本坏书。或曰一株大毒草。之所以说《潘氏源流史》是一本坏书,一株大毒草,原因如下:
一是,潘望生把季孙公的出生地当作祖源地,根本不知道得姓地才是祖源地。
一开始,潘望生说:潘氏祖源地在毕公高的封国毕国境内,他的理由是季孙公出生在毕国。最初,在潘望生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得姓地这一概念。后来在与别人的争论中,他才知道得姓地才是祖源地。再后来他甘脆把出生地与得姓地合而为一,说季孙公的出生地就是潘氏得姓地。
据此,他无端否认潘氏祖源地在荥阳,恶毒攻击荥阳宗亲潘建民为建造季孙公墓园所作的贡献。
全国各地的《潘氏族谱》以及各种潘氏资料均记载潘氏祖源地在河南荥阳,荥阳是季孙公的得姓地,死后葬于荥阳金鼎山。而潘望生却说:“毕公高赐毕国潘邑(今日兴平市)予幼子季孙公食采,季孙公以邑为氏。因此,潘氏祖源地在今日兴平市,邑城治所在今日的潘村”。潘望生认为季孙公的出生地毕国在今天陕西的兴平市,因而兴平就是潘氏祖源地,并主张募集资金在那里建立潘氏祖源地纪念碑。其实,据专家考证,陕西兴平根本不是毕国所在地,潘氏得姓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 后,毕公高代替去世的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毕公之子季孙公被毕公派去镇守战略要地洛阳东部的荥阳,史称:荥阳潘水为“潘邑”。也就是说,季孙公到了荥阳之后,“食采于潘,因以为氏”,这说明季孙公此时才正式得姓,所以潘氏得姓始于荥阳,并非兴平。可以说,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所以全国各地的《潘氏族谱》都记载,荥阳是潘氏根之所在,决不是空穴来风。而潘望生把出生地混同于得姓地,只能说明他愚蠢无知。无论是囗耳相传,还是潘氏老谱的记载,都说潘氏脉派,源于荥阳。而潘望生却以否定老祖宗为荣!
季孙公乃毕公高之幼子,出生于毕国,这也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潘望生之所以主张潘氏祖源地在陕西境内,其理由就是基于季孙公出生在陕西。其实潘望生根本就不知道潘氏祖源地究竟在陕西的什么地方。他最初只是泛泛地说,潘氏祖源地在咸阳境内,究竟在咸阳境内的什么地方,没有明说,这种说法并没有指出潘氏祖源地的确切位置和具体地点。后来在宗亲们的追问下他改口说,潘氏祖源地在毕公村,当潘承祥在各个微信群里公布后,大家在百度里搜索查询,发现毕公村是马姓祖居地。毕公村里根本没有潘姓人家居住过。最后他又改口说潘氏祖源地在兴平市的潘村,至此,潘望生已经三改其口,现在有宗亲指出,兴平根本就不是古毕国之所在地。不知今后又将如何改口?潘望生一再强调“以史为证”最可靠。不知潘望生依据什么史书而三改其口?看来,他依据的史书最不可靠,这就应了那句成语,叫不打自招吧!
二是,潘望生主张“以史证谱”,反复强调史书的重要性,否定族谱的功能,把史书与族谱完全对立起来。
潘望生认为只有史书记载的潘氏先祖才是真的,族谱记录的先祖都是假的,彻底否定谱载先祖。他说:闽潘昭德将军潘原节、江西武宁潘骞潘惟文父子,都是谱载人物,史书无载,因而都是假的。湖南中方荊坪潘仕权的帝师身份、江西寻乌潘仝的状元身份,只是谱载其事迹,史书无载,也被他彻底否定,定性为假。
潘望生把史书与族谱对立起来,片面地强调史书的重要性,否定族谱的功能,这种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是完全错误的,不可取。无论哪个朝代,写进史书的,只能是那个朝代的达官贵人,名臣士宦,社会名流;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不可能写进史书。按照潘望生“史载为真,谱载为假”的说法,只有那些达官贵人、名臣士宦是真的,小小的老百姓就都是假的,根本不存在。这个道理,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有人问潘望生,你的父亲能写进史书吗?可以肯定的说,你的父亲没有资格写进史书。百年之后,查阅史书,你的父亲难道也是假的吗?这个道理你潘望生竟然不懂,只能让人叱之以鼻!
三是,潘望生不但否认先祖,他还否认当代潘氏人物,诽谤潘基文姓姚不姓潘。潘基文本人承认自己姓潘,我们潘氏家族应该引以为荣,潘家人应张开双臂热烈拥抱并接纳潘基文家族。而潘望生却指使潘承祥撰文将潘基文拒之门外,并造谣生事,伤害潘基文的及其家人的爱潘之感情。我们必须痛斥潘望生的这种恶劣行径。
四是,潘望生还一并否定谱载世系,只承认史载潘氏先祖,主张按照史载先祖的年龄大小排列以季孙公为始祖的七十三世世系图,年龄大的排在上位,年龄小的排在下位。这样按年龄大小排列七十三世世系图,可以说大错而特错,年岁大的不一定是长辈,有可能是孙子辈;刚刚出生的,不一定是晩辈,有可能是爷爷辈。这个道理人人皆知,唯独潘望生不以为然,居然按年龄大小排世系,真是岂有此理!
五是,潘望生号召“组织清网”,他主张把网络上研究潘氏的有关文章,只要与他的观点不同,都要从网上全部清理掉,只留下与他观点相同的文章。我记得潘望生的铁杆粉丝曾经说过:潘望生研究潘氏文化,发表他个人的不同见解,是在进行学术探讨。然而潘望生主张“清网”,这分明是在大搞一言堂,一花独放。潘望生“清网”的霸道行径,恰恰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精神背道而驰,格格不入。
因而,潘望生把这样一本篡改、歪曲潘氏历史的坏书《潘氏源流史》,送存各省图书馆,存下的不是荣耀,而是耻辱!送存的图书馆越多,丢丑越多,只能让外姓人看笑话,让全体潘家人因此而蒙羞。
其次,潘望生的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出书”、“清网”、“立碑”三步曲,发声?造势、寻找支持者,带来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其一,《潘氏源流史》把所有的谱载先祖,全部定性为假,这是对老祖宗的大不敬,潘望生欺宗灭祖的行为,使得列宗列祖的在天之灵不得安宁。不肖子孙潘望生,该当何罪。
其二,《潘氏源流史》否定所有的潘氏老谱,割裂了《潘氏族谱》的连贯性,割断了潘氏文化的连续性,源远流长的潘氏家族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三,《潘氏源流史》的荒谬结论,将严重误导潘氏后代子孙,错将季孙公的出生地当作潘氏祖源地,不知潘氏根之所在、源之所出。
其四,潘望生及其支持者祸乱家族的恶劣行劲,严重败坏了潘氏家族的文明家风。潘望生指使毫无德性的铁杆支持者潘承祥撰写几十篇文章为其发声,为其造势,肆无忌惮、指名道姓辱骂宗亲,他们在各个微信群里耍流氓,满嘴脏话,骂宗亲为“巨婴”,骂老者为“小儿”,什么“日妈”、“拷娘”、“操你祖宗八代”之类的流氓语言,在微信群里随处可见。如江西武宁八十多岁的潘世堂老先生在群里发表了不同意见,批评了潘承祥的所作所为,潘承祥对潘世堂说:“肏你老母”,一张臭嘴吐出的脏话,不堪入耳。潘望生及其支持者所做的坏事,真是磬竹难书。潘承祥虽然去世,但他的那些辱骂宗亲的文章仍然保存网络上,影响极坏,严重伤害了广大宗亲的感情,严重败坏了潘氏家族的文明家风。
其五,潘望生及其支持者祸乱家族的恶劣行径,犹如新冠病毒,给整个家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例如:对闽潘的恶毒攻击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严重损害了闽潘形象和声誉,再如:对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闲言碎语,严重损害了潘基文的崇高威望。
就是潘望生的铁杆支持者也深受其害,例如:安徽桐城的“辞皇赋帝”潘承祥深陷其中,深受其害,潘承祥夜以继旧,带病写了几十多篇文章,为望生发声,为望生造势,由于疲劳过度,最后被望生病毒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大家都说这是不争的事实。
潘望生之流组成考察团,造访西安,因潘立没有主动接待,潘望生感到非常失望,于是指使潘承祥在各个群里大骂潘立是个吝啬鬼。潘立原本就是潘望生的铁杆支持者,就因一顿饭钱的原因,潘立与潘望生之流产生矛盾和分歧,双方闹得不欢而散,最终与潘望生分道扬镳。
其六,潘望生祸乱家族的恶劣行径,严重地破坏了潘氏家族的大团结。潘望生之流把我们的家族分为各种不同的派别:什么“咸阳派与荥阳派”,什么“兴平派与荥阳派”,什么“以史证谱派与以谱证谱派”,什么“求真务实派与因循守旧派”,什么“北世潘会派与南世潘会派”,等等,不一而足,真是宗派林立,山头高耸。潘望生把潘氏家族搞得支离破碎,严重地破坏了潘氏家族的大团结。
潘望生还对德高望重的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潘存云先生进行人身攻击,恶毒咒骂潘存云教授是根搅屎棍,没有为潘家做好事,攻击潘存云与习主席握手的照片是政治作秀,等等,不一而足。
潘望生一直利用潘承祥在各个微信群里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制造分裂,严重破坏了潘氏家族的大团结,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家庭,都需要团结,只有团结起来,劲往一处使,家族才能发展壮大,兴旺发达,欣欣向荣。如果宗亲不团结,家族就会一盘散沙,就会衰败下去。
我是潘氏家族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为潘氏家族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为潘氏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有责任制止分裂,促进团结。
三年来我一直在各个微信群里静观其变,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撰写此文揭露潘望生篡改潘史祸乱家族的滔天罪行。并借此机会,号召全体潘氏宗亲团结起来,与潘望生恶劣行径,作坚持不懈斗争,希望大家继续携手共进,共创潘氏家族辉煌的明天!
潘更生撰于南国某地
2022年10月8号
潘望生的荒谬结论
1、确定潘氏祖源地在荥阳,是潘可权犯下的错误。潘可权是潘氏家族的罪人,因为荥阳祖源地是假的。
2、荥阳潘建民建造的季孙公墓是假的。
3、所有潘氏老谱记载的先祖都是假的。
4、闽潘昭德将军潘原节是假的。
5、江西九江潘骞潘惟文父子是假的。
6、江西寻乌潘仝公状元身份是假的。
7、湖南中方潘仕权帝师身份是假的。
8、《潘氏老谱》中世系都是假的。
9、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姓潘是假的。
10、现在又说新当选的中央委员潘岳姓潘也是假的。
潘更生撰于南国某地
乱潘裂族
罪恶滔天
潘更生
望生病毒胜新冠
疯狂肆虐己三年
出书篡改家族史
立碑混淆采邑潘
欺宗灭祖祖受辱
祸族殃亲亲遭难
组织清网排异已
乱潘裂族罪滔天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