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祐三年(950) | 供职后汉,为典谒。冬 ,供职于后周。 | |
显德元年(954) | 三月 | 高平大战以功升迁西上阁门副使,后改引进使。 |
显德七年(960) | 正月甲辰(初四) | 陈桥兵变,往见后周执政大臣,喻旨中外。 |
八月 | 单骑赴陕州,劝说袁彦归顺北宋。 | |
十月 | 随太祖征扬州。 | |
十一月 | 以功升泰州团练使。 | |
乾德元年(963) | 八月 | 授潭州(今长沙)防御使。 |
乾德二年(964) | 九月壬寅(廿九日) | 克郴州。 |
开宝三年(970) | 九月己亥朔(初一) | 征岭南,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 |
九月丁卯(廿九日) | 败南汉军万众于富州。 | |
十一月 | 克昭、桂二州。 | |
十二月 | 大败南汉军十万余于韶州。 | |
开宝四年(971) | 正月癸丑(廿六日) | 取英州、雄州。 |
二月 庚午(初四) | 大败南汉六万余众于马迳 | |
己丑(初五) | 克广州,俘刘鋹。得州60、县 214、户170263。 | |
三月壬申(初七) | 与尹崇珂受任同知广州兼市舶使。 | |
五月丁酉(初三) | 赏伐广南功,领山南东道节度使。 | |
开宝五年(972) | 八月 | 兼岭南道转运使。 |
开宝七年(974) | 十月甲辰(三十日) | 伐江南,为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都监。 |
润十月 | 败南唐马步军副都部署杨收于采石矶。 | |
十一月 | 败南唐遣镇海节度使郑彦华、天德都虞侯杜真。 | |
开宝八年(975) | 正月庚寅(十七日) | 进攻金陵,率所部先济,大败南唐兵于秦淮河边。 |
五月 | 大败南唐兵于金陵城下。 | |
十一月 | 大败南唐兵于金陵北寨。 | |
同月乙未(廿七日) | 破金陵城(今南京),南唐主李煜降。 | |
开宝九年(976) | 二月庚戌(十二日) | 进宣微北院使 |
四月丁亥(十五日) | 加特进。 | |
八月、丁未(十三日) | 为都监,与党进分兵伐北汉。 | |
十月庚申(廿日) | 改南院使。 | |
太平兴国三年(978) | 十一月 | 加开府仪同三司。 |
太平兴国四年(979) | 正月庚寅(初十) | 北路招讨制置使,率五路征太原。 |
五月甲申(初六) | 太原平,刘继元降。得州10、县41、户35220。 | |
七月癸亥 | 受命屯河东三交口。 | |
冬十月 乙亥 | 以平北汉之功,加检校太师。 | |
太平兴国五年(980) | 三月 | 败契丹于雁门,杀其附马练中萧咄李,擒获都指挥使李重诲。 |
太平兴国七年(982) | 二月 | 为并州都部署。 |
五月 | 败契丹之师于雁门,破其垒三十六。 | |
同年 | 受封代国公。 | |
太平兴国八年(983) | 十月 | 改忠武军节度,进封韩国公。 |
雍熙三年(986) | 二月 | 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与曹彬等分三路伐辽。 |
三月 | 克寰、朔、应州。 | |
四月辛丑(十三日) | 克云州。 | |
五月癸未(十六日) | 救蔚州,与色珍战于飞狐口失利。 | |
七月 | 陈家谷口失利,晓将杨业被擒三日死。 | |
八月辛亥(十五日) | 降官三级,由检太师降为检校太保。 | |
雍熙四年(987) | 五月 | 受授太宗《御制平戌万年图》和进退攻击方略。 |
端拱元年(988) | 二月 | 复检太师。 |
七月 | 知真定府镇州。 | |
淳化二年(991)初 | 改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 | |
六月甲戌(初七) | 卒。 | |
同月 | 赠中书令,谥武惠。 | |
咸平二年(999) | 八月乙亥(二十五日) | 配享太宗庙庭,“追封为郑王。” |
崇宁元年(1102) | 南宋以配享功臣设位于殿庭。 | |
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 | 五月 | 南宋以配享功臣绘像于景灵宫之壁。 |
洪武(明)二十一年(1388) | 以历代功臣从祀于历代帝王庙,至顺治(清)十七年(1660年) | |
*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整理 |
潘美大事年表
0
点赞
0
收藏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