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寻宗

你好, 本人家父是清远三坑人士, 请问在这里有没有来自那里的人呢? 因为父亲长辈相继离世, 有些问题想请教各位

在寻宗过程中, 知道应该是潘伯澜一支

上源系承季孙,以「荥阳」为郡望,系中国潘氏的第88代祖。早期居河南,晋代分枝到江西临川,至宋代移居福建长汀,宋末迁回江西赣州府,定居安远项山(今寻乌)。 79世祖元智公,又由江西赣州移居福建汀州宁化县。至元代,81世祖琴、瑟两公由闽迁居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明洪武年间,琴公之子文质公移居兴宁。伯澜公是琴公的裔孙,为88世祖。他性格刚烈,明成化四年(1468)因阻军役,与县令结仇,为避官祸,乃携眷逃匿,由兴宁潜移到粤北翁源南浦再创基业。若干年后,家业重振,富甲乡里,成为当地有影响的家族。他这个家族在翁源南浦风光了20多年,不料又与县主交恶,为应付官兵捉拿,伯澜公密嘱家人分散潜逃,由他只身留下对抗官兵。这位刚烈的老人,后在拒捕中身负重伤而丧生。


伯澜公生有5子,其中玟、珠避逃到今新丰沙田镇开基立业,从而开启了潘氏在新丰县境的发展历史。伯澜公这两个儿子的后裔发展迅速,房支众多,新丰县内有64个村庄为潘姓人所居,人口众多,民国时期有「潘半县」之称。


沙田是个典型的山区,山多田少,耕作条件十分艰苦。潘氏族人为着生存发展,只有不断地分迁外地。除向新丰县内四处迁徙外,毗邻的今清远市域更成为这个家族的向往之地。故从明代后期开始,这个家族便不断地分迁入境。


清城源潭有1.2万潘姓人,占全区潘姓人口之半,也是全市潘姓人口最多的乡镇。他们的先祖均来自新丰沙田,大多入迁于清代,早者已繁衍10余代,晚者只有几代。如源潭青龙潘氏,开基祖是宇天、宇辉、宇骋、宇勋4兄弟,入迁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传10代,发展到2700丁口,衍居25个自然村。横荷街有4500潘姓人,是清城潘氏第2大聚居之地。先祖均从新丰沙田迁来,其主要房支有任斌、文辉、潘全3家,均入迁于清代,衍居横荷、青山、玉塘、打古等村。清远市第五届政协副主席潘绪光就出自横荷潘氏族支。


清新潘氏人口逾千的有三坑、太平、石坎、南冲、浸潭等镇。其中三坑最盛,逾6000丁口,为该镇的第1大姓。三坑潘氏主要有两大房支:一支于清康熙年间由新丰沙田迁来,族裔衍居崩坑的新屋、蒲水莲、大圳头、旱坑头,湴塱新屋、田寨岗、黄坑、艺珠等自然村;另一支于清雍正年间由新丰沙田迁来,族裔衍居安庆的新桥、新兴、青龙围,枫坑的新屋、大锅塘,鸡凤的新新桥,陂头的麦寮、新东等自然村。


0 收藏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