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潘氏世系 屏西堂

(唐朝中期至宋朝中期,二十一世湖州别驾殷公因避安史之乱于760年入闽居南安始,历15世福建潘氏谱——不全,供参考。

 

荥阳第二十一世.闽潘一世:

: 源子。湖州别驾。自广平迁泉州南安。子二: 璜、谊。

 

    注一: 别驾, 官名, 从四品下。汉置别驾从事史, 为刺史的佐吏,刺史巡视辖境时, 别驾乘驿车随行, 故名。诸州置别驾, 总理众务, 职权甚重,当时论者称其职居刺史之半。

    注二: 湖州, 州名。隋置, 因地滨太湖得名, 唐辖境相当今浙江吴兴、德清、安吉、长兴等县。

    注三: 泉州, 州名。隋开皇 9 (589 ) 改丰州置, 置所在闽县 (今福州市) 。辖境相当今福建全省。唐前期分置建、漳、武荣等州后, 泉州辖境缩小为闽江下游地区。711 年改闽州。武荣州改名泉州, 治所在晋江 (今泉州市)

    注四: 南安, 县名。三国吴置东安县, 晋改晋安县, 隋改南安县,位福建晋江下游地区。

    又注一:莆阳谱记殷公为殷皇公,潮州别驾。并记殷皇父孟阳,祖炎,曾祖求仁。

    又注二:据南安潘用庭、泉州潘文忠来函云:殷公迁南安居潘原,即今泉州潘山也。该地故井尚存,井底有“潘”碑。

 

荥阳第二十二世.闽潘二世:

 : 殷长子。刑部郎中。子一: 存实。

     : 殷次子。大理寺丞。子一: 武原。

 

    注一: 大理寺, 我国南北朝到清朝的中央审判机关。初设于北齐。寺指官署。其职掌审核刑狱案件。其主官称卿, 下设少卿  丞及其它员役。大理寺丞, 从六品上。掌分判寺事, 正刑之轻重。

 

荥阳第二十三世.闽潘三世:

存实: 璜子。字慎之。唐元和十三年(818年)进士, 户部郎中左庶子。                             子二: , 维。

 

     注:《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记:存实字慎之,漳州漳浦人,元和13年登进士第。累迁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左庶子,官至户部侍郎。

武原: 谊子。古田令。自泉州迁兴化。子二: 崇胤, 崇钧。

    

注一: 兴化, 今莆田仙游辖境。古田、兴化位于福建。县令, 掌导分化, 察冤滞, 听狱讼。上县令, 从六品上; 中县令, 正七品上; 下县令,从七品下。

注二:顺锦先生“莆阳潘氏族谱”载:武原名序,父莹。莹原名谊。序子三:崇胤、自力、崇钧。

 

荥阳第二十四世.闽潘四世:

       : 存实长子。迁长乐参溪, 为参溪始祖。子二: , 光。

       : 存实次子。子二: 大正, 大本。居南安。

     崇胤: 武原长子。太仆卿。子二: 承叙、承佑。

崇钧: 武原次子。自兴化军迁永兴军(湖南郴州)子三: 谷、袭、仁庆。

    注一: 太仆卿, 官名, 从三品。为九卿之一, 掌皇帝的辔舆和马政。

    注二:莆阳潘氏族谱”载:自力, 仕唐古田县山长。子一:承佑。

 

荥阳第二十五世.闽潘五世:

       : 纲长子。太子司议, 金部郎中。子一: 肇。

       : 纲次子。刑部郎中, 子一: 启。

     大正: 维长子。

     大本: 维次子。

     承叙: 崇胤长子。又名潘贵, 约生于854911年。检校司徒。自兴化迁北燕。子一: 处常。

        注一: 司徒, 官名, 一品。掌管国家土地和人民。官司籍田, 负责征发徒役。检校司徒, 唐时所设官衔。

         纪一: 承叙涉猎经史, 精于骑射, 唐末居燕州。王刘仁恭闻其才,僻置帐下, 累以功授强弩将军, 后改行军节度使, 检校司徒。后梁乾化元年, 刘仁恭子守光僭号大燕皇帝, 承叙不平, 率兵攻之, 为光所败。

 承佑: 崇胤次子。南唐工部尚书。子一: 慎修。

          :“莆阳潘氏族谱”载:承佑为自力子.自力子三:慎修、慎淑、慎原。慎淑为宋河北运判,子一:企;慎原为宋孝廉,子二:俞、介。

       : 崇钧长子。子三: 禹圭、禹畴、禹谟。居永兴。

       : 崇钧次子。子一: 禹锡。居永兴。

     仁庆: 崇钧三子。子一: 贽。居永兴。

 

荥阳第二十六世.闽潘六世:

        : 礼子。金部郎中。子四: 季荀、季翱、季雍、季翔。

        : 光子。大理寺丞。子二:名宗、达宗。

      处常: 承叙子。南唐散骑常侍, 文穆。自北燕迁江宁(今南京)。

子三: 俶、佑、仁。

    注一: 北燕, 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西部。江宁, 即今南京。

    注二: 散骑常侍, 官名, 正三品。三国魏置。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 以备顾问。唐代分隶门下省和中书省, 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 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

      慎修: (937-1005),承佑子。字成德。宋翰林学士。

                      子四: 元亮、元成、汝励、汝学。

:“莆阳潘氏族谱”载:慎修子四:元成、元亮、汝仕、汝砺。

慎淑:承佑次子。宋河北运判。子一:企。

慎原:承佑三子。宋孝廉。子二:愈、介。

      禹圭: 谷长子。  子一: 惟甲。

      禹畴: 谷次子。

      禹谟: 谷三子。  子一: 惟和。

      禹锡: 袭子。    子二: 虬、蟾。

        : 仁庆子。  子一: 贶。

 

荥阳第二十七世.闽潘七世:

      季荀: (862-922),肇长子, 字崇道。御史中丞。子一: 仁裕。

      季翱: 肇次子, 字太冲。太子司议。子一: 仁果。

      季雍: 肇三子。司农卿。          子一: 仁荣。

      季翔: 肇四子。                  子一: 嵩。

        : 处常长子。

        : 处常次子, 字廷佐。太师, 中书令。

                      子四: 文焕、文振、文亮、文绶。

        : 处常三子, 名美字仲洵。宋太师, 封郑王, 谥武惠。迁开封。

子七: 吉、熙、清、固、正、华、德。熙女为章怀皇后。

      惟甲: 禹圭子。居永兴。

      惟和: 禹谟子。

        : 禹锡长子。迁兴化军。子四: 九皋、九龄、九畴、九思。

        : 禹锡次子。居永兴。  子二: 九成、九言。

        : 贽子。迁楚州。      子二: 利宾、利用。

      元亮: 慎修长子。朝成尉。

      元成: 慎修次子。左班直。

      汝励: 慎修三子。大理评事。

      汝学: 慎修四子。官至工部员外郎,值集贤院。  子一: 兴嗣。

纪一:潘佑字廷佐(937973 ),(南唐)右拾遗, 直昭文阁, 左补阙迁知制诰, 内史舍人.(北宋)  赠太师, 中书令.

    纪二: 《全唐诗》注: 潘佑, 幽州人。南唐时, 累官虞部员外郎,内史舍人。荥阳集十卷, 今存诗四首。

    注一: 拾遗, 补阙均为谏官, 职能相同, 对皇帝进行规谏, 并举荐人员。左补阙( 从七品上 )、左拾遗属门下省, 右补阙、右拾遗( 从八品上 )属中书省。

注二: 太师( 正一品 ), 辅弼国君的官, 表示恩宠, 位在太傅之上。中书令, 唐宋时有特殊资望者方授此职, 唐时曾改称右相, 凤阁令, 紫微令等。

 

     :  潘佑诗三首:

                        

 

  朝游沧海东, 暮归何太速。祗因骑折白龙腰, 谪向人间三十六。

        《全唐诗》注: 马令南唐书曰: 佑母方孕, 梦古衣冠人告曰: 我颜延之也, 与夫人为子。及生, 七岁始能语, : 儿误伤白龙, 为上帝所罚也, 因吟诗云云。后果以三十六岁终。

 

                送许处士坚往茅山

  天坛云似雪,   玉洞水如琴。  白云与流水,   千载清人心。

  君携布囊去,   路长风满林。  一入华阳洞,   千秋那可寻。

                 

 江畔送行人,   千山生暮氛。  谢安团扇上,   为画敬亭云。

 

                         

谁家旧宅春无主, 深院帘垂杏花雨。香飞绿琐人未归, 巢燕承尘默无语。

                               (以上诗录自《全唐诗》卷 738

 

 : 李中诗:

                  献中书潘舍人

运叶半千数,天钟许国臣。鹏霄开羽翼,凤阙演丝纶。顾问当清夜,从容向紫辰。立言成雅诰,正意叙彝伦。朴素偕前哲,馨香越缙绅。褒辞光万代,优旨重千钧。公退谁堪接,清闲道是邻。世间身属幻,物外意通津。吊往兼春梦,文高赋复新。琴弹三峡水,屏画十洲春。庭冷铺苔色,池寒浸月轮。竹风来枕覃,药气上衣巾。茶谱传溪叟,棋经受羽人。清虚虽得趣,献替不妨陈。杞梓呈才后,神仙入侍频。孤寒皆有赖,中外亦同忻。有士曾多难,无门得望尘。忙忙罹险阻,往往耗精神。寻果巢枝愿,终全负米身。遭逢敦孝治,骞塞值通津。最庆清朝禄,还沾白发亲。甘柔心既遂,虚薄报何因。远宦联绵历,卑栖夙夜勤。良时空爱惜,末路每悲辛。骨立驹犹病,颜凋女尚贫。而今谐顾遇,尺蠖愿求伸。

                          ---李中诗录自《全唐诗》卷 749 ---

 

                         

 佑(938973幽州(今北京)人,生于金陵(今南京)。祖贵,为刘守光所杀。父处常,南奔事南唐烈祖,为散骑常侍。佑, 少年机敏, 介辟, 杜门读书, 不交人事, 七岁能诗, 年十五善属文。南唐主李景闻其名, 召入光政殿临轩策试, 授右拾遗、直昭文阁学士、左补阙, 为秘书省正字。俄直崇文馆。后主李煜即位, 迁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 改知制诰。

 佑敏于议论, 颇获时誉, 通博经史, 尤喜老庄之言, 文思敏捷, 词彩斐然。后迁中书舍人, 江南内史舍人。唐末五代, 国家分裂, 民不聊生, 佑极力主张一统太平。宋开宝三年 (970), 佑所草《劝南汉书》累数千言。情辞款洽, 广为流传, 获史书一致好评。

 佑尝言于南唐后主曰: 富国之本, 在厚农桑。因请复井田之法, 深抑兼并。有买贫者田者皆令归之。又依周礼造牛籍, 使尽僻旷土以种桑。荐卫尉卿李平判司农寺。南唐后主素慕古治, 悉从之。平急于成功, 施设无渐,人不以为便, 国主亦中悔, 罢之。

 时南唐国势日削, 用事者充位无所为。佑愤切, 上疏极论时政, 历诋大臣将相, 词甚激讦, 而独荐平。佑七疏不止, 且请归田庐。后主命佑专修国史, 悉罢它职。开宝六年(973) 冬十月壬午, 佑复上疏曰: “臣乃者继上章表, 凡数万言, 词穷理尽, 忠邪洞分。陛下力蔽奸邪, 曲容谄伪, 遂使国家黯黯, 如日将暮。古有桀纣孙皓, 破国亡家, 孽自已作, 尚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则奸回, 败乱国家。为陛下为君不及桀纣孙皓远矣。臣不能与奸臣杂处, 事亡国之主, 愿赐诛戮, 以谢天下。”后主怒, 下佑狱。

 佑慷慨悲歌, 意志坚定, : “臣闻: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勇赴国难。开宝六年 (973)十二月二日, 佑于狱中自缢。时年三十六。

 佑擅长著录, 有《荥阳集》十卷, 今已佚。复擅长行书, 草帖。『全唐诗』存录佑所作诗四首及断句二。《全唐文》卷876存佑文4篇,《唐文拾遗》卷74存文一篇。

 佑没后, 974 年母冯氏及妻高氏, 子文焕、文振、文亮、文绥徙江西饶州。翌年南唐后主李煜悔之, : 我诛佑不获己矣。遂宥佑家, 廪给之。

 975 , 南唐亡, 宋统一中国。宋太祖感佑忧国忧民, 忠诚坦白, 诏优恤之, 累赠宋太师中书令。

 史书记佑时多神秘色彩, 『全唐诗』卷738: 马令南唐书曰:佑母方孕, 梦古衣冠人告曰: 我颜延之也, 与夫人为子。及生, 七岁始能语,,儿误伤白龙,为上帝所罚也, 因吟诗云云, 后果以36岁终。

 

荥阳第二十八世.闽潘八世:

仁裕: 季荀子。驾部郎中。  子一: 吉。

      (注:三溪潘谱记 子二:则、勤)

      仁臬: 季翱子。殿中丞。    子三: 吉士、吉甫、吉询。

      仁荣: 季雍子。迁古槐, 今古田县始祖。

        : 季翔子。吏部尚书, 迁东京(裔孙居洛阳南麻屯乡潘沟村)。

      文焕: 佑长子。金紫光禄大夫。迁苦参为祖。

      文振: 佑次子。银青光禄大夫。迁瓜山为祖。

      文亮: 佑三子。刑部郎。迁饶州浮梁县为祖。子二: 怀信、怀义。

      文绶: 佑四子。迁饶州乐平县为祖。

        : 仁长子。字惟吉。官天雄军驻泊都监, 梁州刺史。

        : 仁次子。官崇义使,平州刺史。

        : 仁三子。官庄宅使。

        : 仁四子。官阁门使。

        : 仁五子。官作防使。

        : 仁六子。枢密院学士。  子一: 忠恕

        : 仁七子。官苑使。

      兴嗣: 字延之,号清逸居士(992-1078),汝学子。居兴化。德化尉, 赠奉议郎。子二: 昂、郡。

       兴嗣少孤、笃学,及长有文名,与王安石、曾巩友善。安石称其文如苍松古柏挺立千仞,如秋风铁笛悲壮高凉,闻之心脾怵动。

      九皋: 虬长子。迁兴国。

      九龄: 虬次子。

      九畴: 虬三子。迁永兴。

      九思: 虬四子。

      九成: 蟾长子。迁建安。

      九言: 蟾次子。            子一: 世隆。

      利宾: 贶长子。            子三: 立之、及之、先之。

      利用: 贶次子。

 

注一: 潘文焕, 佑公之长子, 宋金紫光禄大夫, 移居福建闽县苦参, 子孙散居狮门, 石狮,水口等处。

注二: 潘文振, 佑公之次子, 宋银青光禄大夫, 移居福建闽县瓜山。

注三: 潘文亮, 佑公之叔子, 宋刑部郎中, 移居江西饶州浮梁 (今景德镇市北)

    注四: 潘文绶, 佑公之季子, 移居江西饶州乐平。

注五:台湾『世界潘氏宗谱』曰:文亮又名文节, 文绶又名文壮, 后迁高丽。

 

瓜山、莆阳世系另列,见瓜山谱、莆阳谱

 

荥阳第二十九世.闽潘九世:

        : 仁裕子。            子一: 宠。

      吉士: 仁臬长子。          子三: 冲、衍、珩。

      吉甫: 仁臬次子。字乾臣, 太子洗马。以国子博士封工部侍郎。

                                子五: 征、微、衢、从、术。

吉询: 仁臬三子。承事郎。  子三: 徽、复、征。迁黄州。

 熊:仁荣长子。

 成:仁荣次子。

 隆:仁荣三子。

      怀信: 文亮长子。

      怀义: 文亮次子。

        : 文绶子。字恭伯, 光禄大夫, 知鄂州。

      忠恕: 华子。官太子中舍。  子三: 世卿、淑卿、履卿。

        : 兴嗣长子。          子二: , 植。

        : 兴嗣次子。          子三: , , 渭。

      世隆: 九言子。

      立之: 利宾长子。武节郎。

      及之: 利宾次子。官修武郎。

      先之: 利宾三子。防御使。  子三: 士宣, 士康, 士忠。

      

荥阳第三十世.闽潘十世:

        : 吉子。子三: 滋、士宁、涛。迁福城。

        : 吉士长子。子三:煜、整、老。

        : 吉士次子。进士。子三:历、昱、尧。

        : 吉士三子。子五: , , , , 坚。

        : 吉甫长子。改名循,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姚晔榜进士,官御史中丞。  子三: 恪、恢、愉。

        : 吉甫次子。与兄同榜进士, 官屯田郎中。

子三: 丕、直、堂。

        : 吉甫三子。进士(《三山志》无考) 子二: 悦、至。

        : 吉甫四子。官评事。  子二: 仝、呈。

        : 吉甫五子。官承事郎。子一: 旦。

        : 吉询长子。          子五: 檀、盛、翌、登、震。

        : 吉询次子。          子五: 宣、圭、澧、全、噩。

        : 吉询三子。     迁黄州。

      世卿: 忠恕长子。官太子中舍。子三: 文昌、藩、起。

      淑卿: 忠恕次子。

      履卿: 忠恕三子。

        : 昂长子。事著述, 工诗赋。

        : 昂次子。

        : 郡长子。

        : 郡次子。

        : 郡三子。

      士宣: 先之长子。武大夫,     子四: 伸、俅、信、攸。

      士康: 先之次子。官团练使。

      士忠: 先之三子。          子一: 苒。

    

荥阳第三十一世.闽潘十一世:

        : 宠长子。大中大夫, 居福州南街。

      士宁: 宠次子。

        : 宠三子。居福州东街。

        : 衝长子。     子一: 坦。

        : 衝次子。改名圭, 皇佑五年癸巳(1053年)郑獬榜进士。

        : 冲三子。     子一: 进。

        : 珩长子。

        : 珩次子。

        : 珩三子。     子一: 顺卿。

        : 珩四子。

        : 珩五子。

        : 征长子。

        : 征次子。著作郎。

        : 征三子。迁黄州。

        : 衢长子。     子二: 潜、僻。

        : 衢次子。迁黄州。

        : 衢三子。     子六: 鲠、祖求、仲丙、叔石、季原、术。

潘处士墓志铭云:处士讳萃字信夫,享年七十有二,生六男:鲠,吉州军事推官;幼子祖述,吉水尉;仲丙、叔匪、季原皆举进士,而匪早卒。…”

        : 从长子。    子一: 希。

        : 从次子。迁舒州。

        : 微长子。评事宣议郎。

        : 微次子。官宣议郎。参溪六房祖。

        : 徽长子。

        : 术长子。官承事郎。参溪四房祖。

        : 徽次子。

        : 徽三子。

        : 徽四子。

        : 徽五子。元丰八年乙丑(1085年)焦 蹈榜进士

        : 复长子。      子一: 元康。

        : 复次子。      子一: 元亨。

        : 复三子。      子一: 元护。

        : 复四子。   子一:元复。

        : 复五子。

      文昌: 世卿长子。

        : 世卿次子。

        : 世卿三子。

        : 士宣长子。保议郎。

        : 士宣次子。官保议郎。

        : 士宣三子。

        : 士宣四子。官承旨。

        : 士忠子。文林郎。

    

荥阳第三十二世.闽潘十二世:

        : 昱子。    子一: 颖老。

        : 老子。   子一: 了翁。

      顺卿: 丞子。

        : 丕长子。绍圣四年丁丑(1097年)何昌言榜进士

        : 丕次子。崇宁五年丙戍(1106年)蔡凝榜进士

      祖求: 堂次子。蕲水尉。

        : 堂长子(1036-1098)。熙宁九年丙辰 (1076)进士。奉议郎。著作有《春秋断议》、《讲义》、《易要议》。终宣议郎,知石康县.子三: 大权, 大观, 大临。

      仲丙: 堂三子。子一: 师孔。

      叔石: 堂四子。子一: 师颜。

      季原: 堂五子。

        : 堂六子。子一:大壮。

        : 悦子。  子一: 佛德。

    元:呈子。 子二:南强、南宾。

    文:呈子。 子三:南老、南搏、南容。

      元康: 宣子。  子一: 原老。

      元亨: 圭子。

      元护: 澧子。

     

荥阳第三十三世.闽潘十三:

      大权: 鲠长子。

      大观: 鲠次子。有诗名。 子一:次稷。

大临: 鲠三子。字邠老, 士翰林学士。居齐安。

大有:祖求子。 子一:次契。

      师孔: 仲丙子。大观三年己丑(1109年)贾安宅榜进士子一: 飞英。

      师颜: 叔石子。大观三年进士(《三山志》无考)。子一: 冠英。

      佛德: 希子。迁福清海口。

      颖老: 坦子。迁南剑州。

      了翁: 进子。

原老: 元康子。  子四:祺、廷臣、应仲、祚。

南强:元长子。 子三:次彭、次皋、次周。

南宾:元子。  子二:次说、次衡。

南老:文子。

南搏:文次子。 子一:次夔。

南容:文三子。 子二:次韩、次亮。

 

    荥阳第三十四世.闽潘十四世:

      飞英: 师孔子。字元杰。绍兴二年壬子(1132年)张九成榜进士

迁黄州。

      冠英: 师颜子。字仲举。绍兴十五年乙丑(1145年)刘章榜进士

迁黄州。子一: 京。

        : 原老长子。迁罗源。

      廷臣: 原老次子。迁罗源。

      应仲: 原老三子。迁怀安。

        : 原老四子。承事郎。子一: 硕。

次稷:大观子。 子一:必强。

次契:大有子。 子一:可叔。

次彭:南强长子。子一:思顺。

次皋:南强次子。子二:锐、鉴。

次周:南强子。 子二:京、奕。

次说:南宾长子。子二:鋐、镕。

次衡:南宾次子。子一:斌。

次夔:南搏子。 子四:必彰、必胜、必举、必大。

次韩:南容长子。子一:景豫。

次亮:南容子。 子一:景益。

   

荥阳第三十五世.闽潘十五世:

        : 祚子。迁怀安。

必强:次稷子。

可叔:次契子。

        : 冠英子。字贵高。嘉泰二年壬戍(1202年)傅行简榜进士

    麟:祺子,字信仲。淳熙五年戊戍(1178年)姚颖榜进士。迁罗源。

    凤:廷臣子,字仪仲。淳熙五年戊戍(1178年)姚颖榜进士。迁罗源。

思顺:次彭子。 子二:汝砺、汝灏。

 锐:次皋长子。子三:涣、淮、漙。

  鉴:次皋次子。子五:津、奇龙、应龙、海、泾。

  京:次周长子。山兜祖。子一:朝宗。

 奕:次州次子。子一:昌宗。

 鋐:次说长子。当头祖。子二:连应、天应。

 镕:次说次子。新所路西祖。子一:钧。

 斌:次衡子。 子一:锡儒。

必彰:次夔长子。

必胜:字孟武。次夔次子。淳熙二年乙未(1175年)詹骙榜进士。

子:嵩、津(宝庆二年丙辰(1226年)王会龙榜进士)。

必举:次夔三子。子一:从龙。

必大:次夔四子。

景豫:次韩子。 子一:泰亨。

景益:次亮子。 子一:公丙。

    【长乐参溪派系见三溪潘谱】

 

0 收藏

评论 (2)

P
潘美与潘佑兄弟关系鄙人不敢苟同,理由见《潘美父亲名字辩及与潘美关系质疑 》一文。
panic #1 楼 2010-10-18 07:22
<福建南安潘氏世系>对研究福建潘氏发展过程有极高价值。但郑王潘美父处常和子吉、华均可能有误。
潘德富 #2 楼 2010-10-26 17:1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