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存云 诗十首 参加世界第一届潘氏文化研究会有感而作

 潘富云按:
  潘存云,湖南怀化中方县荆坪村人,博士。国防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八首诗,是他荥阳之行的即兴之作,10月3日他将诗稿寄给我,然后就因事外出,来不及修改,当时尚无标题。我拜读之后,觉得这些诗句道出了这次盛会潘氏宗亲们的共同心声,纯粹是有感而发,感情真切!故而加了临时标题,寄给喜辉先生于10月5日上传宗亲网,和广大宗亲们共同分享。10月8日他出差回来后,进一步作了修改并增加了内容,加了标题后重寄给我。我觉得比前稿更充实、更丰富了。他的情感,他的大度,他的学识,令人感佩!故重寄给喜辉先生再次上传,和广大宗亲们共同分享! 

参加世界第一届潘氏文化研究大会有感而作

潘存云

2007.10.5

 

其一:不忘祖德

宗亲目光聚荥阳,中秋时节祭祖忙。

许下国富民强愿,献上贡品焚纸香。

始祖仙居金鼎岗,保佑后裔人丁旺。

三千岁月首祭祖,季孙功德岂能忘。

 

二:家族兴旺

潘氏受姓于荥阳,始祖季孙担总纲。

生息繁衍三千载,播迁五洲数无量。

季孙封侯名门望,安仁文韬浩如江。

仲询武略谁堪比,基文才华天下扬。

 

三:统谱立传

各派宗亲赴荥阳,祭拜始祖聚一堂。

统谱修墓议大事,树碑立传记细详。

季孙开祖功无量,安仁政绩誉河阳。

仲询元帅开宋史,更喜基文添辉光。

 

四:宗亲共祖

寻根问祖来荥阳,引经据典查谱纲。

同根共祖心连心,代代血脉永流淌。

两片白云住一房,光耀祖德共议商。

彼此相见尤恨晚,通宵达旦话衷肠。

 

 

五:拜祖纪实

裔孙结队访荥阳,始祖静候金鼎岗。

彩旗猎猎迎风展,雄狮起舞迎朝阳。

潘窑宗亲列道旁,敲锣打鼓又拍掌。

手舞足蹈秧歌起,棒击腰鼓彩带扬。

三声礼炮震天响,三敬茶酒牺牲香。

三拜九叩行大礼,三千岁月首开场。

绵绵细语诉衷肠,声声祝福祈吉祥。

五洲裔孙表虔诚,感动始祖泪花扬。

 

六:潘才如江

安仁祖居大潘庄,黄河母亲育他长。

五十四载人生路,诸多故事流传广。

才华横溢谱华章,陆才如海潘如江。

诗辞闲赋载史册,西晋文坛一巨匠。

 

七:貌比潘安

檀奴挟弹领时尚,乘车闲游出洛阳。

谁人可比潘安美?妇孺萦手围俊郎。

手捧花果扶车厢,含情脉脉喜端详。

掷果盈车传佳话,张载左思休模仿。

 

八:官誉河阳

潘安为官在河阳,百姓苦难心里装。

满县遍植桃与李,授民脱贫致富方。

为民福祉尽力量,岳公政绩誉洛阳。

浇花息讼成美谈,名垂青史永不忘。

 

九:恪守孝道

世上少有痴情郎,忠贞爱情人夸奖。

夫妻恩爱几十载,矢志不渝永传唱。

自古忠孝是为上,陪伴老母返故乡。

弃官奉亲流千古,二十四孝列上榜。

 

十:继往开来

依依不舍别荥阳,祭祖结束返家乡。

盘点收获真不少,潘氏渊源理清朗。

回顾历史思绪扬,肃然起敬心激荡。

我辈裔孙齐努力,再接再厉续辉煌。

                                                 

 

 

【潘存云  词六首·清平乐】

 

词 六 首·清 平 乐

潘存云

2007.10.10

 

一、清平乐•祭拜始祖

千里迢迢,宗亲赴潘窑。

金鼎山岗悲情悼,祭祖许愿祈祷。

 

季孙德高望重,仪表玉树临风。

家族人丁兴旺,裔孙繁衍无穷。

 

二、清平乐•赞潘岳之一

萦手于道,妇孺喜热闹。

掷果盈车真美妙,谁与潘安比貌?

 

芳容才华出众,孝心情义更重。

县令勤政为民,河阳万古传颂。

 

 

三、清平乐•赞潘岳之二

才貌双娇,史评好如潮。

忠贞爱情万里挑,弃官奉亲尽孝。

 

少时誉为奇童,伦理道德并重。

亲朋真诚相待,史列悼文先锋。

 

四、清平乐•赞潘美之一

一代英豪,孤胆镇敌妖。

平南扫北立宋朝,元帅劳苦功高。

 

疆场八面威风,理政何言平庸。

难得文武双全,功勋盖世称雄。

 

五、清平乐•赞潘美之二

扫平南汉,降服悍袁彦。

统帅大军战太原,镇抚长沙淮南。

 

小人诬蔑美公,必遭历史嘲弄。

[Page]

试问何以为证?史载郑王追封。  

 

六、清平乐•赞潘基文

奔走相告,基文成首脑。

季孙后裔特自豪,官民拍手称好。

 

英法日语精通,外交才华出众。

处事沉稳干练,才思良策泉涌。  

 

 

注解:

季孙——潘氏受姓始祖季孙公,周毕公高之四子也,毕公高历相成康封于毕,世子袭爵,季孙公食采潘地,从而得姓,是为潘氏始祖(公元前1042年开始姓潘)

安仁、檀奴——潘岳(公元247—300),表字安仁,小字檀奴,俗称潘安。河南中牟人氏,曾任河阳令,累官至黄门侍郎,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潘安才貌出众、理政有方,注重伦理,恪守孝道,重感情,讲义气,他传奇的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陆海潘江、潘江陆海——成语出自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上:“陆才如海,潘才如江。”意思是:陆机的文才如大海(高深莫测),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滔滔不绝)。常用来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貌比潘安、掷果盈车——潘岳又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究竟美到何种程度呢?刘孝标注引《语林》载:“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意思是潘安每次乘车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女子追随他,又是献花,又是献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后人常用“貌比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

檀奴挟弹、萦手于道——出自《世说新语》“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意思是说:潘岳年少貌美,风流倜傥,每次外出,手臂里总是挟着弹弓,成为当时年轻人竞相效仿的一种时尚。少女们遇到他,无不被他的翩翩风度和美貌所吸引,为了目睹其芳容,一饱眼福,众女子往往手拉手将他乘坐的车团团围住,并纷纷献上鲜花水果,表达喜欢之意。

张载、左思——西晋时期的另外两位著名文人,长相丑陋,当看到潘岳每次出门都能带一车水果回来,自然羡慕,于是就模仿起潘岳的行为来,但他们二位得到的不是鲜花和水果,而是孩子们投掷的砖石瓦块,并遭到少女们的一顿乱唾。史载:“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返。”另一说:“左太冲(思)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张载和左思搞的“东施效颦”男人版,更使潘岳声名远播,家喻户晓。

悼文先锋——潘岳对爱情矢志不渝、忠贞不二的观点和行为受到了后人敬仰和称赞。从订婚到完婚,他与夫人经历了漫长17年的等待和远隔三千里之遥的离别相思之苦。他每次出行,车边总是美女如云,抛花掷果,大胆向他示爱,这成为当时洛阳城外的一道绚丽风景。但他顶住诱惑,不为所动,仍深深思恋远方的未婚妻。作为大众偶像,如此专情,实属难得。他婚后几十年,对妻子感情极好,可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妻子死后他痛不欲生、声泪俱下,怀着对妻子的深深眷念,一口气写下了六首悼亡长诗,尽情抒发了他对亡妻的一片深情,并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先河。

弃官奉亲——潘岳又是有名的大孝子,他“弃官奉亲”的事迹被收入《二十四孝》故事集,一千多年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故事说的是他在担任长安县令期间,母亲一直跟着他生活。一日母亲生病,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很想回归故里养老送终。潘岳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在自古忠孝两难全的境况下,他毅然选择了尽孝,做出一个令现代人瞠目结舌的大胆决定,辞去县令官职,跟随母亲回到乡下老家牧羊种田,颐养天年,以尽孝道。有诗为证:“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

官誉河阳——古时的河阳县,现为洛阳市吉利区和孟县。潘安32岁时被贬到了河阳当县令。看见这里南临黄河,北靠邙山,中间是一片平川沃野,地方不错,就是老百姓太穷,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老百姓脱贫致富呢?他想起古人治世格言:五谷宜其地,六畜宜其家,瓜瓠荤菜,百果俱备。根据半丘陵地区十年九旱的特点,大张旗鼓地号召老百姓广种桃李及其他花卉,绿化荒山。不出数载,河阳县瓜果满山,花香遍地、翠绿满城、飞鸟翔集、游人如织,成了当时人人向往的花花世界,河阳县从此有了“河阳满县桃”和“河阳一县花”的美名。当地百姓因此受益而脱贫致富,潘岳也因此被百姓们昵称为“花县令”,成为河阳几千年来历史上最好的县令。

浇花息讼——潘岳在自己的花园里栽上一行行桃李,又在园内挖了一口浇花井。每天办完公事,他就到花园里自己提水浇花。为处理民间斗殴吵架的官司,他专门做了十几只尖底大水桶放在大堂上。有一次两家邻居因小事大打出手,闹上公堂。潘岳先给原告一只尖底水桶,给被告一根扁担,一条井绳,让两人去花园浇花。起初两人磕磕绊绊,极不配合。但衙役在一旁监督着,他们也只得互相协作。两个人一人汲水,一人穿杠,统一上肩,一致行动。累了半天终于把花浇完了。这时两人也没火气了,互相看看,都一脸愧色。再回到大堂上,潘岳问:“官司还打吗?”二人都说不打了。潘岳看他们都没了火气,才开始公平合理划分了责任,做了公正裁决。潘岳巧用“浇花息讼”的方式来整治民风,一时传为美谈。[Page]

仲询——潘美(公元925—991),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北宋开国功臣,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在北宋平定南汉和北汉的战争中担任主要统帅,官至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韩国公,殁后谥武惠、追封郑王。潘美的主要功绩体现在:稳定朝局、收服袁彦、安抚淮南、镇抚长沙、扫平南汉、平定江南、大战太原、攻取北汉。他率军南征北战,威震疆场,统管淮南长沙,治理得井井有条,政通人和,深得民心。他是潘氏历代族人中一位不可多得、文武双全的杰出代表。

基文——潘基文(公元1944— ),韩国人氏,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据族谱记载,韩国的潘氏宗亲都是源自唐朝时期潘姓第六十三世文节、文壮兄弟的后裔,至今繁衍大约有十万人。

荥阳——地名,荥阳市,距郑州市28公里,属于郑州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市。

潘窑——潘窑村,位于河南省荥阳市高山镇,是华夏潘氏的祖居地。

金鼎——金鼎山,潘窑村南边一座小山岗,潘氏始祖季孙公卒葬金鼎山罗汉献脐形。

大潘庄——地名,位于河南中牟县城关镇,是潘安故里所在地。

两片白云——指潘富云和潘存云两人。潘富云,湖南武冈人,原武冈市民政局局长,现已退休。近年来,他热心于潘氏文化研究,成果颇丰,贡献卓著。潘存云,湖南怀化中方县荆坪村人,博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次荥阳祭祖时两人同住一室,情投意合,彻夜长谈,相见恨晚。

0 收藏

评论 (1)

太好了,欣赏!
潘氏后裔 #1 楼 2009-08-08 18:3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