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富云按:
潘存云,湖南怀化中方县荆坪村人,博士。国防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八首诗,是他荥阳之行的即兴之作,10月3日他将诗稿寄给我,然后就因事外出,来不及修改,当时尚无标题。我拜读之后,觉得这些诗句道出了这次盛会潘氏宗亲们的共同心声,纯粹是有感而发,感情真切!故而加了临时标题,寄给喜辉先生于10月5日上传宗亲网,和广大宗亲们共同分享。10月8日他出差回来后,进一步作了修改并增加了内容,加了标题后重寄给我。我觉得比前稿更充实、更丰富了。他的情感,他的大度,他的学识,令人感佩!故重寄给喜辉先生再次上传,和广大宗亲们共同分享!
参加世界第一届潘氏文化研究大会有感而作
潘存云
2007.10.5
其一:不忘祖德
宗亲目光聚荥阳,中秋时节祭祖忙。
许下国富民强愿,献上贡品焚纸香。
始祖仙居金鼎岗,保佑后裔人丁旺。
三千岁月首祭祖,季孙功德岂能忘。
二:家族兴旺
潘氏受姓于荥阳,始祖季孙担总纲。
生息繁衍三千载,播迁五洲数无量。
季孙封侯名门望,安仁文韬浩如江。
仲询武略谁堪比,基文才华天下扬。
三:统谱立传
各派宗亲赴荥阳,祭拜始祖聚一堂。
统谱修墓议大事,树碑立传记细详。
季孙开祖功无量,安仁政绩誉河阳。
仲询元帅开宋史,更喜基文添辉光。
四:宗亲共祖
寻根问祖来荥阳,引经据典查谱纲。
同根共祖心连心,代代血脉永流淌。
两片白云住一房,光耀祖德共议商。
彼此相见尤恨晚,通宵达旦话衷肠。
五:拜祖纪实
裔孙结队访荥阳,始祖静候金鼎岗。
彩旗猎猎迎风展,雄狮起舞迎朝阳。
潘窑宗亲列道旁,敲锣打鼓又拍掌。
手舞足蹈秧歌起,棒击腰鼓彩带扬。
三声礼炮震天响,三敬茶酒牺牲香。
三拜九叩行大礼,三千岁月首开场。
绵绵细语诉衷肠,声声祝福祈吉祥。
五洲裔孙表虔诚,感动始祖泪花扬。
六:潘才如江
安仁祖居大潘庄,黄河母亲育他长。
五十四载人生路,诸多故事流传广。
才华横溢谱华章,陆才如海潘如江。
诗辞闲赋载史册,西晋文坛一巨匠。
七:貌比潘安
檀奴挟弹领时尚,乘车闲游出洛阳。
谁人可比潘安美?妇孺萦手围俊郎。
手捧花果扶车厢,含情脉脉喜端详。
掷果盈车传佳话,张载左思休模仿。
八:官誉河阳
潘安为官在河阳,百姓苦难心里装。
满县遍植桃与李,授民脱贫致富方。
为民福祉尽力量,岳公政绩誉洛阳。
浇花息讼成美谈,名垂青史永不忘。
九:恪守孝道
世上少有痴情郎,忠贞爱情人夸奖。
夫妻恩爱几十载,矢志不渝永传唱。
自古忠孝是为上,陪伴老母返故乡。
弃官奉亲流千古,二十四孝列上榜。
十:继往开来
依依不舍别荥阳,祭祖结束返家乡。
盘点收获真不少,潘氏渊源理清朗。
回顾历史思绪扬,肃然起敬心激荡。
我辈裔孙齐努力,再接再厉续辉煌。
【潘存云 词六首·清平乐】
词 六 首·清 平 乐
潘存云
2007.10.10
一、清平乐•祭拜始祖
千里迢迢,宗亲赴潘窑。
金鼎山岗悲情悼,祭祖许愿祈祷。
季孙德高望重,仪表玉树临风。
家族人丁兴旺,裔孙繁衍无穷。
二、清平乐•赞潘岳之一
萦手于道,妇孺喜热闹。
掷果盈车真美妙,谁与潘安比貌?
芳容才华出众,孝心情义更重。
县令勤政为民,河阳万古传颂。
三、清平乐•赞潘岳之二
才貌双娇,史评好如潮。
忠贞爱情万里挑,弃官奉亲尽孝。
少时誉为奇童,伦理道德并重。
亲朋真诚相待,史列悼文先锋。
四、清平乐•赞潘美之一
一代英豪,孤胆镇敌妖。
平南扫北立宋朝,元帅劳苦功高。
疆场八面威风,理政何言平庸。
难得文武双全,功勋盖世称雄。
五、清平乐•赞潘美之二
扫平南汉,降服悍袁彦。
统帅大军战太原,镇抚长沙淮南。
小人诬蔑美公,必遭历史嘲弄。
试问何以为证?史载郑王追封。
六、清平乐•赞潘基文
奔走相告,基文成首脑。
季孙后裔特自豪,官民拍手称好。
英法日语精通,外交才华出众。
处事沉稳干练,才思良策泉涌。
注解:
季孙——潘氏受姓始祖季孙公,周毕公高之四子也,毕公高历相成康封于毕,世子袭爵,季孙公食采潘地,从而得姓,是为潘氏始祖(公元前1042年开始姓潘)。
安仁、檀奴——潘岳(公元247—300年),表字安仁,小字檀奴,俗称潘安。河南中牟人氏,曾任河阳令,累官至黄门侍郎,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潘安才貌出众、理政有方,注重伦理,恪守孝道,重感情,讲义气,他传奇的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陆海潘江、潘江陆海——该成语出自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上:“陆才如海,潘才如江。”意思是:陆机的文才如大海(高深莫测),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滔滔不绝)。常用来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貌比潘安、掷果盈车——潘岳又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究竟美到何种程度呢?刘孝标注引《语林》载:“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意思是潘安每次乘车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女子追随他,又是献花,又是献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后人常用“貌比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
檀奴挟弹、萦手于道——出自《世说新语》“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意思是说:潘岳年少貌美,风流倜傥,每次外出,手臂里总是挟着弹弓,成为当时年轻人竞相效仿的一种时尚。少女们遇到他,无不被他的翩翩风度和美貌所吸引,为了目睹其芳容,一饱眼福,众女子往往手拉手将他乘坐的车团团围住,并纷纷献上鲜花水果,表达喜欢之意。
张载、左思——西晋时期的另外两位著名文人,长相丑陋,当看到潘岳每次出门都能带一车水果回来,自然羡慕,于是就模仿起潘岳的行为来,但他们二位得到的不是鲜花和水果,而是孩子们投掷的砖石瓦块,并遭到少女们的一顿乱唾。史载:“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返。”另一说:“左太冲(思)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张载和左思搞的“东施效颦”男人版,更使潘岳声名远播,家喻户晓。
悼文先锋——潘岳对爱情矢志不渝、忠贞不二的观点和行为受到了后人敬仰和称赞。从订婚到完婚,他与夫人经历了漫长17年的等待和远隔三千里之遥的离别相思之苦。他每次出行,车边总是美女如云,抛花掷果,大胆向他示爱,这成为当时洛阳城外的一道绚丽风景。但他顶住诱惑,不为所动,仍深深思恋远方的未婚妻。作为大众偶像,如此专情,实属难得。他婚后几十年,对妻子感情极好,可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妻子死后他痛不欲生、声泪俱下,怀着对妻子的深深眷念,一口气写下了六首悼亡长诗,尽情抒发了他对亡妻的一片深情,并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先河。
弃官奉亲——潘岳又是有名的大孝子,他“弃官奉亲”的事迹被收入《二十四孝》故事集,一千多年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故事说的是他在担任长安县令期间,母亲一直跟着他生活。一日母亲生病,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很想回归故里养老送终。潘岳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在自古忠孝两难全的境况下,他毅然选择了尽孝,做出一个令现代人瞠目结舌的大胆决定,辞去县令官职,跟随母亲回到乡下老家牧羊种田,颐养天年,以尽孝道。有诗为证:“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
官誉河阳——古时的河阳县,现为洛阳市吉利区和孟县。潘安32岁时被贬到了河阳当县令。看见这里南临黄河,北靠邙山,中间是一片平川沃野,地方不错,就是老百姓太穷,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老百姓脱贫致富呢?他想起古人治世格言:“五谷宜其地,六畜宜其家,瓜瓠荤菜,百果俱备。”根据半丘陵地区十年九旱的特点,大张旗鼓地号召老百姓广种桃李及其他花卉,绿化荒山。不出数载,河阳县瓜果满山,花香遍地、翠绿满城、飞鸟翔集、游人如织,成了当时人人向往的“花花世界”,河阳县从此有了“河阳满县桃”和“河阳一县花”的美名。当地百姓因此受益而脱贫致富,潘岳也因此被百姓们昵称为“花县令”,成为河阳几千年来历史上最好的县令。
浇花息讼——潘岳在自己的花园里栽上一行行桃李,又在园内挖了一口浇花井。每天办完公事,他就到花园里自己提水浇花。为处理民间斗殴吵架的官司,他专门做了十几只尖底大水桶放在大堂上。有一次两家邻居因小事大打出手,闹上公堂。潘岳先给原告一只尖底水桶,给被告一根扁担,一条井绳,让两人去花园浇花。起初两人磕磕绊绊,极不配合。但衙役在一旁监督着,他们也只得互相协作。两个人一人汲水,一人穿杠,统一上肩,一致行动。累了半天终于把花浇完了。这时两人也没火气了,互相看看,都一脸愧色。再回到大堂上,潘岳问:“官司还打吗?”二人都说不打了。潘岳看他们都没了火气,才开始公平合理划分了责任,做了公正裁决。潘岳巧用“浇花息讼”的方式来整治民风,一时传为美谈。[Page]
仲询——潘美(公元925—991年),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北宋开国功臣,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在北宋平定南汉和北汉的战争中担任主要统帅,官至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韩国公,殁后谥武惠、追封郑王。潘美的主要功绩体现在:稳定朝局、收服袁彦、安抚淮南、镇抚长沙、扫平南汉、平定江南、大战太原、攻取北汉。他率军南征北战,威震疆场,统管淮南长沙,治理得井井有条,政通人和,深得民心。他是潘氏历代族人中一位不可多得、文武双全的杰出代表。
基文——潘基文(公元1944— ),韩国人氏,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据族谱记载,韩国的潘氏宗亲都是源自唐朝时期潘姓第六十三世文节、文壮兄弟的后裔,至今繁衍大约有十万人。
荥阳——地名,荥阳市,距郑州市
潘窑——潘窑村,位于河南省荥阳市高山镇,是华夏潘氏的祖居地。
金鼎——金鼎山,潘窑村南边一座小山岗,潘氏始祖季孙公卒葬金鼎山罗汉献脐形。
大潘庄——地名,位于河南中牟县城关镇,是潘安故里所在地。
两片白云——指潘富云和潘存云两人。潘富云,湖南武冈人,原武冈市民政局局长,现已退休。近年来,他热心于潘氏文化研究,成果颇丰,贡献卓著。潘存云,湖南怀化中方县荆坪村人,博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次荥阳祭祖时两人同住一室,情投意合,彻夜长谈,相见恨晚。
评论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