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 把一切交给登山队 这个潘多最有用

潘多的名字是妈妈取的,在藏语里,潘多的意思是“有用的人”。潘多丝毫没有辜负早逝的母亲对她的希望,尽管“潘多”在她的家乡是个再普通不过,而且重名无数的名字,但这个潘多是最有用和最出名的。
  “当初,大家刚刚知道一个叫潘多的登顶了后,都在打听这个是‘老潘多’还是‘新潘多’啊?”潘多笑着说,“后来大家听说是‘老潘多’,就知道一定是我了。”在登山界,甚至当时在整个西藏,登山队的“老潘多”可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1959年,年仅21岁的潘多成功登上海拔7545米的慕士塔格峰,打破了世界纪录。两年后,她又轻松地征服了海拔7595米的公格尔九别峰,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时光倒回到潘多19岁那年的一天中午,在农场种蔬菜的她午休时和前来挑人的西藏登山队偶遇。“登山”这个词,19岁的潘多在那天第一次听到,也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听说跟这些人走是去给解放军进山区剿匪带路,单纯的潘多心动了。尽管和汉族解放军语言不通,但从小在喜马拉雅、唐古拉山脉的怀抱中长大的她,闭着眼睛都能从山里和森林里走出来。于是,因为父母早逝而孑然一身的潘多义无返顾地跟着登山队的人走了。“我反正是一个人,所以当时就决定把一切交给登山队了。”直到在登山队训练了一段时间后,潘多才终于明白“登山”的意义:“我要做的,是为祖国争光的事情”。
  在藏民世代生活的青藏高原上,绵亘着世界上最著名的山脉:昆仑山脉和咯喇昆仑山脉在西北绵延,唐古拉、念青唐古拉和冈底斯山脉横贯中部,横断山脉是青藏高原的东部屏障,喜马拉雅山脉则耸立于西南面。尽管四周群山环抱,也不乏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山,但“圣母”珠穆朗玛峰在藏民心中的地位却是无可比拟的。
  “珠峰周围的老百姓经常会在山脚下烧香供奉它,我们藏族人称珠峰为神山。”潘多说。神山意味着神秘和不可征服,尽管藏民在日常的生活每天都会翻越各种山脉,但珠穆朗玛峰是他们最为敬仰也是最不敢贸然进入的一座山。“虽然藏民生活在山区,平均海拔三、四千米,但身体素质的差异也决定了不是每个藏民都能爬更高的山。”潘多的丈夫,曾任中国登山队副政委的邓嘉誉说。即使潘多是天赋极高的登山队员,也是因为她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才在37岁成为了三个孩子的妈妈后,还能登顶成功。

作者: 陈晶
0 收藏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