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藻堂》《潘氏宗谱》是江苏武进小河镇地区(现属常州新北区孟河镇)潘氏所修。我在小河镇东潘村看到了这部民国二十二年(1933)续修的宗谱,凡四十二卷,四十二册,品相完好无缺。西潘谱另修,凡八卷,与东潘谱同宗。
宗谱的统宗世系图(前六世)如下:
一世:好仁 原籍凤翔 子孙仕宦 占籍毗陵 是为毗陵潘氏一世之祖。
二世:德。
三世:璘。
四世:美。
五世:璥、瑾、珎、珦、璋。
六世:(璋之子):罗支 小河之祖。
罗枝 段庄之祖。另系。
罗#
“#”字为“奐”字 下“大”换成“支”。蕙村之祖。另系。
统宗世系表(前六世)如下:
一世:好仁 守成公之子,字博爱,号乘震。唐光启三年以子贵赠光禄大夫,卒年七十,夫人叶氏,合葬长山,子一曰:德。
二世:德 字子章,号太初,唐咸通癸未科状元及第,光启二年拜光禄大夫,卒年六十有六,葬殳茔,谥文忠,夫人柴氏,子一曰:璘。
三世:璘 字季道,号立之,因时势之艰,弃文就武,以军校戍山常(应为常山,原文如此),后拜防御使,卒年五十有六,配武平侯节度使周行逢妹,合葬祖茔,子一曰:美。
四世:美 字仲询,号巨卿,世居大名府元城县。佐宋太祖开基定鼎,功详监修国史都总裁脱脱丞相传中“官拜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封代国公,进封韩国公,卒年六十有七,赠中书令,谥武惠,配飨庙廷,追封郑王。卒葬嘉山西南帽山下。配韩魏王妹曹氏,子三:曰璥、曰瑾、曰璋;夫人范氏,子一:曰珎;夫人杜氏,子一:曰珦。
五世:璥 字惟得,至宫苑使,延陵之祖。
瑾 字惟固,西上阁门使。
珎 字惟正,西京作坊使。
珦 字惟清,崇仪使。
璋 字惟熙,号晓楼,平州刺史,从殳率兵下江南,卜居毗陵之小河,卒葬殳茔,娶秦王女,子三,长曰罗支,小河之祖;次曰罗枝,段庄之祖;三曰罗奐(下大改支) 蕙村之祖,女一,即真宗章怀皇后。
六世:罗支 璋之冢子,字圣功,号翼之,咸平间任灵州都巡检使,加朔方节度使。卒年三十有六。夫人赵氏,卒年七十有二,合葬泰州。子二,长曰田;次曰申。
从谱序看
一.说明了为什么以潘美前三世曾祖父好仁公为始祖。这是因为“历朝远祖以世次阙略,故弗入系表,自好仁公以下则皆可考而知,故序系即以好仁公为一世之祖。”
二。该谱以潘美第五子惟熙为始迁祖。为潘美“因平南汉,寄籍毗陵(常州),由是而有小河派焉”,是首次见到的潘美子潘惟熙的一支。
三.以治史严谨著名的史学家赵翼,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为该谱作了《潘氏重修家乘序》。赵翼是阳湖人(今属常州),官至贵州贵西道、翰林院编修、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他在序中说:“武惠之子五人,世禄不替,而其第五子璋,不乐仕进,弃职推官,卜隐於剑河,即俗所云小河也。至孙罗支、罗枝,以忠勇闻於四夷,复秉节钺,策力疆场,功名与祖武惠后先相辉”。“曰潘之祖,自好仁公以下,则加详明,信史而无疑也”。可见他对该谱世系的首肯。
潘氏是小河地区大姓,历史悠久,以致《江苏省武进县地名录》在介绍小河(乡镇)地名考证时,也是罕见地引用了该谱:
“小河,在小河乡,镇名,旧曰剑河,宋名小河。据《潘氏宗谱》中说:‘吾邑北乡小河,旧名剑河’,宋初莫(疑为美)公佐太祖开基定鼎,封代国公,进封韩国公,谥武惠,配飨庙廷,追封郑王。其第五子璋弃官隐小河,是为始迁小河之祖。”
谱载分支三十二,包括武进县小河、孝都、安家舍、厚余、万绥、成章、夏溪等地(乡镇)。
介绍潘美公五子惟熙后裔《江藻堂》《潘氏宗谱》
0
点赞
0
收藏
评论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