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姓

潘姓

1.jpg

是中华姓氏之一,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36位,^ [1]^约占全国人口总数0.48%。[朝鲜半岛]等亦有潘姓氏族居住。

姓氏源流

  • (一)出于[姬姓]
  • 潘氏受姓始祖季孙公画像")潘氏受姓始祖季孙公画像^ [2]^

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北),建立毕国。毕公高又让自己的儿子季孙采食于潘,因氏焉。

东汉政论家、文学家王符(公元85—163年)著有《潜夫论》。该书的姓氏内容是继《世本》之后现存最早的记载。该书《五德志〔一〕第三十四》说:姬之别封众多,“潘、养……皆姬姓也。”^ [3]^

《广韵》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是在隋代陆法言《切韵》、唐朝孙愐《唐韵》等基础上编修而成。该书《卷一·桓》的“潘”字下注周文王之孙“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 [4]^

  • (二)鲜卑改姓

北魏[孝文帝]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5]^。

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6]^

  • (三)汉化改姓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水族、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仫佬族、回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潘氏族人分布。^ [6]^

迁徙传播

《史记·魏世家》载:“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

《史记·晋世家》:昭侯七年(公元前739年)有晋大臣潘父。

《史记·楚世家》:成王四十六年(前626年)有潘崇,庄王十七年(前597年)潘尪,其后有潘子、潘子臣。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汉文帝四年(前176)前有齐中尉潘满如。

上述人物,勾画出了一张潘氏西周至战国未的迁徙线路图。即:起源于毕国(今陕西省西安、咸阳)的潘氏一族,绝封后因战争或自然灾害原因,由西往东迁徙,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战国时期发展到了齐国(今山东)一带。

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有新野(今属河南省)宰潘临;^ [7]^26年(建武二年)前淮阳(今属河南省)有太守潘蹇。淮阳(陈国长平)的[潘乾]东汉灵帝时,仕宦而迁江苏[溧阳]为始祖;东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的先祖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说明潘氏汉代时已在河南、江苏发展。

三国时,吴国有武陵汉寿(今属湖南省)有潘濬(一作浚),右将军[潘璋]由发干(治在今山东省冠县)而迁建康,孙权妻浙江会稽人潘夫人,说明在三国以前,潘姓已播迁于上述地方。

晋时,中牟的潘岳、潘尼一支成为潘氏最为兴旺一支。潘勖之裔孙潘才因任[广宗]太守,落籍广宗(今河北省[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期亦有潘茂名迁广东。

北魏时,祖魏尚书仆射因晋乱没蕃逐居代北十四代的潘威,在洛阳形成潘姓的第三大郡望。此期潘才的八世孙潘绍业任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刺史落籍当地。

潘佛寿是唐代吏部常选广宗郡潘智昭的曾祖,北周时宜州泥阳(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的潘基、潘翔、潘卿、潘孝长,他们的先人也都是广宗(今属河北省邢台市)。

唐初,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河南固始人潘节随其入福建。潘绍业的后裔潘求仁因任杭州刺史而定居当地。其间并有移居陕西的潘勖后人兴旺发达起来。江夏(今湖北省武昌)的唐秘书监潘肃仁自称是汉寿潘濬的后裔。由此可见,自东汉末至唐朝,潘姓从中牟望族中又衍分出许多支脉,潘威的后裔则从洛阳望出,又兴盛播迁于怀朔(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陕甘等地。豫章潘姓兴盛于唐代,至五代南唐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唐末避乱,潘承佑的先辈由荥阳中牟迁于闽粤,遂为著姓。五代初,幽州人祖贵,为刘守光杀之。潘佑之父潘处常脱身南奔到了南唐。

宋代时期,潘美一家由大名迁至开封,接着又分迁移山西、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山东一支不久转湖南。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有族谱记载,福建[莆田]有一支迁到了韩国,南唐端明殿学士[潘佑]的后裔有一支迁到了高丽巨济,成为为韩国和朝鲜的潘姓开祖。

元、明、清,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

人口分布

播报编辑

如今,潘氏一族分布于全国各地和[朝鲜半岛]及越南等,尤以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广东、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等省区为多,这九省潘氏族人约占全国潘氏人口的69%以上。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潘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广西。^ [60]^

姓氏文化

播报编辑

宗族特征

1、汉代后,潘姓的知名人士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才,仅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者就有二百多人。

2、潘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江苏溧阳潘姓一支字行为:“忠武贲威,峻卿辅乾,程皓策楚。”又浙江[新昌]潘姓一支字行为:“炳其[宣慈],承先继泽。”又山东冠县潘氏一支行为:“学占玉龙立,凤贵洪汝文。”

郡望堂号

  • 郡望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古荥阳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北魏移今县。曹魏曾置[荥阳郡]。北齐为[成皋郡]。隋唐为郑州荥阳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

[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治南昌,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世所辖渐缩为南昌附近一带。又隋改[南昌县]为[豫章县]。唐后期改[钟陵县],又改为南昌。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 堂号

荥阳堂:汉代尚书左丞潘勖(约165—215)之族住荥阳中牟后,这里先后有潘瑾、潘勖、潘满、潘岳、潘尼等名垂史籍的人物,潘氏成为了当地一大旺族,故潘氏多以“荥阳”为堂号。

**黄门堂:**西晋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故以其黄门侍郎之职称为堂。

此外,潘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承志堂”、“如在堂”、“花贤堂”、“笃庆堂”、“优肃堂”、“永言堂”、“司谏堂”、“春茂堂”、“花果堂”等。

宗祠对联

  • 四言

源自姬姓;望出广宗。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潘姓的姓氏源流和郡望。

友文佛子;世长天才。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南宋金华人潘友文,一心仰慕善人,并力行善事,陆九渊曾称赞他慈祥而诚恳,有恻隐之心,人称“潘佛子”。下联典出西晋汉寿人[潘京](,字世长,二十岁时任郡主薄,善于论辩,举秀才后到洛阳,与善谈的[尚书令][乐广]畅谈几天,乐广很叹服他的天才,说:“你天才过人,只是学习还不够,如果再多学,一定会成为一代谈宗。”于是他又勤奋苦学,后历官巴丘、[邵陵]、泉陵三县县令,颇有政绩,所到之处,路不拾遗。

栽花满县;画墨成仙。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举秀才,官河阳令,勤于政事,在县中满栽桃李,一时成为美谈。后官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擅长诗赋,特别善于写哀诔文章,辞藻华丽,与陆机齐名。下联典指北宋歙县人[潘谷],善于造墨,很有名声,有人不拿钱求墨,他常慷慨相赠。苏轼曾写诗赠他,有句:“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

栽花满县;置田给族。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晋·潘岳,曾任河阳令,在县中遍种桃李。李白有诗云:“河阳花作县。”下联典指明·潘岳家居,置田给族人。

名高吴将;位列楚卿。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清代将领[潘韬],[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下联典出春秋楚成王时太师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诗称邠老;赋重安仁。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宋代诗人[潘大临],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下联典出西晋文学家潘岳(247—300),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曾任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长于诗赋,与陆机齐名。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三中省试;七秉[文衡]。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潘伯修,至正年间,三中省试。下联典指明·潘文奎与修国史,七秉文衡。

功推武惠;绩著司空。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宋·潘美,累著战功,卒谥武惠,追封郑王。下联典指明·潘驯,四次治河,功绩最著,累官至宫保大司空。

系承季孙;望出河南。

——佚名撰潘性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周文]后人毕公子之季孙,食采于潘,因以为氏。

射穿七札;立定五溪。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潘党,善射,与[养由基]较射,射穿七札。下联典指三国·潘?斩敌数万,平定五溪蛮。

德传花县;馨衍荥阳。

——佚名撰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联

上联的“花县”,晋代潘岳于河南省河阳(今[孟县]西)任县令时。因该县已满种桃李,因而称该县为花县;荥阳,地在河南黄河原设郡地方。作此对联,明显是教导潘氏子孙毋忘源出河南地方的历史源流(上联素材,部分采自扬耀林主编《南粤客家围》书册有刊材料)。

  • 五言

殉节碎玉石;舍身拼娥眉。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潘妙圆破元兵围于城中,将受辱,潘先焚夫骨,火发,遂跃入烈焰而死。下联典指[梁武帝]得南齐[潘玉儿],[王茂]谏曰:“亡齐者此物也,不可留。”将以赐田安启,玉儿不从,自缢而死。

桃焕千门晓;花栽一县春。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西晋文学家潘岳,任河阳令时,勤于政事,在县中满栽桃李,一时成为美谈。

  • 六言

四任治河总理;三源支系一宗。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明代水利家[潘季训](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 七言

祖德高深开大业;网形雄耸育英才。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桥乡村潘氏宗祠联。

  • 八言以上

典籍淹通,赋成华岳;丰姿秀美,果满香车。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西晋文学家潘岳。下联典出宋代学乾潘翼,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春发其华,秋结其实;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清·潘龄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末进士[潘龄皋]自题联。潘龄皋,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玉儿尚且拼生,金莲绝舞;妙圆独甘殉节,白骨扬灰。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齐·潘玉儿。下联典指[宋末]潘妙圆。

南峙秀文峰,雾合烟云资豹变;西流环武水,涛兼雷雨助蛟腾。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黟县]古筑村]潘氏宗祠联。

三将军,三广文,三人同胞为教谕;九进士,九乡贤,九代相继作功臣。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贵州省[安顺市]北街大磨边潘氏宗坊联。联语短而归纳潘氏历代纵观最鼎盛的情况。

家谱文献

| 族谱名称 | 编纂时间 | 编者 | 藏地 | | ---------------------------------- | -------------------- | -------------------------------------------------------------------------------------------- | ------------------------------------------------ | | 江苏潘氏统宗谱十 | 公元1684年 | 潘埙原撰,潘下秋纂 | 江苏省淮安县图书馆 | | 江苏潘氏统宗谱十二卷 | 公元1784年 | 潘松崖增修 |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苏省淮安县图书馆 | | 江苏潘氏续修宗谱 | 公元1926年 | 潘兰璘续纂 | 江苏省淮安县图书馆 | | 浙江湖州潘氏纯孝世谱 | 待考 | 待考 | 人民大学图书馆 | | 浙江湖州汇嘴潘氏家乘 | 公元1829年 | 潘炯纂修 | 南京大学图书馆 | | 浙江长兴潘氏谱 | 公元1897年 | 潘宝生纂 | 浙江省长兴县博物馆 | | 安徽和县历阳潘氏宗谱 | 公元1918年 | 潘家满潘启树等纂 | 安徽省博物馆 | | 安徽庐江潘氏宗谱 | 公元1890年 | 潘鼎立修 | 安徽省图书馆 | | 安徽庐江庐州潜川潘氏宗谱 | 公元1896年 | 潘家裕修 | 美国尤他州家谱学会 | | 江西婺源桃溪潘氏三仕宗谱 | 公元1868年 | 潘氏族人修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 江西万载湖源潘氏族谱 | 公元1871年 | 潘亮高纂修 | 江西省图书馆 |

字辈分类

  • 山东冠县潘氏一支字辈:“……学占玉龙立,凤贵洪汝文……”
  • 浙江台州仙居下各前潘潘氏:仁孝直友军 国朝行金时 选泽大光宗
  • 山东临沂潘氏字辈:“玉廷国红云”
  • 山东日照潘氏字辈:“廷远兆(昭)维(惟政)月(明)广(光星)培锡延贵希”。
  • 山东诸城潘氏字辈:“远兆维月光继”。
  • 山东青岛潘氏字辈:“立新维孝友”。
  • 山东惠民、河北枣强潘氏字辈:“宗昌建德洪书增佃”。
  • 山东聊城潘氏字辈:“尚文大福廷金臣悦子立”。
  • 广东茂名潘氏字辈:“泰平安帮国文章达朝廷”。
  • 广东南海潘氏字辈:“富庆海仲干嘉裕敏”。
  • 广东海丰潘氏字辈:“锦穗礼团孝吉”。
  • 江苏溧阳潘氏字辈:“忠武贲威峻卿辅乾程皓策楚”。
  • 江苏滨海潘氏字辈:“长如廷学……”。
  • 江苏徐州、丹阳潘氏字辈:“建文道德绍”。
  • 江苏宿迁潘氏字辈:“守存新良如”。
  • 江苏江宁潘氏字辈:“国本仕文相长明益天兴家修呈启正道德秉朝廷”。
  • 江苏灌云潘氏字辈:“永志加祥大”。
  • 浙江乐清潘氏字辈:“宗常荣华锦,通泰教秀齐……”。
  • 四川大竹潘氏字辈:“文程开世运,兰家正贵生”。
  • 安徽芜湖潘氏字辈:“传嘉维礼正,尚志学文忠”。
  • 湖南安化潘氏字辈:“(旧派行)添万汝鸾循文志思心廷起金祖(正)承之起永长大 (新派行)忠厚传家久 存心启裔昌 经营多秀实 绩治载元黄 博学诗书富 宗儒月桂香 乾坤敦孝蔚 仲伯笃恭芳 燕翼贻谋远 周基德泽良 季孙分衍派 世代与天长”。
  • 潘氏一支字辈:“云世朝大有良”。
  • 潘氏一支字辈:“锡永桂灵塔铸汇材炬城金汕束烽坚银河炼杰基”。
  • 潘氏一支字辈:“文章华国世成中和”。
  • 潘氏一支字辈:“树然培锡汝林焕基金永”。
  • 潘氏一支字辈:“忠孝纯和德懿恭世盛昌肃雍昭礼乐光显耀文章周道宏元化明才立大纲雄姿腾夏校媚寿养虞庠温润珪璋器清芬兰惠香乃云承祖武蕃衍久传芳”。
  • 潘氏一支字辈:“凤建玉俊长守祖宗法,忠孝克传家”。(朝廷有忠良,国家万代安。)
  • 潘氏一支字辈:“文永习宜昌,天黄演志长,周姬开爵土……”
  • 山东济阳县潘氏字辈:“斯文修理志成尚儒”。
0 收藏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