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潘氏积善堂
宋代何梦桂诗作
全文:
市义今无古孟尝,不图近见郑公乡。
布金地已成祇树,簞食人应遍翳桑。
身享九龄耆寿福,眼看五世子孙昌。
天公有耳长聪听,多少行碑在路傍。
何梦桂(1228年-?),字岩叟,自号潜斋,初名应旂,字申甫。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宋代文学家,学者。
何梦桂自幼聪敏,稍大就喜读书。 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及第。授台州军事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除太学录。次年改吉州通判,遇厢军鼓噪,何梦桂前往晓谕,厢军被治服,因功除太常博士,转监察御史,抗疏言时事甚切,迁军器监以归。寻转太府卿。德祐元年(1275年),任右正言。后因御史程文海荐,授江西儒学提举,何梦桂以疾力辞,筑室小酉源,居家著书自娱。
诗译文:
市井之义如今已不复古时的孟尝,不再渴望亲近见到郑国的公卿。布金的土地已经变成孤树,箪食的人们应该已经遍及翳(遮蔽)满的桑树。身体享受着九龄的耆寿福,眼睛看着五世的子孙会昌盛。天公有耳,长而聪慧地聆听着,多少行碑立在路旁。
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