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潘美 族人不应该搞错的两个历史问题

 

近日,笔者又看到了他人用潘氏人的文章和《潘氏族谱》有关记载对潘美攻击的文章。这样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

笔者在收集潘美的资料时发现,“旋以(杨)业妻劾,(潘)美削秩三等”、“潘美和监军王侁逼迫杨业攻朔州”之类, 不仅见于个别一般族人的文章里,也见于个别潘氏文人、名人端上;不但存于旧《潘氏族谱》中,也存于近年的《潘氏续谱》内。

其实,“旋以(杨)业妻劾,(潘美)削秩三等”和“潘美和监军王侁逼迫杨业攻朔州”不见于任何正史的记载。

第一、把潘美的降职与杨业之妻折太君控诉联系在一起的说法最早见于《岢岚州志

《岢岚州志.人物.节妇.折太君》一条称:“杨业妻折氏。业,初名刘继业,仕北汉,任犍为节度使,娶折德扆女。后归宋,赐姓杨……杨业战死于陈家谷,潘美、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为民。”

这段仅有百来字的记载,可以用“文字不多错误不少”来评价

《续资治通鉴》载:刘继业归宋“复姓杨氏,止名业。”《十国春秋》上说刘继业,本姓杨氏,睿宗赐刘姓,累官建雄军节度使,归宋后复其姓,止名业。《宋史》清楚记载杨业殉国后潘美只降官三级,潘美被除名为民那是戏说。正史上明明有的《岢岚州志》编撰者都写错了,正史上所没有的“折(太君)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潘美削秩三等的事显然没有可信度。

另外,《续资治通鉴》卷十三记载,在陈家谷之战未发生前,宋廷在奖惩参加北伐的东路、中路军将士中,“幽州之役,惟重进之师不败”得为马(步)都虞,曹彬、米信等其他则贬官。就潘美来说,陈家谷失利和副帅杨业之死已是事实,潘美受到处分已是无疑的了。即使杨业之妻折氏控诉是事实,潘美的降职与杨业之妻折氏的控诉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关于潘美是否逼迫杨业攻朔州的问题

《续资治通鉴》记载,潘美、杨业护送应、云、朔、寰边民南徙至朔州狼牙村,得知契丹已攻陷寰州,杨业主张出大石路,王侁“沮其议,曰:‘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刘文裕亦赞成之。业曰:‘不可,此必败之势也。’侁曰:‘君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它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耳。’乃引兵自大石路趋朔州。将行……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侁自寅至已不得业报,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辽兵败走,侁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日中至暮,果至谷口……被擒……三日而死。”

尽管杨业、王侁发生争执的地点和时间各史记载有所差异,但其中的杨业、王侁意见分歧;刘文裕支持王侁;王侁以语激杨,杨业出战朔州,这些事实《宋朝事实类苑》、《宋史·杨业传》等史籍所载并无出入,也不存有争议。因此,“潘美逼迫杨业攻朔州”之说以史无据,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

事实表明,潘美降职也与杨业之妻的控诉也没有关系,潘美没有逼迫杨业出战朔州。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将潘美的降职咎于是杨业折太君的控诉呢?为什么又非要将杨业出战朔州的事归咎于潘美所逼?

愿族人不要把戏说当历史。

0 收藏

评论 (1)

P
支持!赞成!
pf83201 #1 楼 2011-01-12 14:0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