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巾帼潘小平赋
——选自《谈艺录*江淮才子卷》苍山牧云著
作者:苍山牧云
淮水孕灵秀,文光射斗牛!少饮涡河之水,长怀漆园之思。执教鞭则桃李成蹊,执文柄则风云变色。三寸秃笔能扛鼎,九百万字可填海。此非巾帼之巨篆,实乃江淮之脊梁!
余观其文章经纬:《皖赋》铺陈山河,《徽商》钩沉商道,《美丽村庄》写尽农桑,《翁同龢》洞见兴亡。赋非赋也,乃大地之心电图;商非商也,实文明之活化石!《潮起江淮》独得史胆:浪涌改革,墨写沧桑。一滴墨水含时代惊雷,半页稿纸载百年沉浮。纪实至此,已非记录,实为重生!
《一步跨两千年》堪称绝响:田野为纸,脚步作笔。跨过千年非腿脚之功,乃思想之跃。蹲下是学者,站起即史官!《北纬30度》独辟蹊径:神秘线上,人文璀璨。经纬非线,实文明之脐带;山水非景,乃天地之文章!《无用之用》尽显文心:评骘作家,雕琢文字。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评论至此,已非臧否,实乃点铁成金也!
《坐拥江淮》气吞云梦:收八皖于案头,纳千年于笔下。坐拥非占地之广,实胸怀之阔;江淮非水系之名,乃文脉乃邹鲁之谓也!《文化徽州》独得三昧:白墙黛瓦,皆成锦绣。一砖一瓦有典故,一山一水皆文章。文化传承,不在博物馆,而在笔墨间!
潘子赞曰:
淮水汤汤育文胆,大河滔滔铸史魂。
莫道文章千古事。且看潘江写乾坤
注释:
潘小平 (1955~),女。安徽省怀远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武汉大学中文硕士(攻读文艺学研究生课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1977年后任淮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先后依次担任安徽省文联《清明》杂志社编辑,主编、编审。《安徽文学》执行主编、主编,《安徽散文》主编。 安徽文学院院长,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原会长、名誉会长。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安徽省政协委员。
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皖赋》、《美丽的村庄》、《潮起江淮》、《无用之用》、《一步跨过两千年:来自中国农村的最新调查》、长篇小说《翁同龢》、《在北纬30度神秘线上》、《爱情这逃犯》、《徽商》、《风韵新安-人文安徽》、《季风来临》、《北方驿站》、《城市呓语》、《爱情这逃犯》、《文化徽州》、《徽商——正说明清第一商帮》、《风韵新安》、《坐拥江淮》(与曹多勇合作)、系列电视散文《皖地风流》、《永远的大别山》撰稿;大型文化专题片《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红色记忆》、《安徽民间工艺》、《中国花鼓灯》撰稿;大型纪录片《跨越》撰稿;大型纪录片《巨变》、《皖江崛起》、《振兴皖北》总撰稿。大型文化专题片《皖赋》、大型理论专题片《跨越》等。已发表论文、散文、纪实文学、影视文学、小说约逾千万字。
评论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