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创造中国奇迹——访纳斯达克副总裁潘森

2004年以来,携程、掌上灵通、盛大、空中网、Tom在线、前程无忧、金融界、第九城市、e龙等中国互联网公司频频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掀起了第二波IPO高潮。今年8月登陆纳斯达克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首日以122.54美元收盘,涨幅达 353.85%,创造了又一个奇迹。纳斯达克在中国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谈及纳斯达克的竞争对手纽交所时,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亚太区高级董事总经理潘森先生(Stuart Patterson)自豪地说:“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有6家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其中,百度、中国医疗技术和分众传媒3家上市后的表现在当季都排到了前10名,他们完全符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都选择了纳斯达克,而纽交所在过去的12个月里却没有一家中国公司前往上市。” 

  记者:截至目前,共有多少家内地公司在贵所IPO和再融资?融资规模分别有多少?目前已经提交IPO和再融资申请的公司有多少家?    

  潘森:到目前为止,纳斯达克已经拥有22家中国上市公司,其中有6家是在今年登陆纳斯达克,其中5家是IPO的,一家是从OTCBB市场升级到纳斯达克市场的,其平均集资规模在1-3亿美元。去年,纳斯达克迎来的10家公司,都是从5月开始陆续上市的。目前看来,今年的势头并不亚于去年,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兴趣非常大,最近上市的3家中国企业百度、中国医疗技术和分众传媒的表现非常好。因此,我期待今年能获得有比去年更好的成绩。至于再融资,今年迄今为止还没有,但过往几年有过一些中国公司成功再融资。    

  记者: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内地股市新股发行已经暂停,在此情况下,贵所有无加大力度拓展内地市场?

  潘森:我相信公司选择在纳斯达克或其他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应该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考虑。公司选择纳斯达克可能会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获得更高的估值、融资便利,以及因为符合美国较高的上市要求而赢得投资者的信任。我们不会因为中国国内新股发行情况的变化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的竞争对手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香港证交所等交易所。

  当然,也会有很多公司出于自身战略考虑选择在国内上市。我们看到,印度的大部分公司都是在国内上市,因为国内资本市场完全能够有效地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而另一类有着不同目标和战略的公司则会选择在海外上市,因此,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公司在本土交易所以外的一个互补性的交易所。    

  记者:您的竞争对手很多,在激烈的竞争中,纳斯达克有哪些优势?

  潘森:美国是全球股市的主导者,截至今年4月,美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总额为15.6万亿美元,远高于位居第二的东京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是美国最有吸引力的交易所。在过去的两年里纳斯达克发展非常迅速,纳斯达克有3200家在上市,他们当中有1/3是符合纽交所上市要求的,但他们选择了纳斯达克。过去,通常是纳斯达克的公司成长起来后转板到纽交所,但去年,有7家纽交所的上市公司转到了纳斯达克。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为公司的股东提供了一个更优质的市场。上市公司选择纳斯达克能借助纳斯达克的品牌打造自身高增长和创新的形象、能进入一个关注度更高的交易平台、获得更好的估值、成本也较纽交所低很多。    

  记者:新经济在纳斯达克能获得较高的估值,因此纳斯达克较受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青睐,据您介绍,纳斯达克其实是一个多样化的市场,并表示欢迎来自不同行业的中国公司前往上市,为此纳斯达克作了哪些努力?是否已经取得了进展?    

  潘森:我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去年我在接受你采访时就曾讲过,我们的中国上市公司要开始多元化了。今年,我们迎来了来自传媒领域的分众传媒,来自医疗保健行业的中国医疗技术,和年初从OTCBB升级到纳斯达克的来自于制造业的Comtch集团。我们一直强调,纳斯达克是高科技公司的摇篮,但同时,其他行业的公司也日益受到纳斯达克品牌效应的吸引,纳斯达克能够帮助公司改善他们的运作模式。因此,现在,除了高增长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外,纳斯达克还拥有许多来自零售、制造、运输、医药等很多传统行业的公司,像生物科技这样的非常新兴的行业的公司。最近,我们也接触了很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中国公司,他们对在纳斯达克上市非常感兴趣。不久的将来,他们当中可能会有部分登陆纳斯达克。    

  记者:海外投资者如何看待中国公司?在海外投资者眼中,中国公司近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潘森: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美国的投资者非常迫切地希望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果实。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这样的公司,在美国投资者看来,他们有着非常大的增长前景,他们的管理、透明度、发展战略及增长潜力也得到了美国投资者的认同,因此他们热衷于投资这些优秀的中国企业。

0 收藏

评论 (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